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北京广渠门中学体育老师义务助老16年 把老邻居视为亲人

2018-11-12 12:05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魏老师,今天没什么事儿过来吧?好久没来了。”工作日的上午,广渠门中学体育老师魏发团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位老人的电话。“好,我下午下班就过去!” 魏发团爽朗应下,闭口不提自己昨天刚刚去过的事实。

打电话的老人叫鲁文志,是魏发团16年前在天坛公园晨练时认识的老街坊。这样的电话老人一天至少能打三次。是的,97岁的老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始终把魏发团当作自己最信任的朋友。

像鲁文志这样的“老朋友”,魏发团还有十几位。十几年来,他义务帮助这些老人,定期探访、陪聊、按摩、洗脚、跑腿儿……成为老人们非亲非故的“贴心人”。因此,魏发团也曾荣获北京十大“孝星榜样”、“北京榜样”等多个荣誉称号。

16年旧邻成亲人

鲁文志是魏发团照顾的同批老人中年龄最长的了,两个儿子住得远,去一次得俩小时,所以一般只能隔周去看看老人——于是,平时与老人走动最近的,除了保姆,就是魏发团了。

“我们是2002年认识的,中间老人搬了一次家,但是联系一直没有断。”魏发团向记者介绍了两个人的结缘,“那个时候,我每天早上去天坛跑步,跟晨练的老人们几乎是同时出小区,一块儿在天坛门口等着开门,一来二往就熟了。”

老人身体虽然还算硬朗,但是这几年已经开始有些健忘,而且还闲不住;一闲下来就想给魏发团打电话拉个家常。有时候两通电话之间隔不上几分钟,刚放下电话,就会接到新的电话。有好几次,魏发团早上5点就接到老人的电话,听老人念叨自己夜里刚刚做的噩梦。一周三四次的见面,听老人说的也永远是那些车轱辘话。

魏发团却一点儿也没觉得不耐烦。“每次重复对老人来说都是第一次。他的语气、态度每次也都会不一样,我也就当第一次听。”再“不合常理”的行为,在魏发团眼里都有合理的解释,“不光要看老人的行为,还要想想背后的原因。比如,虽然我昨天刚去了,他又打电话让我去,不过是因为孤单,想见我,想找人说说话。”

今年,老人的保姆家中突发事故,临时回家一周,来不及找新保姆替换;儿子家中也有亲人重病在床,晚上无法陪伴。接到老人的电话时,魏发团刚得知要到顺义教学训练培训一周。与老人儿子商量后,魏发团决定,白天让他们照看,晚上自己赶回来——从顺义到城里坐地铁近两个小时,每天培训结束,魏发团都会在晚上八九点赶到老人家;早上五点给老人准备好早点,再坐早班地铁返回培训基地。

魏发团陪鲁文志老人聊天,给老人按摩

 

半年前,老人去银行取钱时忘记了自己的密码;重置密码的简单流程,让老人无法招架。这件事情让魏发团触动很大,他意识到,老人已经没法独立去银行办事了。于是,他包揽了老人电费、燃气费的网上缴纳。

最近一阵子,天气冷了暖气还没热,除了陪着聊聊天、说说话,魏发团又多了个帮老人洗澡的新任务。给老人洗澡,要暖和更要安全,几经比较,魏发团选择了快捷酒店的钟点房。

一封感谢信揭开谜底

魏发团做的“不值一提”的小事儿被大家关注到,离不开一封感谢信。

2011年7月的一天,广渠门中学杨秋文书记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我是一个93岁的老人,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表彰一下学雷锋的好党员,您校的体育教师魏发团……小魏老师和我非亲非故,却待我胜似亲人……儿女们都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

写信的老人叫林培仁,也是魏发团在2002年晨练时认识的“老朋友”。老人与儿媳同住:老人此前患有结肠癌,手术后不能下楼;老人的儿媳患有股骨头坏死和严重的糖尿病,病发的时候也只能卧床。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魏发团不仅替两位老人买饭买菜、跑医院、跑药店,有时候还得给老爷子接屎接尿、擦身洗澡。

学校接到感谢信后,一开始没有声张;先派老师按照信上的地址去做个回访,了解下真实情况;无奈地址写得比较简单,兜兜转转,派去的老师并没有找到写信的老人。

最后,学校领导直接找到魏发团,“你是不是在外面照顾一家老人?”魏发团有点儿发懵,一口回绝,“没有啊。”这时,学校领导拿出感谢信,魏发团看到信上的地址才回过神儿来,“我从来没觉得是照顾,就是觉得跟老人在一块儿比较聊得来,遇到能帮的时候就帮一把。”

原来,林老爷子也是个爽朗人,见人就念“小魏老师”的好,“有什么事儿一打招呼就来了”。一次,老人侄子在看望老人时,听说了魏发团的故事;而他刚好在整理建党90周年党员先进典型,便连夜写了一封感谢信。第二天,感谢信就送到了学校。

而魏发团是广渠门中学老师的事情,还是老人一家偶然得知的。“我一般都只说自己是名教师。”一次,林老爷子的儿媳去给自己在广渠门中学就读的晚辈送东西,发现了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课的魏发团,才知道一直以来照顾自己一家的魏老师是在广渠门中学工作。

将耐心迁移到课堂

魏发团一直觉得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不过是“举手之劳”。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魏发团回答地很朴实,“我自己来自农村,在农村里帮助邻里街坊,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儿。秋收忙了,你帮邻居干一上午农活儿,中午回自己家吃午饭,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魏发团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老人有需要,自己的举手之劳也能让老人高兴,为什么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多做一些呢?

魏发团说,自己在家里年纪最小,一个堂哥都能比自己大上三十多岁;因此家里老人多,自己一路成长起来受到的都是来自老人的呵护和善意。1994年,魏发团来北京读大学,第一天火车到晚了,自己只好在西直门附近找了个小宾馆;第二天一早,一路走,一路问着到首都体育学院报到。“自己普通话说不好,还不怎么敢开口;但是晨练的老人对我都特别热情,我当时就想,北京的老人对外地孩子可真好。”魏发团还记得,当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路把他送到了学校门口,指了指大门说“这就是你们学校”,才折身回去。

感慨自己“见到的都是好人”,魏发团便有了此后的一系列善举。对此,魏发团从没什么强烈的“付出感”,与老人的交往,让他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收获,“人生阅历和处世态度都对我有极大的影响。”

比如,魏发团在公园里拜的师傅,70多岁才开始零基础练习武术,执着的精神和劲头让魏发团钦佩不已。鲁老年轻的时候在布料店老板手下做过学徒,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老人做学徒时候的礼数一点儿没丢:无论身体有多不舒服,只要魏发团过去,老人一定会起身行礼、亲自倒水。还有个细节让魏发团印象很深刻,老人不仅自己称呼他为“魏老师”,还坚持让身边的保姆也将“小魏”的称呼改为“魏老师”。“与这些拥有老辈智慧的人在一起久了,感觉自己的层次也会提高。”

与老人们的交往,还让他这个市级骨干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多反省。原来,除了跑腿帮办,魏发团还担任了部分老人的“健身老师”,给老人上课,需要极大的耐心,第一天教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这种耐心的习惯不自觉地迁移到了课堂。魏发团说,之前碰到学生掌握不了运动的要领,自己会很着急,现在不一样了。“会更愿意试着去尊重学生自己的节奏,要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他们之间性格的差异要比老人之间的差异更明显。”

对于自己的体育课堂,他也有了新的体悟,对于孩子们体质健康发展的目光也更长远,“应该教给孩子们老了之后也能用到的技能,教给他们终身体育的能力。”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牛伟坤 文并图

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