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上新了·故宫》走进“乾隆秘密花园” 宁寿宫花园为何最受青睐

2018-11-22 09:29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日前,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正在北京卫视热播,首期节目“乾隆的秘密花园”带领观众进入了尚未开放参观的宁寿宫花园。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位于故宫东北部,建筑布局精巧,组合得体,是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作,被誉为“宫中苑”,而倦勤斋和符望阁是该园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这座乾隆青睐的花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户力平


宁寿宫花园

宁寿宫原为“太上皇临御之所”

“样式雷”奉旨修建 乾隆帝却从未在此居住

据《故宫志》载:宁寿宫位于紫禁城东北部,是一处高墙围禁的独立区域。明代是哕鸾宫、喈凤宫等旧址,曾为成化周皇后、崇祯懿安皇后等养老处所。清初这些建筑全部被毁,仅在衍祺门一带留有少量的内宫用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将这里改建为宁寿宫,做为顺治皇帝孝惠章皇后颐养天年之所。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以“待归政后,备万年尊养之所”为由,下旨内务府,改建宁寿宫,并在宁寿宫区域的西北部修建一处花园。

从康熙年间至清末,清宫样式房“掌案”之职,一直由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的江西永修雷氏家族担任,此时样式房的“掌案”头人是雷氏家族第四代传人雷家玺。他与长兄雷家玮、三弟雷家瑞同时供职于工部样式房,而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技术精湛,所以乾隆皇帝传旨,由雷家玺主持宁寿宫花园的营建。

据传雷家玺接了修建宁寿宫花园的圣旨后便忙开了。先是查看以往设计过的样式图、烫样,看有没有可取之处,又在紫禁城里转了好十几天,看看所有宫殿、花园的建筑特色,免得自己设计出的宁寿花园与它们重了样儿。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考量,才开始设计宁寿宫花园。

宁寿宫花园长廊

雷家玺把整个花园划分为四进院落,按南北两段轴线布置。他深知乾隆皇帝最喜欢江南的景色,于是专门依照苏杭园林的风格精心设计一番。花园结构紧凑、灵活,空间转换,曲直相间,气氛各异。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华轩、旭辉亭、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

宁寿宫建筑群的改建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式开工,历时五年,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体竣工。乾隆皇帝对宁寿宫的改建工程十分关心,数次前往施工现场查看。雷家玺更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宁寿宫花园的营建上,对每道建筑工序严格把关,以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

宁寿宫花园位于宁寿宫建筑群的西北部,其第四重院落里的倦勤斋位于花园的西北角,坐北朝南,面阔九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前出廊,檐下绘苏式彩画。而室内嵌竹丝挂檐,镶玉透绣扇,一派江南风韵,精致优雅。乾隆皇帝将其视为禅位之后的养老之所,取“耄期倦于勤”之意,御题了“倦勤斋”匾额,悬于倦勤斋檐下正中央,并传旨:“兹新盖宁寿宫,待予归政后居处则为太上皇临御之所。”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岁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勤政殿召集众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公布他的传位诏书:立皇十五子和硕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改明年为嘉庆元年,元旦举行授受之礼。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1796年2月9日),乾隆皇帝兑现了他18年前的诺言,将皇帝位传给了儿子永琰。尽管乾隆退了位,却仍住在养心殿,而没有按照清廷的礼制,在禅位之后移居它处。

虽然做了太上皇,但朝廷的一切大权依旧独揽在乾隆手中。他经常御殿,受百官朝贺,而嘉庆皇帝则处于陪侍的地位。乾隆还给他自己揽权的行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训政”,并在嘉庆三年(1798年)对自己的“训政”进行了自我“表扬”,称:“三载以来,孜孜训政,弗敢稍自暇逸。”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驾崩于养心殿。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25岁登基移居养心殿,直到89岁去世,在这里生活了64年,而原为“太上皇临御之所”的宁寿宫,他却一天也没有住过。

尽管乾隆没有居住过宁寿宫,但他依然青睐宁寿宫花园的景致。根据《清高宗御制诗》载:乾隆皇帝仅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至五十九年(1794年)就来过宁寿宫花园倦勤斋8次。有时到倦勤斋小戏台听戏,有时在此小宴近臣。

皇帝每年腊月在院内“赐饭”给众臣

符望阁为花园内最高建筑 嘉庆帝常至此登高

符望阁是宁寿宫花园的主体建筑,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修葺,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其建筑形制是模仿建福宫花园的延春阁。平面呈方形,外观两层,内实三层,四角攒尖顶,蓝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其室内装修颇具特色,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有“迷楼”之称。它是宁寿宫花园中最高大的建筑,登临其上可一览紫禁城内外的秀色。

据传,每年腊月二十一日,皇帝要在符望阁赏饭给王公大臣,俗称“赐饭”。而对征战有功或朝中近臣,在此也时有赏饭。这“赐饭”听起来是皇帝赏赐给臣子的一份荣耀,其实不然。“赐饭”不一定是与皇帝一同吃饭,通常是由司礼监掌印陪同,且礼仪繁琐,规矩甚多,特别是要站在或跪着把饭吃完,所以对于受赏者来说,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故此众臣私下里有这样一句话:“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

嘉庆皇帝也青睐宁寿宫花园的景致,多次到花园中小住,特别是园中的符望阁,登临其上可一览禁宫城秀色。嘉庆皇帝多次在中秋之夜到此赏月,重阳之时到此登高,落雪之日到此登临赏雪。

宁寿宫冬日景色

有史料记载:嘉庆十五年(1810年),因北京地区入冬后迟迟不见降雪,嘉庆皇帝甚感不安:“入冬久不见雪,二麦(即冬小麦、大麦)难以滋润,秋日丰年何望?”随即命礼部大臣到天坛“祈雪”。

“京师自腊月以后,瑞雪频番(繁)……岁除日复大沛祥霙(雪的别称),连宵达旦。”这一日嘉庆帝上完早朝,刚一出乾清宫,就见天上飘起了雪花。当他沿着御道走到乾清门时,已是大雪纷飞,心里好不爽快,便传旨更衣备辇,御驾宁寿宫花园。

不多时,嘉庆帝乘辇进入皇极门,过宁寿门、养心门等,来到宁寿宫花园,此时已是漫天大雪,花园中的树木变作玉树琼枝,晶莹剔透。嘉庆帝即兴登上符望阁,极目远望,宫中雪景美不胜收。望着那纷纷扬扬的瑞雪,他龙颜大悦:“上天为朕降下瑞雪,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呀!”

慈禧太后晚年居于宁寿宫

“庚子之变”时由此仓皇而逃

嘉庆、道光年间曾多次对宁寿宫进行修葺。光绪十三年(1887年)内务府对寿宫花园中的倦勤斋进行过大规模修缮,使其依旧保持着乾隆时期样式。

光绪十五年(1889年),宁寿宫再次修葺一新。随后55 岁的慈禧在宣布“撤帘归政”给已大婚亲政的光绪皇帝之后,搬进宁寿宫居住。

听戏是慈禧的一大爱好,有时一听就是三天。宁寿宫倦勤斋内有座小戏台,曾是乾隆皇帝观赏习艺太监演唱岔曲的地方,由此便成了老佛爷听戏之所。每次演戏,慈禧都端坐台下正中间的位置,除了让太监、宫女在身边伺候外,有时也让光绪皇帝和皇后及嫔妃们相伴左右。而每次演完戏之后,慈禧都对戏子们进行一番奖赏,且出手大方,既有银两,也有饰品、摆件。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1894年11月7日)是慈禧60 岁大寿。为了举办隆重的庆典,一年前就已着手筹备。慈禧晚年行事的作派,处处有意模仿乾隆。乾隆寿辰要去圆明园庆贺,并在沿途大摆排场,而慈禧打算在颐和园万寿山举办盛大庆寿贺典,之后回到紫禁城,沿途也要设置吉庆的街头点景。不曾想,七月间日本舰队在黄海挑起战事,清廷北洋水师仓促应战,结果全军覆没。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她也没有脸面再大事铺张,不得不在9月25日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由此她的60大寿是在宁寿宫中黯然度过的。

珍妃井

转眼到了庚子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七月二十(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情急之下,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等从宁寿宫出逃。行前,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令二总管太监崔玉贵将其推入位于宁寿宫北端贞顺门内,与倦勤斋仅一门之隔的井中溺亡,由此该井被称为“珍妃井”。

(原标题:宁寿宫往事 探秘不为人知的“秘密花园”)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