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大学生书法展为何屡有教师代笔参赛?展览作品趋同造成诸多弊端

2018-11-29 09:37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据悉,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展在京开幕了,展览作品发现有抄袭的现象,有人比对了抄袭的作品,竟然是教师的代笔之作。

作者:李敬东


书法展 资料图

这两年的国展中,连续出现多起抄袭事件。个别的被举报并验证抄袭属实的,当即取消了入展资格。现在为书法展而办各种急训和冲刺班的,厉兵秣马,昼夜奋战,或者由导师代笔投稿的,显而易见也不在少数。这种以参展为目的,不择手段,“借鸡生蛋”的做法,不仅会扰乱书坛,混淆视听,也是对具有真实书法水平的作者的不公正,到底应该由谁来还书法一个公道?书法创作与临仿泾渭分明,不可混为一谈。除非临帖展。即便临写古代书法,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创作。

宋代大文豪苏轼,不仅在文学上造诣极深,他的书法被后世誉为神品,其人也列为宋四家之首。苏轼论书说: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可学。
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苏轼还讲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主张书法不该因袭前人,要有独到的创见。而当代书坛有不少书法作者,在学书伊始,就急于求成,没学几天古帖,便学老师的字,这样学书上手快,模仿一段时间以后,仿佛有了可观的成果。所以当下书坛出现了所谓的“张家样”,也有“李家军“,风行书坛一时。在各种形式的高研导师的指点之下,很快催生出来一批带有导师烙印的创作。弟子们之间的作品,又因近亲繁殖,而导致了千人一面。有时步入展厅,会发现到处都有“张家样”和“李家军”,甚至有导师捉刀代笔的怪胎。前些年就在展览中发现了化名代笔的现象,后来展览明确规定,不允许化名,可以一人多投,只要具实名即可。然而,不少作者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入展晋级的通行证,他们在导师那里找到了快速晋身的法宝,不妨代笔,借鸡生蛋。

时至今日,这种蹈袭当代书法名流的书风蔓延开来,书法展览作品的趋同,严重的脸谱化,造成书法的诸多弊端。应该说书法创作是一种私人行为,作者有选择创作取向的权利和自由。既然如此,导师们又何必差强人意,自以为高明,堂而皇之抛出代笔之作,公然扰乱书坛风气,冒天下大不韪,欺世盗名呢?!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书法作品一旦进入展厅,势必引起公众的注意,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受。作者的责任和良知显得尤其重要,这无非是一种艺术操守。但是,假如有人欺骗了观众,以代笔之作在观众面前亮相。此时此刻,谁能明眼看出了冒牌货的出处,再去费心费力,一个个找出实证,再去验明正身呢?书法在某种意义上不单是一件作品,更应该看作是作者人格的映照。

(原标题:“借鸡生蛋”卒瓦一筐)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