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木石图》拍出4.6亿港元天价破纪录,却被质疑是假的?

2018-12-03 09:03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11月26日晚,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中,北宋文豪苏轼的《木石图》(又称《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最高历史记录。

作者:姜宝君


《木石图》整幅手卷上所见的41枚鉴藏印分别来自南宋、元、明的收藏家

《木石图》描绘了一株枯木和一颗形状怪异的石头旁,怪石后有几株矮竹,整幅画“若鱼龙起伏之势”。这件作品没有苏轼名款,但画后附有刘良佐、米芾等人的题跋,它是非常少见的“苏米合璧”之作。从这能看出此画的珍贵。甚至有说法认为,《木石图》是苏轼的唯一真迹。其实,在国内,还有几幅传为苏轼的作品,但历来说法不一。

不管如何,那几件作品都不如《木石图》受到如此的关注,这也与《木石图》的坎坷旅程有莫大关系:整幅手卷上所见的41枚鉴藏印分别来自南宋、元、明的收藏家,唯独在清代,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直到北洋政府时期,这幅画才重新被提及。1937年,此画又流入日本,被日本著名藏家阿部房次郎所藏。时隔八十余年,这幅古画终于回归祖国。

《木石图》拍出天价后,关于它的真假,也引起了巨大争议。不少专家学者从它的流传、题跋等角度,展开了论争。清华大学谈晟广博士,通过还原北宋时期的历史语境,为人们审视这幅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早在今年8月,当《木石图》确定参加佳士得秋拍的消息传出来时,就在艺术界掀起过一股热潮。当时正在撰写《墨竹小史》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谈晟广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激动。15年前,他在写关于苏轼画作的硕士论文时,苦于没有可以参照的资料,只能浅尝辄止。如今,《木石图》现身,谈晟广“不禁为之一振”。因为机缘巧合,他也得以到香港近距离观赏《木石图》原作。当“亲密”接触原作后,他对于这幅画的看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接近苏轼的原作,至少目前,我们还找不到它是伪作的铁证。”

谈晟广抛开围绕着这幅画的题跋以及藏印等方面的论争,直接从《木石图》这幅画本身说起。《木石图》的画面非常简单:一株枯木,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旁,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这是非常典型的“枯木墨竹”题材。根据文献记载,苏轼常以类似题材入画,他对这一题材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苏轼喜爱墨竹是受同时代的艺术大家文同(1018-1079)的影响。人们熟知的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源自苏轼对文同画竹的评价。墨竹当兴起于唐代,“墨竹自兴起,就带有强烈的仙道观念属性,而文同和苏轼同样深受道教的濡染。”

竹子在数千年前,就被看作是龙的象征。东晋时期葛洪《神仙传》和《后汉书·方术列传》都记载了这样一个“竹龙互化”的故事:东汉汝南(今属河南)人费长房跟随仙翁学道未果而被遣归,仙翁赠其一根竹杖,费长房骑着它,一会便回到了家里,他又按照仙翁的说法,将竹杖投入到投到葛陂(竹丛)之中,费长房回头一看,杖化成一条龙飞去。这个故事在后世的很多诗文中被化用。

因为竹的特殊意义,墨竹的形成和流传,可能和道教中的祈雨仪式有关。曾有明确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少府监冯绍正开始画龙求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季夏,京兆大旱,韩愈向竹林神求雨,作《祭曲江龙》和《祭竹林神文》二文。由于竹与龙之间的天然联系,比如竹笋被称为“龙孙”,后来渐渐在艺术作品中,以竹代龙。

文同,号石室先生,石室就是仙室之意,他还与道士交游,服用丹药。文同如此虔诚,爱画竹可以理解,那么苏轼呢?谈晟广说,虽然苏轼受儒佛思想很深,但实际上,他从小便到道教的濡染。苏轼八岁时,即以道士张易简为师,成年后,苏轼思想中一直带有浓重的道教倾向,也保持着与众多道士的往来。这幅《木石图》正是苏轼送给镇江一位冯姓道士的。

同样,枯木也有非常强的仙道观念。在北宋时,“张骞乘槎(chá,枯树枝之意)过黄河源”的神话传说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典故。黄河源被认为是“天河”,枯槎便被视为龙的化身(龙角形似枯木)。北宋时,经文同之手,枯木与墨竹成为仙道思想的表现形式,苏轼将其定型。

1080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来到黄州。有一次,米芾路过黄州看望苏轼,“初见公,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枝竹,一枯树,一怪石,见与。”枯木、怪石以及竹子,开始成为苏轼失意之时借绘画抒发胸中块垒的常用意象。

在不断的创作中,苏轼在画枯木墨竹图时,涌现出“前者未有此体也”的感受。根据同时代文人的记载,苏轼虽受文同的影响,但他的画法与文同又有区别,苏轼更喜欢以遣兴的方式来画竹,因此当时有人评论,“戏笔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自我作古”,也就是说苏轼的枯木墨竹开始自成一派。

谈晟广此前曾近距离观摩《木石图》

谈晟广说,“用这上面句话来形容《木石图》,非常贴切。但尚不能以此确定这就是东坡原作。只有将《木石图》放在枯木墨竹题材的传承中来观察,才能了解这幅画是东坡原作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

苏轼去世后不久,宋徽宗下召,苏轼“片纸只字,焚毁勿存”,“苏学”在北宋末期遭遇了巨大阻难。1127年,金军在攻破开封之后,收集了很多苏轼等人的文集、墨迹。此后,金代的北方,成为“苏学”的大兴之地,而南宋,成为程朱理学的主要阵地,后世有所谓“苏学盛于北,程学盛于南”之说。

王庭筠(1151或1156-1202)是金朝极具代表性的文人,他的诗和墨竹皆学苏轼,他也被称作“金源之苏东坡”,王庭筠在艺术史上颇有盛名的《幽竹枯槎图》(现藏日本京都有邻馆),便是宋金元期间枯木墨竹题材承上启下的重要画作。

金朝于1234年败亡后,蒙元时代的北方汉人基本承袭了北宋和金朝的文化和思想。在北方出生、成长的高克恭(1248-1310)和李衎(1245-1320)的艺术创作受王庭筠的影响,枯木墨竹这一谱系也得以延续。南宋灭亡后,高克恭和李衎南下为官,他们在艺术中所追求的源于王庭筠的旨趣,也伴随着他们政治影响逐渐扩大。与此同时,赵孟頫应召北上,他在京师参加北人的雅集,拓宽了视野,成为他后来艺术创作观念转变的因素之一。

1300年,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在王庭筠《幽竹枯槎图》上作跋,赵孟頫也作跋一篇。受该画的启发,赵孟頫创作了《秀石疏林图》,他在自题中提出了闻名后世的“书画同源”理论。谈晟广介绍,现存可信的赵孟頫枯木竹石题材约有10件左右,无一不是以书法入画:石头用近乎草书的线条写出,古木便似笔力遒劲的篆书,竹子则像缓缓写出的隶书。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枯木墨竹题材,经北宋文同、苏轼和金代王庭筠,到元代赵孟頫形成一个分水岭:在赵孟頫之前,有恣纵而无法度,纯游戏之作,如苏轼和王庭筠;在赵孟頫之后,艺术家便自觉地运用书写性线条以书入画。

有了这种流传体系,再来看世面上如今传为苏轼的其他作品,就会发现《潇湘竹石图》(现藏中国美术馆,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认定为真迹,后来学界提出不同意见)的竹石,石头近乎飞白,竹子如八分写出,书写性太强;《六君子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中传为苏轼的《枯木丛篠》,画面虽然缺少书写性,但过于拘泥、死板,不太符合宋人文献记载的苏轼墨竹“一点成月,一抹成蛇”的曲尽妙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传为苏轼的《古柏图》,徐邦达先生认为画法略为接近赵孟頫。只有《木石图》,技法性较弱,既符合苏轼所说的“前者未有此体也”,又符合宋人记载的苏轼墨竹的游戏性,且绝无赵孟頫以后墨竹的书写性。

至此,谈晟广有一种畅然之感,“在整个枯木竹石题材的谱系中,《木石图》的时代坐标无疑是最早的,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这或许就是苏轼的原作呢?即便不是苏轼的原作,它能够如此契合当时的历史语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值得好好研究。”

 

(原标题:《木石图》创中国古画拍卖纪录 它是苏轼真迹吗?)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