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老戏班过春节也有规矩:小年“反串”收尾 开年首演《龙凤呈祥》

2019-01-24 10:03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再过几天,就是小年了。小年之后,便将迎来中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春节。老百姓有许多关于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腊月二十三起,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应时的礼节与忌讳,而老戏班剧社更有自己的讲究和规矩,辞旧迎新,讨个好彩头。小年之后,戏班会唱一台罕见的“反串”大戏,为过去的一年画上句号,而后“封箱”以待新年;到了大年初一,戏班当家会亲自上台“跳加官”,再次热闹“开台”……

作者:张永和


北京京剧院演出《龙凤呈祥》

小年“封箱” “反串”收尾: 罕见的行当串演

早在清末,京剧戏台在过春节之前就有了“封台”和“封箱”的习俗,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也就是过小年这天以后,直到大年三十的除夕,各个戏园子要“封台”。戏园子演了一年的戏,平日锣鼓喧天,歌声悠扬,这些天可要休息了。这时,任何班社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好角、什么样的好戏,戏园子掌柜的一律不接了,用封条象征性地把台封起来,直到大年初一再开锣唱戏,这叫“封台”。各个班社要在腊月二十三以后,到腊月二十六、七以前,演出最后一场戏,叫“封箱戏”。唱完以后,把后台的戏箱,也就是装戏装的箱子,不论是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还是旗包箱,统统用封条封起来,谁也不准动,再动就是明年大年初一了。

梅兰芳反串《挑滑车》高宠

这一年里最后一场的封箱戏,要唱点绝的,一般的是唱“反串”戏。所谓“反串”,就是原来唱什么行当的,在这出戏里不唱自己的本行,反倒去唱平时绝不敢碰的行当。唱花脸的,这时候扮个小花旦;唱正工老生的,却来个勾豆腐块儿的小花脸,这叫“反串”。这可不是开搅,行当串演,演出必须执公执令,玩意儿一点不能差。“反串”戏最常演的是一出叫《叭蜡庙》的群戏,这是一出角色众多、剧情简单、有文有武的好戏,故事来源于《施公案》,讲述了清朝年间黄天霸等人大斗地方恶霸、为民除害的故事。在“反串”演出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阵容:四大名旦的梅兰芳扮演武生黄天霸,杨派武生鼻祖杨小楼扮演武旦应工的张桂兰,余派老生创始人余叔岩不惜鼻子上勾一小块白,扮演武丑朱光祖……梅、杨、余三大贤都改了扮相,换了行当,但演出的质量仍然是超群绝伦,所以备受观众追捧。

名角齐聚 相声跨界: 两出经典“封箱”戏

1961年春节,当时的北京京剧团(即现在北京京剧院的前身)在大年三十除夕当夜进行了一次内部演出,堪称1949年以后最有水平、阵容空前绝后的“封箱”戏。当时演出的剧目,就是经典的《叭蜡庙》,所有演员全部反串出演:马连良饰费德功,谭富英饰朱光祖,张君秋饰金大力,裘盛戎饰张妈,张洪祥饰张桂兰,赵燕侠饰黄天霸,小王玉蓉饰褚彪,马富禄饰施仕伦,李多奎饰秦老家院,李世济饰贺仁杰,李毓芳饰关泰,陈少霖饰老道,马长礼饰小老道。马、谭、张、裘、赵,五位团长全改了行当,勾脸的勾脸,扮旦的扮旦。像赵丽秋、李淑玉这样的好二旦,扮着大花脸——费德功的杀手米龙、窦虎,脸上全请唱花脸的师兄弟按谱给勾上;像谭元寿、高宝贤这样优秀的谭派大老生,在当时也只能勾个歪脸,饰演所谓“花鸡蛋”的“群贼”。时光无情,今日这些好演员当中,除了90多岁高龄的赵派创始人赵燕侠,谭派耆宿谭元寿先生健在外,其他人均已作古。

戏曲年画 《叭蜡庙》

《法门寺》,又名《朱砂井》,也是一出“封箱”戏。因为是生旦净丑齐全的大群戏,占角儿多,而且都有展示的平台,所以往往入选。那时,曲艺界到了年底也以反串《法门寺》作为封箱节目以招徕观众。当时,北京、天津各一摊。北京曲艺界是以相声大师侯宝林“反串”小花脸贾桂,郭启儒“反串”花脸刘瑾。唱京韵大鼓的孙淑筠“反串”老生赵廉,因为孙从小学过京剧,嗓子扮相都好,所以很有人缘。天津那一摊,相声名家“小蘑菇”常宝堃扮演贾桂,赵佩茹饰刘瑾,扮演赵廉则是京韵大鼓名家“小彩舞”骆玉笙,这可是大家,骆玉笙年青时,在南京夫子庙就是唱皮黄而赢得观众喜爱的,她的嗓音圆润苍劲,又颇富韵味,听来回味悠长。

大年初一 热闹“开台”: 老板亲自“跳加官”

既有“封箱”,也有称“开台”的“开箱”,那就是大年初一的事儿啦!这天,各班社的演员早早就来到后台。首先,抱着虔诚的心理隆重地将年前戏箱上贴上的封条启封,换上“开锣大吉”“开箱大喜”“新禧大发”等吉祥喜庆的条幅,然后打开戏箱。

“跳加官”

这时还不能马上开戏,在正式开演前,先进行“跳灵官”仪式。由班社里演净的扮演神将王灵官,参与者人数要成双,皆披官靠手持灵官鞭,台中间放一铜盆,内置纸叠的元宝、纸马、纸钱、纸粮,这时舞台工作队中检场的,手执一把松香面,用火折子点燃松香面,只见一道火彩像个火球从空落下,不偏不斜,火种恰恰落在火盆中,引燃盆中的用黄纸叠成的“元宝”和“钱粮”。同时,前后台一时鞭炮响起。这种撒“火彩”的技巧现已失传,因为要避免因明火引起火灾。更早些时候,火彩撒毕,还要杀一只活鸡,将鸡血淋于前后台,名曰“驱邪去祟”,不过事涉迷信,已不兴这个了。

之后,两名“扫台童子”登台清扫台上鞭炮纸屑,只能向后台方向扫去,不能向前台扫来,因为这些鞭炮纸屑代表着金银财宝,往前扫便是破财。“净台”之后,就是“跳加官”了。摆上台毯,老生或小生扮演的“加官”上台,手执牙笏及缎制条幅,上写“天官赐福”“日进斗金”“加官进爵”“连升三级”等吉祥语。实际演出中,“加官”一般均由剧院的经理或由剧团的当家老生扮演。1937年3月,北京新新大戏院开业,“开台”典仪中扮演“加官”的就是大戏院老板、“扶风社”马剧团当家老生马连良,而扮演财神的是名净袁世海。财神手持大金元宝,会将金元宝送给站在台下的剧场经理,而吉祥喜庆的条幅贴于剧场(戏园)的后面柱子上。这时剧场的前台经理高喊:“开戏喽!”标志“开台”(开箱)仪式完毕,演出才正式开始。

当下这些陋俗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唯有这期间各个院团有时还要演出反串戏,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每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必然要制作播出叫《戏迷家庭》的戏曲反串晚会,以一个戏迷家庭作载体,将各种技艺高超又出奇制胜的各种反串儿放入其间,至今已经坚持十三年了,每一届都深受戏迷的欢迎。

春节好戏 吉祥团圆: 开年首演《龙凤呈祥》

在过去,大年初一这一天必须演吉祥戏,而演出的剧目也很多,甚至连戏名也改成好听的吉祥话,如《黄金台》改称《黄金满台》,《摇钱树》改称《摇钱宝树》,《鸿銮喜》改称《红銮天禧》,《满床笏》改称《七子八婿》,《御碑亭》改称《金榜乐·大团圆》等。

大年初一演的戏大多加演日场,而夜场戏一般班社都要演一出雷打不动的应节戏,即《龙凤呈祥》。这出取材自《三国演义》的名剧目讲述了周瑜为诱刘备还荆州而假意招亲,不料诸葛亮以三道锦囊妙计帮助刘备顺利娶回孙尚香的故事。作为春节应节戏,首先要符合喜庆吉祥的条件,《龙凤呈祥》这出戏,龙飞凤舞,鸾凤和鸣,主人公刘备又娶年轻漂亮媳妇,又带着媳妇回家过节,最后是个大团圆结尾,可以说再没有什么戏比它更红火、吉利、祥和、热闹了。此外,这出戏情节一波三折,生、旦、净、丑齐集,唱、念、做、打皆备,所以谁也无法撼动大年初一这出应节戏的权威地位,一唱就唱了一百多年!今年春节大年初一,北京京剧院上演的剧目,依然是众位艺术家通力合作的这出《龙凤呈祥》。

京剧剧团的老规矩,大年初一唱《龙凤呈祥》,不仅是为了给观众献上开年第一出精彩好戏,也为了鼓舞全团成员的士气,让大家伙儿在一起过个好年。在这一天,各班社所有演员,无论主演、次演,唱当中间的角儿,还是边上站着的傍角儿的,即使是打旗的、跑龙套的,都早早来到后台,这是戏班的好传统,为了班社的团结和吉利,所以一律到场,参加前台“开台”礼仪。后台自然也少不了烧香、祈福、谈吉祥话、彼此道辛苦、互相拜年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就一个,为了求得新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班社赚钱,同仁获利。后台如此,前台唱的戏自然也要开市大吉,红火一片。

春节期间,京剧院团要唱喜庆的、红火的、祥和的、团圆的应节戏。不管内容多么曲折,结尾都是欢欢喜喜的,还有个规矩,要躲着死、病、伤、残这几个字,武戏如《十八罗汉斗悟空》《英雄会》等,也绝不伤人。

(作者系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原标题:老戏班过春节的规矩)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