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12岁男孩给25个主播打赏 家长一看账单,傻眼了......

2019-02-20 16:51 编辑:TF01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这个年真的没过好。”2月19日,元宵节,杭州转塘李兰(化名)心情依然不好。

李兰在一家学校做帮工,收入不高,丈夫是木工,收入也不稳定,可是家里12岁的儿子,两天就花掉了李兰差不多一年的收入。

2月14日,杭州转塘派出所接到李女士(化名)的报警,称12岁的儿子拿大人手机玩视频,两天时间给主播打赏了5万多元,这笔钱现在拿不回来。

“那个直播平台说要提供证据,证明是我儿子打赏了这些钱。我也找到了一些孩子拿着手机、跟我们不在家的证据,但平台又说证据不足。我只能报警希望警方能够帮帮我。”李女士说着说着要哭起来了:“我今年都46岁了,一个普通打工的,对手机上的直播、视频是一窍不通!我跟孩子爸爸工资都不高,平日里省吃俭用,如果不是那臭小子充那么钱,我怎么舍得花那个钱?这单买得也太大了!”

1、趁家长不在家

熊孩子拿妈妈手机花掉了5万元

李兰一家住在转塘,她在一所小学里当帮工,她说这五万元比她一年的工资还要多。

丈夫是木工,有活就干,没活就在家里待着,收入也不是很稳定。

儿子给主播打赏的事情发生在今年1月底。

“1月21日,有个亲戚家有事,我跟孩子爸爸出门去帮忙。当时我的手机就放在家里,我们忙了一天很晚才回家,因为有点累回家就直接睡觉了。1月22日,我们两个大人又出门去帮忙,晚上差不多10点多回的家,我看完《知否,知否》电视剧准备睡觉,然后手机收到了一条支付宝的账单提醒,说有一笔1688元的充值成功了。”

李兰当时一惊,心想也没买过什么东西呀,也没转账啊,怎么会有这么一笔消费?

想来想去,李兰想到了儿子,因为这两天手机一直在儿子手上。

“当时我儿子已经睡了,我把他叫起来,问他是不是拿我手机买东西了。他支支吾吾说也没买了什么,又说‘没多少,没多少’,然后我点开支付宝看了一下,原本支付宝上的余额有两万多元,现在只剩下了3000多。”

李兰真的是气死了。

“刚开始我以为儿子只是把支付宝上的余额花光了,没想到支付宝绑定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也没了!我把支付宝余额剩下的3000多元,转了1000元到绑定的银行里,结果短信提醒说银行卡余额是1835元。原本银行卡里也有2万多元的呀,加上支付宝余额的2万多元,这臭小子都给我花完了……”

李兰气不打一处来,问儿子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儿子不敢说话,李兰说着说着就哭了。

看到妈妈哭了,孩子大概知道自己闯大祸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190219165925.png

2“送给七妹1314个棒棒糖”

两天时间,12岁 熊孩子打赏了25个主播

手机支付都需要密码,孩子是怎么知道李兰的支付密码的呢?

“我对手机使用是不在行的,偶尔有网上购物,也都是儿子帮我在付钱,所以他知道支付密码的,家里的电脑密码他也都知道的。”

微信图片_20190219165518.jpg

充值消费都会有短信提醒,那为何之前都没有发现有消费记录?

李兰说,熊孩子把所有消费后的提醒短信都给删除了:“要不是睡前那一条信息,我可能到现在都没发现。”

微信图片_20190219165557.png

李兰对儿子的消费很不理解,第二天她找来了弟弟,也就是孩子的舅舅,让他帮忙看孩子究竟是怎么花掉这么多钱的。

孩子舅舅一查,孩子充值的是一款网络直播平台,通过查支付宝账单和银行卡消费记录,光1688元的消费记录就有27笔,还有688元的好几笔,一共加起来消费了五万一千多元!

“我弟弟告诉我,孩子看游戏直播给主播打赏,就两天时间,他打赏了25个主播,充值了5万多元!你说这么多钱,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李兰给记者出示了孩子的消费记录。

“送给七妹392个棒棒糖”、“送给老赫晨一1个穿云箭”、“送给七妹1314个棒棒糖”、“送给七妹1个告白气球”……

到这个时候,李兰也才搞明白,原来儿子送出去的棒棒糖、穿云箭、皇冠、啤酒、告白气球,都不是道具,而是要钱的。

3警方核实:钱确实是孩子充值的

平台:愿意退还大部分充值款

李兰说,她没有看好手机管好孩子,肯定有责任。但孩子毕竟不懂事。事发后,她通过网络搜索拨打了这个直播平台的电话,希望通过沟通对方能退还大部分的充值款。

但对方表示需要提供未成年人使用的证据。

“我找了小区监控视频,当时监控照到我们外出了。小区电梯里也拍到孩子拿着我手机的画面。但是他们说我儿子拿着我的手机,当时并没有在玩直播也没打赏,证据还是不足,没法证明是我儿子充值进行了打赏,我只好报警求助了。”

微信图片_20190219165640.jpg

(李兰提供监控视频,证明当天他们并不在家里)

转塘派出所接到报警后,通过走访了解情况,核实到这笔充值确实是孩子充的。但当时孩子是一个人在家玩的直播打赏,家里没有监控,也没有别的证据,对此警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2月19日,钱报记者联系了直播平台的工作人员,对此事进行了核实。对方表示确实有这么一件事,也存在5万多元的充值情况。

该直播平台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只要确定是未成年人充值使用是可以退款的。但事实上,也有很多成年人事后冒充未成年人要求退款,所以在核定方面会比较谨慎。

钱报记者将李兰一家的情况以及杭州警方的调查结果反馈后,直播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将退还充值款的大部分款项。

新闻+

打赏的钱能不能退

关键在举证

孩子偷偷用父母手机打赏网络主播的案例,钱江晚报已经报道过很多次。

大家最关心的点在于孩子未成年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网络打赏的这笔钱到底能不能退。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延来在网络法务这块很精通,也经常跟直播平台打交道。他告诉记者,2019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第四十八条就提到:“在电子商务中推定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简单来说,直播平台、观看者之间是互相不见面的。观看者在下载注册、同意平台的相关条款时,就已经跟平台产生了法律效力,打赏可以看作是履行这个合同的行为。法律上默认注册的这个人具有民事能力,但无法判断实际打赏的到底是谁。除非你有证据证明实际打赏者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然,这个打赏的钱就打水漂了。”张律师说,以打赏网络主播为例,家长举证打赏行为是孩子操作十有八九是不成功的,除非有监控能拍到是孩子在使用直播平台打赏,这在实践中非常困难,但法律这样要求也是有必要的,否则也可能存在大人打赏后后悔了然后以孩子为借口退款等情况。”

张律师认为,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关键的还是在手机的实际控制人。“他应当对手机的使用、管理承担更高的义务,对于支付的操作权限(登陆密码、支付密码等)都应当保密,不能轻易透露给未成年人,否则应当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延伸阅读:

未成年人打赏网络主播纠纷频发 拿回退款为何如此困难?

近来,因未成年人打赏网络直播主播、购买游戏装备而刷掉家长巨额存款的新闻接连发生,其中更有不少引起了家长与网络平台的纠纷。

11月中旬,住在西安东郊浐灞附近的王师傅,发现儿子因为着迷网络游戏,竟悄悄从父母的手机上划走了七万多块钱。

王师傅:打电话说是你娃前两天买过一万多的游戏装备。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一气之下,王师傅没收了孩子的手机,拿到手机发现,孩子为了不让家长察觉,将游戏程序进行隐藏。而从账单支出的内容可以看到,孩子消费的游戏是“球球大战”、“王者荣耀”、“灵魂撕裂”三款手游,基本是每隔十几分钟就刷出去几百块,短短20天就从自己和妻子的手机中刷出去77000块钱。

而在今年八月底,浙江一个9岁的小女孩也因为痴迷网络游戏,花光了母亲信用卡中能透支出来的一万多元钱。

家长 王女士:信用卡里面扣的,我都不知道的,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儿子一看说,小妹妹用《迷你世界》玩的,玩了一万多了,我一开门,当时就晕在那里。

从支付宝的清单上看,8月份这种叫“迷你币”的交易十分频繁,有时候两三分钟就有五六次交易成功,从25元、50元,直到500元、1000元。

女儿玩游戏的开销,使得这个原本就由于大儿子患脑肿瘤、经济拮据的单亲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万般无奈之下,母亲王女士只好请当地媒体和法律界人士帮忙联系游戏公司商量退款事宜。

点击进入下一页

执业律师 顾卫超:像本案中十周岁的儿童,购买价格比较高昂的游戏支出,与她的年龄明显不相符的。由于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相关的行为应当由法定的监护人认可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像本案中父母不认可她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它是一种无效的法律行为,相关的交易,相关的机构应当予以退还。

取证核实程序复杂 退款一波三折

尽管律师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法定监护人不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交易,相关机构应当予以退还,但是当王女士联系浙江台州的媒体记者帮忙与游戏公司交涉时,却发现,想要回已经花出去的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记者现场联系游戏平台,并帮王女士通过邮箱向平台发送了身份证明、账单等证据后,10月15日,平台方面向王女士的账户存进2900多元,这个数字与王女士所说的10000多元相差甚远。

游戏平台客服人员:这边已经帮助核实了,这个账户我们这边由爱奇艺这边可以退还的部分金额是2182.32元,另外的部分是在对应的经纪公司和主播那边,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三比七或者四比六的一个比例(分成),但是这个用户情况很特殊,我们这边已经特殊帮她处理了,由爱奇艺这边去联系主播,来申请那一部分的退款。至于退款时间到账的话,正常情况下来讲,游戏直播退款的话,前后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记者又帮助王女士再次仔细核算了游戏消费,发现其小女儿的8月份游戏消费应该是10015.81元。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迷你世界》游戏开发方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对王女士小女儿的游戏充值数额进行确认核实。

《迷你世界》客服人员:如果他需要申请退款,是需要联系平台方的。

记者:平台方是指哪里?

《迷你世界》客服人员:这边帮他查看的是一个手机平台。退款都是有一个流程的,如果玩家的家长需要去退款,是要直接去联系平台方的。

经过两三个来回的交涉,手机客服人员才同意把邮箱号码告诉王女士,王女士通过记者又将相关资料发送到手机平台公司。

幸运的是,在了解到王女士家庭的困难情况之后,《迷你世界》游戏开发方表示将针对这起特殊充值事件,尽全力参与协调退款等相关事宜。

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公关部负责人 李经理:因为它是情节特殊,这个家长确实是很贫困,我们可以驱动合作商帮忙,大家一起去驱动这件事情。

专家解读:拿回退款为何如此困难?

在此次事件中,由于王女士一家特殊的情况,使得退款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在其它类似的事件中,虽然不少家长也选择了报警或者与网络平台交涉,但由于取证核实存在困难性,使得他们讨款的道路变得漫长。

在一则题目为《11岁小姑娘偷刷父母近13万积蓄 几乎全用于打赏主播》的网络新闻中,报道了一位11岁的小女孩,用家长的旧手机观看网络直播和玩游戏,偷偷刷掉了母亲12.6万元的存款。母亲发现后联系平台要求退款,但在律师帮助下拿到收款方电话号码后,多次打电话却始终没有人接听。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7岁女孩玩游戏充值1万8,家长求退款,游戏平台:没有退款渠道》这篇报道中,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两个小时就充值了18000元。家长找游戏公司退款,一开始竟然得到了该游戏没有退款渠道的回复。直到事件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游戏公司才同意处理。

专家介绍,在这些案例中,由于未成年人都是使用了家长的手机账号,因此在退款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证明该笔款项确实由未成年人支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 朱巍:第一个难点,如何证明是未成年人打的赏,因为现在据我们了解,之所以平台不给家长退款,就是你需要证明这个钱到底是你打的还是孩子打的,第二个难点就是即便平台要退款,因为打的赏一般平台来说只能拿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另外百分之五十是交给主播的,所以平台有时候退钱了只能退一半儿,那么还有一半儿得让主播来退。

多因素致未成年人网络巨额消费

在退款纠纷频发的同时,很多家长也都有着这样的疑惑:在网络游戏或视频直播的世界里,为什么孩子们会那么容易就花掉巨款呢?

以前面提到的网络游戏《迷你世界》为例,玩家在进行游戏充值时并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要知道付款密码就可以进行充值、打赏。

记者在对网络视频app的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软件都可以通过手机号码、微信、微博等方式快速注册登录,在对主播打赏时需要充值购买软件专用的金币或钻石后,再以虚拟货币购买礼物。而充值一般只需要直接使用智能手机下载软件时注册的用户名和账号即可快速付费了。即使是家长设置了需要密码和指纹识别的手机,也很容易被破解。

因此,如果家长让孩子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直播APP或者网络游戏,就容易造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用家长的账号消费。

在梳理相关案例时,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案例中都是由于家长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了孩子,又未能妥善保管支付密码,甚至是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而造成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间进行了巨额消费。

多方联手 实现未成年人健康用网

在采访过程中专家表示,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进行网络消费,需要平台、社会、家长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对未成年人的有效监管。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记者对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几个直播软件进行检测,发现大部分都有被称为青少年模式、家长控制模式或未成年人管理工具的设置,家长选择了这个设置后,不仅能够禁止未成年人进行直播打赏、充值、提现等系列行为,还能够对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进行过滤,并对登陆平台的时间进行控制。而在一些网络游戏中也有类似的防沉迷系统设置,只要未成年人是用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注册账号,系统便可以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和充值等问题进行监管。

同时,专家认为,平台也应该通过社会上的更多渠道和方式,向家长告知监管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 朱巍:(平台)必须有一个告知所有家长如何行使这样一个权力的义务。有人说告知了,线上告知,线上告知是不够的,得需要线下告知,通过广告牌,通过线下宣传等方式一起结合,包括我们这样的媒体一起来宣传,才可以更好帮助家长去监护孩子,才能避免这种需要退款的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作为未成年人最直接的监护人,家长也应该熟悉网络规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才能真正保护未成年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 朱巍:真正监管孩子的第一道防线,不是平台,甚至不是法律和政府,是家长 。家长要控制好自己孩子的这个账号,要给孩子搞符合身份的注册模式,既然已经不可避免接触网络,那么家长应该熟悉游戏规则,熟悉之后用这些规则去保护自己的家庭,去保护孩子。

 

来源:综合钱江晚报、央视新闻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