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北京同仁医院前院长韩德民68岁坚守一线 启动“华佗工程”

2019-02-22 13:22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1990年底,韩德民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和医学哲学博士后,来到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0年后,他成为这家百年老院的“掌门人”,在任12年,完善了医院的学科建设,完成了西区、东区和南区的发展布局,为今天北京同仁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韩德民担任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的会长,为将国家优质医疗资源面向基层服务,启动了面向全国的“华佗工程”。如今,韩德民将目光投向“健康中国”的建设,在战略层面,探索新时代国家医疗健康服务的新模式,为14亿人民送去更多的健康。

院士档案:

韩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和医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曾任北京同仁医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国家奖励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主任,国家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理事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等。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韩德民院士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发现“腭帆间隙”解剖部位,创建了国内外普遍开展的Han-UPPP新术式,以及鼻内镜外科、睡眠上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诊疗、人工听觉等领域系列新技术,大部分新技术已普及至全国城乡各地,先后三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荣膺联合国“南-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奖”,这是全球第一位医生获此殊荣。2013年入选“北京学者”,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黑土地走进医学殿堂 先后获得中日医学博士

1973年3月12日,对于韩德民来说,是改变了命运轨迹的日子。那一年,22岁的他已经在辽宁盘锦插队四年多。韩德民的知青生活可谓红红火火:抡大锤,他创造了农场的记录;他当水稻技术员、当过生产队长……韩德民是东北广阔黑土地上的风云人物,而且也真心想扎根在这片沃土上。那一年,韩德民放弃了五次招工入学推荐。然而,命运偏要眷顾与他。中国医科大学来到盘锦招生,招生老师看了韩德民的简历和考试成绩,当场拍板决定录取他。招生老师找到了县长,坚持要人。接到入学通知的那一天,韩德民正带领社员们在兴修水利的大堤上干得热火朝天。

1973年3月12日,韩德民终于背起行囊,告别黑土地。从田间地头的稻花麦浪到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巨大的反差,让韩德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觉有些恍惚:一切那么真实,一切又仿佛在梦中。在盘锦插队期间,韩德民曾经在死亡线上走了四遭,险些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两次遭遇车祸死里逃生,还曾晕倒在初春泥泞的稻田中……这些有惊无险的意外,更让他感觉此后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他下定决心:“既然踏上学医路,就要当一名好医生。”

大学期间,韩德民格外勤奋,成绩优异。毕业分配时,一心想做外科医生的他却被分配到战备医疗队的耳鼻咽喉科。韩德民心里很难接受,天天坐在宿舍里生闷气不肯出门。爱才心切的耳鼻咽喉科老主任几次找上门,没能说服他。一天晚上,70多岁的老主任冒着雨、带着老伴儿包的粽子又一次来到他的宿舍。看着灯光下老主任透过满脸雨水真切的目光,看着热腾腾的粽子,韩德民被彻底打动了,决心跟着老主任,当一名优秀的耳鼻咽喉科医生。白天出门诊做手术,晚上练习尸头解剖。勤学苦练,很快令他医术有了飞速提高,更是给当地百姓留下来很好的口碑。一年以后,韩德民被调回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干就是6年。1982年,韩德民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此后,他读完国内医学博士,又到日本留学获得医学、医学哲学双博士学位。1990年底,作为北京市政府引进人才,韩德民来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我一定要努力做得更好,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

开创多项医疗新术式 引进MBA参与医院管理

如今,68岁的韩德民仍然工作在一线。每个周一,他会出现在诊室里出门诊;每个周二,他会出现在手术室里,行云流水一般的手术,不仅仅让学生们大受裨益,更让学生们仿佛欣赏大师的“佳作”。

很多人开玩笑说,“韩大夫会相面。”其实,韩德民并不是会“看相”,但是打鼾的患者,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还会笑眯眯的告诉患者,“放心,做个手术就能好。”做个手术就能好,现在人们觉得不新鲜。但很多人不知道,20多年前做个手术,患者虽然可以不打呼噜,但要付出喝水呛水,吃菜呛菜的代价。这就是传统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并发症”——手术中,医生会将患者的大部分软腭、悬雍垂都切掉,发挥天然预警作用的悬雍垂不见了,患者在术后就容易出现误吸、误咽的情况,还会诱发开放性鼻音、鼻漏气,说起话来的声音可想而知……

在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之后,韩德民提出手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要在保留结构的同时剔除病变。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在手术中保留了软腭,术后悬雍垂可以随着肌肉运动,逐步恢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不受影响,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呛水、呛菜的情况消失了,说话的声音也有了抑扬顿挫。”慕名来找韩德民做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

韩德民开创的新术式远远不止这一项。有一次,医院来了一名鼻颅底水泥射枪钉异物患者,以往的手术需要在鼻子侧面动刀,患者鼻子里的异物倒是可以取出来,但面正中部会留下难看的疤痕。韩德民在国外学习期间曾做过鼻内镜手术,当时国内罕见。韩德民决定为这个年轻的患者“博一次”。在人们质疑的目光下,这个手术成功了。此后,鼻内镜技术在同仁医院迅速推开,从鼻窦手术拓展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种疑难重症手术。不用开颅开刀,只需从鼻孔、耳道或者口腔进入,上至颅底,下到咽喉、食管的许多病症,迎刃而解。随后,这项技术又被推广到全国。

进入2000年,韩德民担任了北京同仁医院院长。2001年,同仁医院引进了MBA参与医院管理,2002年,收购了老院区对面的金朗大酒店,为同仁医院发展拓宽了空间。2005年,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正式开诊,成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唯一的三甲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在韩德民的带领下,同仁医院不再是以眼科和耳鼻咽喉科而著名的医院,内分泌、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呼吸、足踝外科、临检中心等学科也通过引进人才等方式,风生水起,增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推动中国医学模式转变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

韩德民在中国医大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时,急诊病人很多,常常需要做气管切开。稍有资历的耳鼻咽喉科医生会觉得是雕虫小技,不愿意去费心做这类小手术。但是,韩德民从来没有觉得气管切开术特别“小”。急诊需要做气管切开的时候,他总是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曾做过十几例气管切开术。多年之后,韩德民在同仁医院手术室曾经遇到一次意外事件:术后复苏中的患者,突然术腔血管崩裂鲜血灌满了气管,出现窒息,面临死亡。千钧一发之际,愣了神的医生们瞬间手足无措,韩德民手起刀落,一刀下去,切开气管,大小尺度,丝毫不差,病人起死回生。那些年日复一日练就的气管切开技术,关键时候显现出来。

做手术需要坚实的积累,人生路上更是如此。当过医生、做过管理,如今站在院士的平台上,韩德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一个人做手术,纵然天天不停歇,也做不完所有的患者。2013年,当选院士后,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以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在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华佗工程”是新的探索的重要载体之一。韩德民说,华佗工程旨在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医学人工智能,推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面向到基层、到农村,促进建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目前,华佗工程已经在重庆市大足区(县级)进行试点,通过将成熟技术输送到县医院,让县医院在短短二年内达到重庆市中心医院水平。患者足不出县城,可以在当地解决医疗救治问题,而不用千里迢迢进省城、进京城。

建立新的医疗模式,人工智能要贯穿其中。很多年来,韩德民给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做手术前,总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为了监测睡眠,患者要预约,要排队,到了医院要在陌生的环境中睡觉,还需要适应。“开发可穿戴睡眠监测设备,患者在家里就可以进行睡眠监测。”韩德民说,患者“自己”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云”系统,几秒钟就可以分析好,“医学人工智能的应用,就是让天堑变通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只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例子,通过临床与科研的结合,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将应用在更多学科中,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46年前的初春,韩德民从黑土地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时,就下定决心不辜负自己的年华。46年过去了,又是春天,韩德民依然在医学之路上努力奔跑。他说,一定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大家共同担起社会进步的责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贾晓宏  阎彤 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