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400多件珍贵文物走进首博 讲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故事

2019-03-06 14:16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山水万重的青海,地貌南北三分,文化农牧兼蓄。扼守冲要的青海,民族聚居融合,交通联结中外。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绎青海厚重历史的舞台,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生活在这里。如今,400多件(套)珍贵的青海文物走进了首都博物馆的展厅,“山宗·水源·路之冲”将悠悠历史长河中的青海往事娓娓道来,向大家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所蕴含的文化交流信息。

442件(套)珍贵的青海文物亮相首都博物馆“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观展亮点

重器云集 叹为观止

此次展览精心挑选出442件(套)珍贵文物,既有新石器时代精美的彩陶、早期铜器,也有特色鲜明的金银器、丝织品等,很多都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展品中有反映中国最早祭祀场景的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尺寸之大国内只此一件的玛瑙十二曲长杯;还有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铜镜七星纹铜镜;极罕见的蚌壳镶金口耳杯金扣蚌壳羽觞……可谓是重器云集,非常值得一看。

此次展览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展示青海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展览共分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介绍六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单列出青海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引导观众去了解大美青海的山川往事。无论从展览内容还是展览设计,无疑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观展读宝

精美彩陶 描画古老祭祀场景

在开篇“源远流长”部分,展示着诸多器型朴素但纹饰优美的彩陶器,它们代表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成就,“青海的彩陶代表着新石器彩陶艺术发展的高峰。”

据介绍,在新石器时代,青海东部宽广肥沃的河湟谷地到一望无际的柴达木盆地,都有古代文化遗存分布其间。小柴旦湖遗址、贵南县拉乙亥遗址填补了青海石器时代的空白,它与最新发现的西藏尼阿底遗址,共同构成人类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证据。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又证明青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件新石器时期马家窑类型的双人抬物纹彩陶盆距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这件彩陶盆泥质为红陶,内彩主题为四组相向而立的人物,背部弯曲、双臂前伸共抬一圆形重物,四组纹饰之间以横竖条纹填充,人物和横线之间用竖线间隔开,下面是平行纹,口沿饰三角纹和斜线条纹,盆外彩绘有平行带纹和单钩纹。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高红清介绍,这个彩陶盆反映了中国最早的祭祀场景。

另一件青海省博物馆藏的彩陶靴出土自海东市乐都区柳湾遗址,属于辛店文化。专家介绍,这件彩陶靴在我国属于首次发现。文物质地为夹砂红陶,口微侈,靴内空,靴筒为圆形,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并以黑彩绘制几何形图案。靴筒绘有对称双线回纹,靴帮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

玛瑙长杯 体量惊人全国罕有

“这件文物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高红清所指的是一件青海省博物馆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金扣蚌壳羽觞。这是一件长13.7厘米、宽10.4厘米、高3.5厘米的大型酒杯,出土自西宁市南滩砖瓦厂魏晋墓。所谓羽觞也就是耳杯,是一种椭圆形器具,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耳,如鸟的双翼。南朝梁元帝萧绎在《采莲赋》中吟道:“鹢首徐回,兼传羽杯”,说的“羽杯”就是这种器型。羽觞盛行于战国到魏晋时期,为日常生活用具,多以木胎作器,也有铜质耳杯。“蚌壳镶金口的耳杯极为罕见。这件酒器以较大的蚌壳做杯身,蚌壳口沿处用贵金属黄金镶口金边,口缘两侧有横柄,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圆润,光泽晶莹锃亮,白色蚌壳与金色镶口交相辉映,和谐自然,它应为主人生前喜爱和使用之物,同时也体现出其主人显贵的身份和地位,器具本身华丽华贵,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而之所以说它是“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是因为这件以蚌壳为材质的酒器出土于深处内陆的青海省。而科学界普遍认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是一片汪洋。

“这么大体量的‘同款’酒器,全国就这一件。”高红清所指的是一件晶莹剔透、体形惊人的玛瑙十二曲长杯。这件文物出土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用整块酱黄色玛瑙制成,器壁厚重,透光性好,琢磨光滑,通体呈玻璃光泽,可见片状结晶和片裂开线。杯口呈椭圆形,中间内凹,两端翘起,圆底,有十二个横向的曲瓣。“这件酒器原料大,色彩瑰丽,加工精美,是中亚文化影响的产物。”

玛瑙十二曲长杯,晶莹剔透,体形惊人,在全国仅此一件。

马纹织锦 展开浪漫奔放想象

“从当地出土的许多织物上,我们都能看出草原民族对马的喜爱和马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神圣而特殊的位置。”比如一件都兰古墓出土的唐代“黄地对飞马饮水纹锦”,这件锦片以白色为地,以红、黑两种色调织出图案,图案为两匹左右对称低头饮水的翼马。马翼卷曲,脖、腹、臀有黑色斑纹。马鬃剪花的做法在中亚到北方草原文化马的造型中都能见到。马佩绶带则源自波斯皇室的披帛,飘带向上飞扬。三足站立、前足弯曲造型的马,整体状态稳定协调,一足蹬地微抬又为之在静态中增加一份动感。“这种‘饮水马’锦在吐鲁番出土的6世纪文书中有专门的记载。背生双翼的马匹很像西方神话里的‘天马’,体现了当地人民浪漫奔放的想象。”

另一件“红地中窠对马纹锦”图案为两个完整的联珠纹椭圆形团窠,团窠内为对马图案。长着翅膀的马儿站立于莲瓣状花草花台之上,两两相对。马鬃与翼翅呈条带状,颈后有两条结状飘带,翼翅如卷草般向上弯曲。“团窠之间以八瓣小团花为中心形成四方连续的簇四团窠图案,这种图案在青海地区仍保留了中亚的传统式样,并发展有新的双向连接的簇二团窠图样出现,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高红清指出,一件“紫地婆罗钵文字锦”残片在展览中颇为重要。这是由于在它反面的红地上,有波斯萨珊朝所使用的婆罗钵文字,德国波斯文专家将之解读为“王中之王,伟大的,光荣的”之意。“根据藏汉文史书记裁,吐蕃在公元660年至866年之间,向波斯等西亚诸国进行了扩张,并且使一些国家臣服。写成于公元812年或813年的一则阿拉伯文史料中记载,当时喀布尔沙多次被称作‘吐蕃王中王’,正好与该丝绸上的文字内容不谋而合。”

汉代卧式羊形铜灯

金牌信符 讲述“以茶驭番”往事

展览中,一则“茶马互市告示”讲述着明朝实行茶马贸易“以茶驭番”的一段往事。据高红清介绍,这件文物为万历十九年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关于“拒虏纳马”事给青海地区藏族的申明告示,反映了茶马贸易制度——“差发马”即“金牌差马”制度的历史概况。

告示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西番都是大明皇帝的疆土,番人都是大明皇帝的赤子,大明皇帝因尔番族得茶则生,无茶则死,每年尔合当差发,依期纳马,即给尔茶篦,以全尔性命,加以赏劳。尔子子孙孙受我国恩,真是与天地生成一般,该得尽忠报效,永做藩篱。除今年慧隆寺族坚措合上等,纳过差发马共捌匹,照数给茶颁赏外,各族头目传谕各番,以后务要感恩图报,一心顶戴大明皇帝,每年收养好马,依期来纳。番汉合并剿虏,使虏不能驻牧西海,尔等自无顾虑,岁岁纳马易茶,永享安乐。”

高红清说,从以上档案内容不难看出,明朝利用西番人民嗜茶如命的特点,控制茶叶,从番民手中换取大量的军马,使西番受制于中央王朝的“以茶驭番”政策。

与这段历史相印证的,还有展览中的一枚“金牌信符”。据介绍,洪武初年,开茶马互市后,私茶严重,朱元璋下令严其制,酷其刑。据《明会典》记载,明王朝共制作金牌信符41面,下发沙洮州、河州、西宁州各部族,其中河州必里卫西蕃29族21面。每三年遣官一次合符,以茶易马。

这件金牌信符为紫铜描金材质,长方形,顶部半圆形,正面铸楷书“信符”二字,背铸篆书“皇帝圣旨”四字,下部为“合当差发,不信者斩”八个字,骑缝处有“拾伍”字样。高红清说,这种编号“拾伍”的金牌信符,就是当年下发给必里卫21面金牌中的一面,是明代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以茶驭番’策略的运用,以推行‘金牌差马’制最为典型。金牌差马又称差发马,是皇帝对臣民的‘差发’,为西北、西南藏区僧俗首领族所持有、按期为明廷交纳马匹的凭证。”

观展提示

■展览时间:

展期至6月30日

■开馆时间:

9时至17时(16时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每周六延时开放至20时。)

■展览地点:

首都博物馆地上一层B展厅

■展览类型:免费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文 程功 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