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如何科学养育一个孩子?未曾做父母者也可从中窥得些教育“心经”

2019-03-12 09:09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如何科学养育一个孩子?相信这是令不少现代人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问题。父母辈或许会有些不解:“没有科学养育,你们不也顺利长大了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二字在新一代父母的心中分量加重。他们往往并不吝啬支付高昂的费用,把孩子送入各种早教班、培训班,只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希冀能尽早地、完善地开发孩子们的大脑潜能。

作者 杨涵


李嘉 制图

因参加脑力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而走红的北京大学教授魏坤琳有一句名言:“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魏坤琳主修运动控制学,主要研究人脑的工作方式,教学研究之余,致力于脑与认知科学知识的传播。自从两个女儿出生后,他与一群科学家朋友共同发起了“科学养育计划”,希望用多样化的方式,为新一代父母普及科学养育知识,其最新代表作是《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

什么是科学养育?魏坤琳在书中指出,它并不是指对孩子传统学科能力的培养——不是为了发展数学思维就去报数学班,为了培养创造力就去报美术班。其实,最好的科学养育就在家庭里,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的大事小事中。本书围绕智力脑、语言脑、情绪脑、运动脑、创意脑“五脑”养育体系,还原各种家庭中的常见场景,相当于是在教父母如何在这些场景里把科学养育知识运用起来,打破“经验主义”。魏坤琳说,这关系到孩子的“大脑底层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

作为一个未婚女性,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居然是熨帖,因为能感到它的视角是与孩子平视的,而不是以成年人“俯视”的角度去教学幼儿,甚至有时连“引导”的做法它都在刻意避免,处处体现出了对儿童个体的尊重。

比方说,我们很多人从小都被教育过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先人后己。但魏教授认为,家长要理解孩子“排他性”的执着,尊重他对自己物品分配的权威,“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这是因为,即使孩子年龄还小,但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已经拥有了物品的所有权意识,一旦明确谁是物品的主人,他就会捍卫主人的权利。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所以家长们需要明确这一点,对此表示出尊重,接下来才是教孩子去明白其他人的感受,以及提出自己的需求。

研究表明,只要孩子开始体会他人的感受,就算一开始学不会分享,最后也能学会的。如果孩子学会了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需求,无论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家长都可以趁机和他们聊一聊感受。有时候他们的需求会被拒绝,有时候需要耐心地等待,这都是好事情——因为这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世界上无穷的可能性。

据我观察,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须得“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就要爱阅读,才能带动孩子一起参与进来。这是很好的现象,但仅有示范作用显然还是不够的。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方面,引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买一堆书的话,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陪伴和互动才是关键。

但,假如孩子对阅读一点兴趣也没有,家长又要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呢?对此,本书也提出了不少建议。比方说,可以多问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以问问题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帮他们把书里的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书就变得鲜活了,有利于孩子理解。此外,可以利用读书场景,把阅读变成游戏。比如把书合起来,跟孩子比赛猜猜下面的故事情节,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最后,魏教授还强调,千万不要用奖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阅读,而是要为他们建立起一种认知: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有趣。如果孩子们把阅读当成完成了就能吃一个冰淇淋的“特殊任务”,那他们可能就会想:“看来阅读是一个苦差事啊,完成了都能吃冰淇淋呢。”

当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了之后,家长接下来又要如何去做呢?魏教授说,第一,选书很关键。同时,还要“跟着他们的兴趣走”,也不能只是一味地引导,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主导阅读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家长说:“不要问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把书读完再说。”其实,鼓励孩子提问,并且积极地给出回答才是科学养育的做法。

在《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的最后一章中,它还强调了“育儿育己”的概念: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好机会。其中主要讲解了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等。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如何让爸爸参与带孩子”一节,念及当今社会流行的对“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的批评,倡导爸爸多参与带孩子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这对孩子的社会、行为、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本书涉及的知识虽然并不深奥复杂,读完后却发现其具备一定的基础性和实用性:父母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好的养育方法,立刻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未曾做父母的读者也可以从中窥得一些教育的“心经”。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