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犹太作家约瑟夫·罗特第9部小说《约伯记》为何与《圣经》名篇同名

2019-03-15 08:3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约伯记》是旧约《圣经》中的名篇,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约伯是一名笃信上帝的好人,但上帝答应撒旦考验约伯的信仰,使约伯接连遭受种种灾祸。约伯最终经受住考验,证明了人对上帝的忠诚。1930年,奥地利作家约瑟夫·罗特出版了他的第九部小说,名字也叫《约伯记》。

作者 钱冠宇


在德语世界,约瑟夫·罗特是一位相当重要的作家。他本是犹太人,1894年出生在奥匈帝国东部边疆的一座小城布朗迪(今属乌克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特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德语语言文学,两年后,又应征入伍,在军报编辑部工作。战后,罗特回到维也纳,开始为报纸写稿,并出版了早期几部小说作品。这一时期的罗特思想左倾,甚至公开署名为“红色约瑟夫”。

1925年,罗特被《法兰克福报》任命为驻巴黎记者,还有机会去考察苏联。1933年,纳粹上台,罗特作为犹太人,只能流亡国外。他后来在巴黎定居,逐渐陷入酗酒的颓废生活,最终在医院去世时只有45岁。

罗特之所以会把小说命名为《约伯记》,是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门德尔·辛格与约伯具有类似的悲剧命运。

故事开始于19世纪末沙皇俄国一个虚构的地方“卒基诺夫”。门德尔·辛格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犹太人,他虔诚地信奉上帝,职业是教小孩子们读《圣经》,这也是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门德尔的妻子狄波拉时常抱怨生活的艰辛,他们已经有了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第四个孩子又即将出生。然而,门德尔除了日复一日地祷告之外,对于改善生活也别无他法。

门德尔的第四个孩子梅努西姆降生了,不幸患有先天癫痫病,妻子狄波拉带着梅努西姆去找了犹太人的精神导师“拉比”,拉比预言这个孩子未来将会重获健康,但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日子一天天过去,梅努西姆康复的“奇迹”始终没有出现。

转眼间,门德尔家的老大约纳斯、老二舍玛雅都到了法定服兵役的年龄,他们为了逃兵役,不惜摧残自己的身躯,可最后还是没有躲过。为了不让孩子们到“一战”战场上去,狄波拉用家里仅有的积蓄买下了一个越境逃跑的机会。结果,老大约纳斯自愿去服兵役,这个机会自然就落在了老二舍玛雅身上。

日子仍然在继续。一天,门德尔家中突然到访了一位说英语的美国人,原来是他们二儿子舍玛雅的朋友,他带来了一封舍玛雅的信。在信上,舍玛雅讲述了离家之后的经历,最后告知家人,他已在美国成家立业,并且改名为“山姆”,承诺有朝一日会送他们到美国去。

门德尔没有等到舍玛雅来接就决定举家迁往美国,原因是他无意中发现,他的女儿米莉亚姆在和哥萨克军官偷情,这令他绝望至极。为了把女儿和哥萨克人隔离开,他只好把患病的梅努西姆托付给当地的朋友,带着妻女告别故土。

到美国后,门德尔一家在二儿子山姆的照料下,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门德尔依然定时祷告、唱赞美诗,也结交到一批新的朋友,但悲剧并没有离他而去。随着美国参加“一战”,山姆毅然奔赴战场。当山姆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妻子狄波拉悲痛过度,倒地身亡。米莉亚姆也变得疯疯癫癫。

门德尔终于绝望了,他开始抱怨和诅咒,不再做祷告,甚至想“把上帝烧了”,曾经忠诚的信仰濒临至暗时刻:“上帝是残忍的。越是顺从他,他就越是苛刻地对待我们。他比有钱有势的人更强大,他用小指头的指甲就可以置人于死地,但是他偏不这么做。他只乐意摧毁弱者。”

在小说结尾,心灰意冷的门德尔终于等到了“奇迹”——小儿子梅努西姆从残疾人变成了一位优雅迷人的音乐家。当梅努西姆如光束般突然降临在门德尔面前时,门德尔才又重新确信上帝的恩典,恢复了往日的虔敬。

表面上看,罗特的《约伯记》与《圣经》中的同名故事相比较,无论是总体框架还是人物关系,都没有太多重合。唯有主人公从经历苦难,到质疑信仰,再到重建信仰的过程,可以视为一条隐形的互文线索。

南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认为,罗特成熟作品的核心主题是“缅怀失去的过去,忧虑无家可归的未来”。所谓“失去的过去”,是指在“一战”中分崩离析的奥匈帝国。尤其对于罗特犹太人的身份来说,昔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多民族共生共荣的记忆,更是令他沉湎。保皇复辟,甚至成为罗特在现实中,对抗纳粹政权的政治立场。具体到《约伯记》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一主题的呈现。

如果说小说中的美国代表着“无家可归的未来”,那么门德尔的故乡卒基诺夫,就是他“失去的过去”。在美国经历了一系列亲人亡故的巨大伤痛后,门德尔不顾一切地想要攒钱返回卒基诺夫,他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渴望。透过门德尔的思念,我们仿佛也可以感受到罗特自己对于奥匈帝国的深情。

前苏联犹太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在回忆录中谈论过罗特,并对罗特的叙事风格做出了准确的概括:“他从不写诗,但他的每一本书都极富于诗意——这不是某些散文作家用来装点门面的那种浅薄的诗趣,不是的,罗特的诗意表现在对日常生活所做的细腻、详尽、完全现实主义的描绘之中。”

譬如,《约伯记》中当梅努西姆开口说“妈妈”时,罗特如此写道,“这个残疾儿的一个词好似一个启示般的庄严,一道惊雷般的有力,像爱情一般温暖、天空一般仁慈,像大地一般辽阔,像田野一般肥沃,像甘果一般甜蜜。”短短一串比喻,就将母亲的复杂心情完美地表达出来,简练而不失精准。

早在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就以《一个犹太人的命运》为题,引进出版过这部小说,可惜影响十分有限。相比卡夫卡、穆齐尔等同代的德语作家,罗特的声名显然要逊色许多。漓江出版社此次重新组织翻译出版了罗特的小说集,但愿能让《约伯记》连同罗特的其他作品,在中国重获新生。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