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首次披露刘少奇军事生涯部分珍贵史料,刘源上将新书赠母校

2019-03-16 22:32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日报

去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

厚厚一本回忆之作,融13万文字、200余幅图片和62段二维码和视频于一体,立体展现刘少奇在国防、军事和军队建设上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送给父亲的一份珍贵礼物,也是追忆先辈、补白史料的一次全新尝试。

首次披露珍贵史料

今天上午,刘源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向母校捐赠新书《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一共160本,其中的120本,意为纪念父亲诞辰120周年,另外40本则是纪念自己入学40年。

一直以来,人们熟知刘少奇同志在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方面的建树,而对其军事生涯知之甚少。作为儿子,刘源从子女和将领的角度,回忆父亲在国防、军事和军队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详尽记述了刘少奇同志指挥松毛岭战役、组织平原游击战和冀东大起义、重建新四军、开辟华中抗日敌后根据地、援越抗法等波澜壮阔的斗争篇章。

捐赠仪式上,刘源身着笔挺的绿色军装亮相,精气神儿饱满,并多次起身向现场观众敬礼。低调的他对捐书本意并未多说,但特别强调,

“这个仪式,不应该视为我的赠书,而是对于老一辈的感情(的表达),要继承他们的事业。”

与新书一同赠送的还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动情回忆母校恩师

41年前的3月8日,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刘源入读北京师范学院(首师大前身)历史系。

3年前的今天(2016年3月16日),他回到首师大,捐赠出自己的上将军服。他曾多次提到“母校对我有再造之恩”“母校教给我责任,给予我忠勇”“光荣属于母校”等。

今天上午,他再次以“讲起母校,我是充满感情”的质朴语言开场。

这感情,始于当年上大学的曲折经历: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在北京起重机厂当学徒工的刘源也参加了考试,考完试,就回工厂继续干活儿。

当时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周兴旺老师负责招生,北京高招办一位同志给了两份档案让他挑。

刘源回忆,周老师可能就没怎么注意我这个名字,可能就注意刘少奇这几个字。

怎么挑上刘源的呢?周兴旺是这样巧妙应答的,“你让挑一个,我干脆捡一个个儿大的。”名单报上去了,学校党委就有一番争论,后来时任学校党委书记四两拨千斤,让去检查身体吧,要是身体吃得住没有理由不录取。

在那之后,周兴旺带刘源到同仁医院检查身体,体检顺利过关,刘源开启四年大学时光。

他感慨,在师院四年,确实受到很多教育,包括学识、知识、人品上等各个方面,“要是没有周老师那句‘挑个儿大的’,今天坐在这里的肯定不会是我。”

对于当年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刘源也时常挂念。首师大历史学院院长刘屹记得,近些年北京师院和历史系的创立者戚国淦先生、宁可先生、齐世荣先生先后辞世,刘源都会在繁忙公务中抽出时间,专程赶来送别。

新书稿酬全部捐出

再说回新书,首师大校友、人民出版社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鲁静透露,这本书稿先后进行15次认真排校,作为作者,刘源通读核改的次数可能就不止15遍。

全书含13万字、200多幅照片,还有多段二维码对应的视频,为了保证每一个事件、人名、地点都有据可查,刘源对所有注释出处逐一核对。

有时候,收到编辑提出的疑问,他会晚上加班加点,第二天就给出回复,出书之前更是天天干到深夜,力求完美。后来的修订版还补充了十几处注释,今年将出版的精装纪念版正在修改。

新书好不好,市场会说话。刘源的这本书经各主流媒体报道后,一时间洛阳纸贵,一度脱销,至今已加印多次,发行十多万册。

这本书出版社按版税支付稿酬,数目不少,令人感动的是,刘源分文未取,将稿费全部捐出,一部分以个人名义捐赠给他1968年插队的山西省山阴县农村的乡亲们,其余捐赠给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用于研究奖励和劳务补贴。

捐赠仪式上,刘源还特意提到,这还是一部赶时髦的视频书,上面有多处二维码,其后链接了影视片,拿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观看视频。

在首师大党委书记郑萼看来,刘源上将的这本书,是对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精神的铭记,更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教材。3年前刘源捐赠的军服,会在首师大即将启用的校史馆中亮相。

当日,首师大还向刘源回赠了一幅书法作品:戎旃無界,泮水思源。这是该校女书法家解小青所做,她解释,戎旃,是指军旗,代指军旅生涯,泮水,则借指母校;思源,校友不忘母校,母校不忘校友,又兼嵌名,一语三关。

至于如何看待读者的评价,新书开篇,刘源已有言在先:

“身为国之干城一上将、人民养育一小兵,军人的责任和儿子的义务,都决定我必须写这本书。本人独家掌握的史料和补白新解,或许可为史实增添点新内容?讲述予众,共享与众,评判于众,我自负责。”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记者 任敏

摄影: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和冠欣

监制:陈岩

编辑:姜晶晶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