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北京寿皇殿终还本来面目,曾经白天阴森森的,一走就有乌鸦飞起来

2019-03-18 15:26 编辑:TF011 来源:旧京图说

去年年底,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经过4年的修缮,再次向公众开放。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第二大建筑群,也是景山古建筑的核心区域,寿皇殿的开放,使景山公园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1955年4月,景山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当年只有16岁的工人傅博仍记得第一次进入景山的情景。那时候景山里非常荒凉,没有一点皇宫大内的样子。原先驻扎在这里的防空部队已经撤走了,院子里堆的炉灰和渣土有两米多高。当时景山东西门之间根本没有路,地上的蒿草有一人多高,走路时得用手把草分开才能通过,胆小的人根本不敢一个人走。在草丛里一走,就有一群乌鸦“嘭”一下子飞起来,白天都阴森森的。图为少先队员参加除草。

图为寿皇门贴着欢迎志愿军凯旋的横幅。

1973年元旦庆祝少年宫正式开放,在寿皇殿大殿中表演节目。

自1955年,寿皇殿一直划归北京市少年宫使用,在不少北京人的记忆中,寿皇殿是少年宫的活动场所,可是在历史上,这里是一处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

寿皇殿建筑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万历皇帝在当时名为“万寿山”的景山北面,修建了寿皇殿建筑群。因为寿皇殿不是永乐年间北京城兴建时规划建设的,万寿山后还有其他建筑,所以万历时期的寿皇殿院落轴线并不与明代北京城的中轴重合;而是整体偏东十几米。

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上,可以看到明代寿皇殿的建筑院落布局。明代的寿皇殿分四进,为明朝皇帝游玩和练习射箭的场所。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将万寿山改名为景山。顺治皇帝曾停灵于寿皇殿。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将康熙帝的画像供奉于寿皇殿,从此寿皇殿正式成为了祭祀祖先的“神御殿”。

经过乾隆朝的改建后,寿皇殿建筑群与北京中轴线完全重合。图为从景山山顶北望,依次可见寿皇殿门、寿皇殿、地安门、鼓楼,勾勒出一条完美的中轴线。

1925年的寿皇殿碑亭。

1925年的寿皇殿大门。

寿皇门(戟门)为内院正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台阶中有二龙戏珠丹壁石一座。摄于1925年。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认为明代寿皇殿的位置与北京城中轴线不重合,规模又低于同种功能的圆明园安佑宫,不能体现对祖先的尊重,于是开始扩建寿皇殿,将明代寿皇殿建筑拆除。当时,乾隆皇帝正在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为了避免浪费,于是把本应拆除的明代寿皇殿最后的三座阁楼整体迁建到雍和宫。

乾隆十五年(1750年)新的寿皇殿完成,位置与北京城中轴线重合,建筑规制仿照太庙,体量和等级都大有提高。

乾隆皇帝将之前供奉在其他地方的清帝画像都移到寿皇殿,并规定以后故去的皇帝、后妃御容像及印玺,都要供奉于寿皇殿中。寿皇殿内部安置有大龙柜,柜内收藏着清代皇帝、后妃的各类画像。每年正月初一、清明、中元、霜降、冬至、万寿、除夕七个节令,皇家都要在寿皇殿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

新寿皇殿大门外添建了三个牌坊组成的牌坊院一座;宫门外东、西、南三座牌坊,都是四柱九楼的最高等级牌坊;夹杆石上有石镇兽,戗柱下有石戗兽,坊额均为乾隆帝所题。

清末,寿皇殿内景。

寿皇殿牌坊。摄于1930年。

1925年寿皇门。

1900年,法军司令弗雷在寿皇殿前。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法军侵占了景山。法军司令弗雷将该殿作为法军司令部。寿皇殿藏品受到法国侵略者的劫掠和破坏。1901年联军撤军时,寿皇殿的画像和玉玺被弗雷和其部属掠走了几十箱。这些藏品至今仍流散在世界各处。1928年,景山被民国政府开辟为公园,寿皇殿残存的画像收归故宫保存。

1955年,寿皇殿交由少年宫使用,原存神龛、家具等物品移交故宫。1981年4月10日晚,由于用电不慎引起火灾,寿皇门被全部烧毁,后重建。

1901年的寿皇殿铜鹿。

1901年的寿皇殿铜鹤。

1925年,侧望寿皇殿。

1925年,从景山俯瞰寿皇殿。

2013年12月,寿皇殿建筑群正式回归景山公园,并于2016年4月起开始修缮。经过4年的修缮,寿皇殿建筑群恢复到清乾隆十五年的历史原貌。

寿皇殿建筑群的变迁印证着明清北京历史的变化,也见证了北京中轴线的形成过程。

 

 

来源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图文: 韩立恒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