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复合型”养老驿站如何多元化?应根据社区情况去定位

2019-04-01 10:08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在“一老一小”、“老残一体”等养老驿站里,不再只有为老服务,还搭载了其他功能。它们于有限的空间闪展腾挪、花样翻新,把老人可能需要的各项服务“一站式”网罗。

李嘉 制图

这种蕴含着变通思想的服务方式,已被运营方及街道社区视作今后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专家提示,“复合型”养老驿站使得服务更加多元化,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具体搭载什么功能,应根据社区情况去定位。同时,在此类养老驿站中,应保证优先服务老年人,给他们提供更多优惠。

按需搭载

“一区一亮点” “一站一特色”

据了解,丰台区“一老一小”和东城区“老残一体”这两家特色养老驿站,其养老区域均由诚和敬公司负责运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做到区里的要求,公司所运营的养老驿站着力于打造“一区一亮点”,“一站一特色”,根据其所在社区的特点来确定其功能。“例如在天坛街道,老龄人口比重较大,且很多老人属于高龄范畴,会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这个区域内的残障人士也有一定数量,所以能够把养老和助残结合在一起去做服务。”

而东城区“老残一体”中心三层的助残区,则由爱馨残疾人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尽管两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站长,但这里的许多设施及活动都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共享的。居民在使用上可灵活互通,这也是中心设置最大的特色。

据爱馨残疾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除了针对残障人士的技能培训,这里还会定期开展插花、面塑、唱歌等多项文化娱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老人也参与了进来。在最新一期“传承非遗”爱馨面塑培训中,几位老人和残障人士一道认真地学着捏面人;烘焙活动中,老人和残障人士也一起学会了制作面包。刚刚邀请了社区管弦乐队来表演,楼上楼下的人们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现在,两位负责人正商量着还有什么活动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都可以参与进来的,他们计划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同时也控制好参与的人数和比例,让老人和残障人士在活动中都不会感觉到有压力,都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据悉天坛街道养老助残中心可为附近4500余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地区2000余名残疾人提供养老助残服务。

深度挖潜

复合经营模式 有利企业更好生存

无论对福海棠华苑社区还是天坛街道而言,在房产资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腾出空间开办养老驿站,都极为不易。“这是我去年到社区工作以来,根据群众意见办理的实事之一。”福海棠华苑社区书记王桂荣坦言,驿站所在的15号楼二层原本是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一层则被开发公司使用。了解到居民对老年餐桌的盼望后,她下定决心把空间腾挪出来。

去年7月,居委会整体搬到了东院一间活动室,办公区锐减三分之二,换来的则是居民的认可。“大伙儿看见我们会主动打招呼,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在居委会带动下,开发公司也让出了办公区,驿站面积一下扩张到350平方米。王桂荣期待,未来将三层也腾出来,整个15号楼都建成养老驿站。“再加装电梯,让老人在社区得到更多便利服务。”

与之类似,天坛街道的养老助残中心也是协调了两家单位,好不容易腾退出来的。正因地方难得,街道社区才都“挖空心思”,为一处场所发掘出数种“变身”的可能。

“我们尝试做‘老残一体’,是考虑到老年人中有残疾人,残疾人必经老年阶段,这两部分人群和相关设置是有重叠的。所以空间的利用上可以互相整合。”天坛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副主任马松边走边介绍,“比如这间屋子是我们的党建活动室,同时也是给盲人讲电影的心目影院,还能在这儿放电影给普通老人观看。这片最宽敞的活动空间能摆放60张椅子,社区乐队可以排练,讲书法课,残疾人也可以做业务培训,时间上错开,空间就能充分利用。”

能够进行这样顺畅的沟通,马松认为得益于天坛街道的大部制改革。“像我所在的民生保障办公室,包括了以前的民政科、住保科、计生办、劳动科,文卫科……各项工作协调起来比较顺。否则像以前‘各干各的’,自己建设自己的功能场所,都会比较局促。”

此外,在马松看来,采用复合经营模式也有利于运营商更好地生存下去。他表示,目前中心运营商主要的盈利点是家政、护理等上门服务。“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想办法扶持企业开拓项目,不说能赚多少吧,至少得让企业不赔钱。这样才能把平台真正做起来,让服务能够持续落地,说白了不是只有‘空架子’,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业内观点

提供多元化服务 建立优惠梯队

养老服务搭载其它功能,这种综合性的养老驿站能不能多开,应该怎么开?丰台区康助护养院负责人于安安告诉记者,养老驿站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如果是单纯地只有为老服务,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于安安认为,养老驿站具体应该搭载什么功能,要根据具体社区的情况去定位,可以有两个考虑的方向,一是按照人群去分,有些养老驿站所在的社区中弱势群体比较多,除了老人还有儿童、残障人士等,由此衍生出来的功能就有托幼机构和残疾人服务中心。第二是按照老百姓的需求去分,如果在这个小区内,居民对便民服务业需求很高,但是其中又没有相应的服务点,这个时候养老驿站可能就要搭载蔬菜零售,大食堂等。让养老驿站发挥更多功能,具备多元化的服务,也是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那么,在养老驿站搭载其他功能时,怎么保证老年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于安安表示,这需要不同部门的配合。“比如说养老驿站搭载残疾人服务,就需要民政部门和残联去配合,因为基本每个地区都有建立残疾人服务中心的任务和场地,把它们整合到一起就可以了。另外,养老驿站可以优先服务于老年人,建立优惠梯队,针对老人给予最高级别的优惠,针对弱势群体给予中等级别优惠,针对有购买能力或者不属于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居民,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去收取。”

放眼

社区养老服务好 老人能延寿8年

在养老方式上,北京市民政部门提出了“家庭自助、邻里互助、社会共助、政府公助”的大方向。在最终需要共助或公助之前,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能够稳定生活在现有社区中。这也不仅仅是中国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回归社区也是近年来发达国家老龄化空间政策的突出特征。美国顶尖养老机构Lifcare在长期跟踪研究中发现,如果能够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独立生活、介助服务、医疗护理、痴呆护理、临终关怀等多项服务,老人居住在这样的社区可以延长8至10年的寿命,同时可以降低30%的医疗支出。

但在这样的社区中,除了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之外,混合居住与代际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德国有“在居住中提供帮助”的计划,可为大学生在养老院或是长者家中提供一间比较廉价的住房,作为回报,大学生需帮着老年人做家务且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前年年底,浙江杭州滨江区也借鉴了德国经验,推出“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项目,面向全社会招募年轻人入住阳光家园养老院。年轻人每个月只要付300元的租金就能住进养老院里的“宾馆标间”,比市场价低了一千多元,而入住的年轻人,每月必须要做至少20小时的助老志愿服务,用服务来换房租,但这个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利。

上海最近几年一直在尝试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复合养老服务模式,上海市七宝镇的社区是闵行区第一批社区嵌入式微机构入住的社区之一。养老机构不仅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也开放空间用于开展社区活动,每周两次针对社区小学生的四点半学堂,还有不定期的英语补习班等固定活动,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来源:北京晚报  谢宇航 魏婧 周明杰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