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同情者》:冷嘲热讽之语写越战 看历史浪淘中小人物的心路历程

2019-04-01 13:58 编辑:TF022 来源:北京晚报

越裔作家对越战的另面反思。

作者:刘蔚


插图:王晨瑀

谈起越南战争,美国人似乎是很纠结的。这场二战后美国唯一打输了的对外战争,曾令这个超级大国颜面扫地,民心、军队士气、国家影响力一度跌落低谷,也由此催生了一批痛定思痛、反思越战的文艺作品,影响深远者有好莱坞拍摄的经典电影《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等可资为证。然而,作为这场战争的另一主角、也是战争最大受害者的越南,似乎并未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反映越战的文艺作品。幸好,越南裔美国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小说《同情者》的问世,让美国人主宰越战题材文艺作品话语权的局面有所改观。

《同情者》集时政、历史、间谍、惊悚、情感等多重元素于一体,讲述了一个潜伏于南越的北越间谍的故事。1975年,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北方越南人民军攻占南方的西贡,即将统一越南全境,美军被迫实行大撤退。真实身份是越共地下党员的主人公也跟随其南越上司“将军”逃亡至美国,继续从事谍报工作,向越共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情报。在此期间,他奉将军之令,以反共和维护自由的名义,先后杀害了自己的越南同胞和美国左翼人士,良心为此受到谴责;他依照组织的安排,参加了好莱坞有关越战题材的电影《村庄》的拍摄,对导演在影片拍摄中极尽丑化亚裔与越南同胞之能事,既愤怒又无奈;为了救助落难的结拜兄弟邦,他潜回越南,却落入另一位结拜兄弟,也是自己的党内上级、政委敏的手中,极左政策的无情折磨、革命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让他的身心备受煎熬,精神差点崩溃……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着重刻画了主人公作为“同情者”的复杂特质和身份。对于越南北方,他是心向革命、憎恶南越腐败傀儡政权的战友与同志;对于逃亡到美国的越南难民,他又怀有天然的同胞之情;对于挑起越南战争的美国,他既有出于民族立场的厌恶,嘲讽美国在战争末期抛弃他们“像给了我们注射器,却不再为我们提供毒品”,但因为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他又迷恋美国的音乐和流行文化,因而成了越共同志在抓住他后非难他的理由;他通过传送情报忠心耿耿地为革命、民族的独立事业服务,但对于非人道的政策又产生了迷茫和怀疑,为此而痛苦。

主人公背负多重身份,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跨越、闪转、陶醉、迷失和彷徨。而他矛盾重重的心路历程,其实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是一个美丽孤苦的越南女人与法国传教士的私生子。尽管母亲说他是爱之子,做这样的孩子没有什么过错,但严酷的现实是,他自幼为此饱受歧视、欺辱和白眼。过年时,表兄嘲笑他是杂种,他从姨妈、姨爹处得到的红包比别的孩子少了一半;教堂边,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借着讲述动物知识,讽刺他“是狗和猫操出来的”,让他怒火中烧,大打出手;最令他伤心的是,表面上赏识他的将军骨子里也看不起他。在美国,他只是与将军的女儿正常来往,将军夫人就对他施以冷眼,将军更是敲打他:“你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可你也是,算提醒吧,一个杂种。”他犹如遭到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确实,他是由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杂糅出来的人,他想摆脱自己卑贱的身份,因而同情弱小,向往正义,然而,残酷的战争、冰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却一次次地重创他的身心,一次次地提醒他,他只是个低人一等、难以救赎的杂种。于是,他的心灵陷入困惑、迷惘和痛苦之中,在对自我和身份的反复纠结探寻中艰难地行进。

将军是小说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另一个人物典型。他并不是一个从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纯粹的职业军人,而是以搞情报起家,一步步爬上了掌管秘密警察的高位。他是貌似强硬的反共主义者,处处以维护自由而自居,并且不放弃一切表演的机会。比如,西贡大撤退前, 他特意去向海军陆战队队员的巨型雕塑行军礼告别;流亡美国后,他拉起了一支两百人的队伍,鼓动他们充当打回老家的马前卒,为此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男人们,人民呼唤自由!”来攻击越共带来了贫困和奴役。但就是这样一个以南越政权卫道士自居的将军,逃跑时,夫人将大量的黄金细软缝进了自己和子女衣服的夹层,他自己的腰上也绑了条塞有大量美元的钱袋;在美国,他认定自己的部下酒仙少校是间谍,只是因为酒仙少校是中国人,长得胖,家人日子过得不错,就以莫须有的间谍罪名,下令清除他;酒仙少校被杀死后,“给将军注入了充沛的活力,充沛到他在少校葬礼上贡献了一篇精彩挽词”。以自由之名中饱私囊,草菅人命,让人不禁想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罗兰夫人的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将军这个人物形象,也多少反映了南越傀儡政权最终垮台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

《同情者》的情节情节设置巧妙,语言明快流畅而又辛辣幽默。比如,南越国会大厦的前身是西贡歌剧院,于是,作家借题发挥,讽刺道:“从这里,政客们管理着我们乱糟糟闹哄哄的国家,这个国家像是一出跑题的喜歌剧。”作家调侃逃亡到美国后的将军不甘寂寞,到处刷存在感:“鲨鱼生存,须不停游动。政客——将军就是一名政客——好比鲨鱼也要动个不停。”有道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同情者》的冷嘲热讽,折射出的是一段历史的难以承受之重,以及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迷茫惶惑、扭曲复杂的心路历程。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