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探幽旧址:沈家本故居,枕碧楼里论法制

2019-04-12 16:51 编辑:TF022 来源:北京晚报

在北京这样一座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中,众多风流人物纷纷登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印记。法学先贤沈家本在金井胡同1号院完成了《枕碧楼偶存稿》、《枕碧楼丛书》等著作。而枕碧楼则见证了沈家本主持修律的十年艰难历程,也见证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在面临国家重重忧患中的夙兴夜寐……

 

宣武门外金井胡同1号:沈家本故居

枕碧楼里论法制

在西城区宣武门外,有一条南北向的老胡同,它南接达智桥胡同西口,北到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得名,据说是源于胡同里的一口井,这口井可不一般,名叫“金井”,于是胡同便依此取名为金井胡同,并沿用至今。离胡同的把口处不远的便是这口金井,也就是在今天沈家本故居所在的胡同1号院门前。

沈家本何许人?对于国内每位法学生,这个名字蕴含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他是首任修律大臣,修旧律立新法,在中国法律史上承前启后,开风气之先;他是首任大理院正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他是培养了上千名社会急需法政人才的中国第一所法学教育机构京师法律学堂的管理大臣,即今天的校长;他是中国首个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北京法学会的首任会长;他是“中国法制近代化之父”“中国近代法学奠基人”“依法治国理念首倡者”……

沈家本是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住进金井胡同1号院的。这一年,沈家本荣任刑部大员,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下了金井胡同里破落的吴兴会馆作为自己的宅院。这是一个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的三进院落,有高大宽敞的大门,门前设垂花踏步,对面设影壁,门的两侧连接有门房二间和倒座南房六间。整组建筑布局严谨,宽敞实用。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二层小楼,上面的匾额书写着“枕碧楼”三个字,这里是沈家本的藏书楼枕碧楼了。楼下是3间半正房,作为客厅之用。楼上4间是沈家本的书房,里面藏有他毕生收集的5万余卷图书。他晚年的多部著作如《枕碧楼偶存稿》《枕碧楼丛书》等都是在这里写成的。枕碧楼见证了沈家本主持修律的十年艰难历程,也见证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在面临国家重重忧患中的夙兴夜寐。

在枕碧楼一层,从左手起的厢房逛起。进门正中是尊沈家本半身雕像,雕像背后的墙面印满沈家本的法治名言与著述封面,将“修律大臣沈家本”几个大字围在中央。现在参观的枕碧楼已经修葺一新,里面陈列着沈家本生前用过的印章、砚台等珍贵文物,其中有著名的晚清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奏折。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沈家本在此楼中读书、写作,与当时社会贤达一同畅论法制的场景。

登上二层的展室,滚动的电子屏幕上,可以看到张居正、曾国藩、沈家本等明清以及近代历史上和法律相关人物的简介。在这里,整个院落尽收眼底,后院中那棵硕大的皂角树也仿佛近在咫尺。老北京四合院中一般都会种有石榴树、枣树,而沈家本的宅院里却与众不同地种了一棵皂角树。这棵皂角树是沈家本亲手栽下的,迄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树龄,树干要两个人合抱才能抱过来。

望着历经风霜的皂角树,坐于修葺一新的故居内,阅览一行行简要概括的文字和一张张时有模糊的旧照,那个在云谲波诡中竭尽一生所能、倾尽一身热血,为救国救时力推法制改革的老人的背影,似在面前。1913年春,沈家本在病榻上作诗感叹“可怜破碎旧山河,对此茫茫百感多。”“处仲壮心还未已,铁如意击唾壶歌。”这年端午,73岁的沈家本在枕碧楼去世。

 

来源:北京晚报 胡德成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