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老人最爱的礼物是啥?回忆录是个好选择 平凡人的一生也很珍贵

2019-04-22 09:10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陪伴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但如今早已不是“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身边常有儿女相伴的老人并不多。那么,在父母那些茕茕孑立的岁月里,我们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安慰?帮助父母做一本回忆录,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让老人们得到被认同、被理解、被尊敬的感受,后辈也能够得到有温度的文化传承。有这样经历的人正越来越多——

读回忆录 让我悟出、懂得了自己的父亲

退休之后,李先生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点滴时刻。家庭聚会、外出旅游、追忆亲友……他时不时会把写好的文章在家庭群里分享,而促使他成为“记录者”的重要原因来自于父亲的影响。“父亲七十多岁的时候,动笔写了自己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让我们家里的很多亲友都联系得更加紧密。”

李先生回忆说,父亲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动笔写家族史,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回忆录。为此,李先生的父亲走访了很多亲友。“我们的老姑奶奶住在农村,老爷子坐着公交车去了好几次,之前我们跟老家的很多亲戚都失去联系了,但老爷子这个举动让大家不仅恢复了联系,团聚得也更紧密了。”

李先生的父亲花了两年多时间,整理走访的材料和自己的回忆,最终写成了家族史。李先生的爱人拿着老人的手稿,熬了几个晚上录入到电脑并给老人打印了十几份。“也没有装帧,就是本‘白皮书’,一共花了二百元钱,但是老爷子特别欢喜,他虽然没说,但我能感觉到他特别称心,他觉得自己的成果被肯定了,自己的愿望被实现了。”

这些小册子,李先生的父亲送给了亲友几本,自己留下了一本时常翻看。“老爷子去世五年了,当时他也九十多岁了,这本小册子是他最珍惜的物品之一。”李先生退休后也多次翻看父亲生前写下的这本回忆录,这本书让他对父亲增加了理解,也让他对父亲的印象更加清晰,更加重了他对父亲的思念,后来他在写给父亲的回忆文章中写到自己的感悟,“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亲很少与我们沟通……他就好像家中的过客,总是聚少离多。但他默默地承载着家庭经济生活的重担,承载着家中亲人生离死别的变故。这是我六十多年才悟出、懂得的父亲——家庭中的脊梁。”

重温父亲的回忆录,李先生也逐渐体会到父亲整理回忆录的苦心,“父亲之所以写回忆录,也是要告诫我们,不忘祖辈的贤德,牢记家风家训,就是以忠孝立本,勤俭持家、相敬互助、孝老爱亲、知书明礼。”有了这些感悟,李先生这两年也开始记录逢年过节时的聚会以及对父母的追忆,为整理自己的回忆录做准备。“我把这个传统继续下去,对父亲来说,是一个交待,对儿女来说,也是最好的传承。希望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效仿和传承着先人的训导,做人做事都能有所坚持,无愧于心。”

写回忆录 帮我度过失去老伴的痛苦时光

李先生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很多老年人的共同心愿,但多数老人囿于精力,无法亲自完成。正是关注到老人的这个需求,朝外街道从2012年开始,与爱行志愿者团队合作,用了6年时间、分6期为25名老人撰写了回忆录,并给每个老人免费印刷、赠送了25本。

每一个老人的回忆录都是志愿者来完成的,志愿者都是三到五人一组服务一位老人,利用周末时间,听老人们回忆往事。这样的倾听通常都需要持续大半年的时间,然后进入写作环节,最后再进行整理和校对,每一个回忆录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拿到自己生平的回忆录,每一个老人都觉得特别激动,很多老人与志愿者之间都成为了“忘年交”。

“书就放在我床头,睡觉前后,我都会拿着看看。这本书可给了我不少安慰,”4月16日下午,当看到爱行志愿者团队领队于辉时,77岁的王富荣老人满心感激。她告诉记者,于辉跟她联系做回忆录的时候,正好是老伴意外去世不久、她的精神状态最差的阶段。“每个周末,志愿者都过来。跟他们讲以前的回忆时,我几乎每次都会掉眼泪。老伴从军,我在老家上班,退休之后,我才到老伴身边。本来以为老了以后终于能多团聚几年……那段时间,幸亏有他们陪伴着我。”回忆录成书后,王富荣在床头两侧各放了一本,闲暇时就拿起来翻一翻,看着那些文字和照片,那些逝去的旧时光和亲人仿佛又触手可及,“难免会有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看看这些,又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心境就更开朗了。”

“父母的照片、高中毕业时的奖状、上学时的课程表……借着这次撰写回忆录的机遇,我陆陆续续翻出了好多留存的资料,如果没有这次活动,这些旧照片、粮票、同学录可能就这样埋没了,我自己都没有机会去仔细翻看,慢慢回忆。”今年83岁的阮景星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觉得这次活动让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尤其是对父亲的追忆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小时候,父亲给我的第一本书就是《明心宝鉴》,父亲教我的第一句就是‘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所有的回忆录中,87岁的姜文明老人的“后记”别具特色,他的后记是他的儿子亲自写的。姜先生在后记中感慨:“你们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对很多像我一样的晚辈来说,远远超出了成书本身”,而他也用诙谐的文笔讲述了父亲对自己的陪伴和教育,甚至幽默地向父亲表达欣赏和崇敬:“父亲进京时不足二十岁,大半个世纪的喧嚣从未冲淡过他眷恋故土的那份浓烈……看电视的时候,会兴致盎然地看河北台!我们笑他土,他也不介意。父亲一路走来,始终没丢掉质朴。这让我在对父亲敬畏之余,又多了一份自得,因为质朴刚好是他的几个孙儿最根本的天性。”

做回忆录 是一种“有温度的”文化传承

记者采访的每一位老人都对自己的回忆录特别爱惜,除了自己留存之外,都送给了在意的亲人。“希望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得到孩子们的理解,他们愿意倾听我们的故事,给我们记录,我们觉得欣慰,也是对我们的肯定”。王富荣老人说。而殷顺华老人也觉得自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子孙们留个脚印”。阮景星老人还跟志愿者相约,“等我活到100岁的时候,还请您再给我把回忆录丰富一下”。姜文明老人多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种方式,“每一个老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大书,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也有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把咱们每个人的经历收集起来,也是一种有温度的文化传承”。

而帮助老人记录的志愿者们也特别喜欢这种方式。志愿者刘昕是退休教师,为六个老人撰写过回忆录,她特别认可这种方式:“名人与精英的回忆录有人写了,但平凡人的一生对自己和家人也是珍贵的回忆,值得被记录。”

为阮景星老人做记录的志愿者汪洁到现在还记得阮老跟她讲过的一句话,“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在与老人的接触中,汪洁觉得不仅仅是自己提供了服务,自己也得到了提升,她也特别希望这项公益活动能够继续下去。

“这些老人们经历了‘大江大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故事。撰写回忆录是为了让家人、朋友了解他们的一生经历,也为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爱行志愿者团队领队于辉也希望能够继续这个项目,但他也有很多困难。“缺少合适的志愿者”,因为这个项目必须要有耐心和责任心,不能是短期行为,“每月至少走访老人两次,基本都得一年才能成书。这不像去一趟养老院,一天就结束。”

“希望有更多的街道、社会组织能够拿出经费给老人办这件好事,让我们的后辈更了解过往岁月的细节和温度,也让我们的历史纪录更加丰富和完整。”这是老人们共同的心愿。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周明杰

值班:辛宏 美编:宋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