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北大今日首发《马藏》编纂首批成果 献礼五四运动百年

2019-05-04 16:44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一年前的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走进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察看馆藏马克思主义典籍,并询问“马藏工程”进展情况,为这项工作“点赞”。今天(5月4日)下午,正值五四青年节之际,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北京大学正式对外发布《马藏》工程建设的首批成果,首发的《马藏》第1部一共五卷,收入文献28本,约合360万字。据悉,《马藏》第一卷第6卷到第10卷也将于2019年出版。

四年前启动《马藏》编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学界至今仍然缺乏将这一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文献汇集和编纂为一体的权威典籍,尤其缺乏对早期文献和相关数据的系统整理和汇纂,以至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大量有价值的文本几被湮灭;已经发掘出来的一些原始文本,也由于种种原因,在转引转述中,多有讹夺、失真,造成有关理论研究的结论有失精准,缺乏说服力。因此,编纂《马藏》,无论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还是对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都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源地,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编纂一套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和发展的历史文献典籍,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是北京大学应当肩负的使命和学术担当。基于此,2015年初,北京大学启动了《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成立了《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编纂工作的具体实施。

首批共5卷收入28本著作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的汇集与编纂。《马藏》编纂以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标格。本次公开亮相的《马藏》第1部第1卷至第5卷,收入的是1984年至1903年间出版的著作、译著类文献,约合360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共收入文献28本,包括美国毕拉宓著作、李提摩太译的《百年一觉》,美国威士著的《回头看》等。这5卷书今年年初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这一学术文化工程建设的最初成果,也是这一学术文化工程建设走出的第一步。

据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在文本迻译上,作者或者译者的思想倾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通变”理念渗透其中;在文本选择上,结合清未中国的国情及社会现状,以“文以载道“的强烈意愿,力图在“传道”中“悟道”、在“悟道”中“行道”;在文本迁译的“互文性”上,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文本思想生成和文本转呈的特征。

全卷采取分部结构共分4部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担任《马藏》编纂以及北大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为了今天推出的首批书目,他特意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启程与思想倾向——<马藏>第一部第一至第五卷论要》一文。

据顾海良介绍,《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的汇集与编纂,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地编纂荟萃为一体。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编纂《马藏》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理研究和学术探讨,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马藏》对于促进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对于全景式地展现中国近现代史也有着重要意义。

《马藏》编纂拟分作“中国编”和“世界编”两大系列。目前着手编纂的“中国编”,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汇纂。《马藏》采取分部结构,共分作4部:第1部为著作(包括译著)类文献;第2部为报刊文章类文献;第3部为各类通讯报导,及各种档案、笔记、书信等文献;第四部为中国共产党有关文件类文献。四部之下,按照思想历史过程分部设卷。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和冠欣 摄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