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父亲过世后,母亲玩起微信,还发展了四个“朋友圈 ”

2019-05-12 15:26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家,过去一直是母亲唯一置顶的朋友圈。母亲用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守护了她终身相依的男神。如今,海默的父亲离去近两年了,家这个群就再也没有更新,父亲这位永远的群主深邃的眼神依然透着一派不可撼动的高冷。

作者:宋捷


王金辉 制图

我们兄妹不敢带母亲回老屋,不敢提往事,不敢见故人,甚至不敢在家人群发声。长此以往,难以想象。令我稍感宽慰的是,在我们的鼓励下,已是耄耋之年的母亲,近来迷上了微信,还发展了几个不同层面的朋友圈。

母亲的第一个朋友圈是亲戚。这是一个因血统或姻亲而形成的朋友圈。如今,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让我带她去亲戚家做客。不管哪家有什么婚丧喜事,都要叮嘱我带她去随个礼,哪怕是一位晚辈骨折住院了,也要再三催我送她去探望。我也是个忙人,有时候工作忙实在抽不开身,加上妹妹也为我打抱不平,让老母亲“不要总是打扰老哥”,母亲就有点闷闷不乐,常常会怏怏地拿起电话,和亲戚们解释半天。

老同事是母亲第二个有“技术含量”的朋友圈。她当过30多年的教师,又在机关工作多年,一直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个朋友圈信息交流频繁,孙女特地给奶奶买了一部为老年人定制的“卡布奇诺”手机,85岁的老太太竟然学会了讯飞输入法,用语音转化为文字,引得她那些老同事纷纷点赞。她和老同事们经常在朋友圈里讨论国家大事,每天都写读书笔记,觉得不过瘾时,就让我请大家相聚面聊。每个月,她都会催促我送她去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支部活动,有时候见我漫不经心,迟到了几分钟,她都会教育我半天。她看到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学习强国”听新闻,竟然也让我为她下载了学习强国App。

老太太挂念的学生是她的第三个朋友圈。30多年教书育人,她教过许多届学生,于是便投身多个年级的班级朋友圈。这些班级的同学聚会,她都积极参加,享受“众星拱月”的乐趣。同学们搞AA制,总是不肯收老太太的一份,她就让我一一回请。对待这些已经进入花甲或者古稀之年的学生,母亲和半个世纪前一样,总是一视同仁。无论是那些卸任的厅局级干部或资产过亿的学子,还是至今为了生计仍在做家政服务的门生,她见了都是满心欢喜。

最让我惊喜的是母亲的第四个朋友圏。这个朋友圈完全是母亲自主开发的。2017年8月,她随我来到市郊一个全封闭小区居住,进小区要刷四次门禁卡,老太太挺不适应。因为地处偏僻,出入麻烦,亲友上门探访不多。她跟我唠叨了多少回,我让她就地取材,自主开发朋友圈。想不到这句玩笑话,竟然启发了蕙质兰心的老母亲。

小区的老人虽然不多,但母亲处处留心,竟很快找到知音。如今与她最要好的闺蜜是马老太太,两人不仅同庚,还志趣相投,几乎到了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境界。前些时候,母亲去妹妹家小住,马老太太好像得了“相思病”,天天问我“纪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另外一位闺蜜曹老师,年纪、经历和老母亲都差不多。她们的相识更有趣,有一次曹妈妈和老同事卫领云在发微信,母亲只是瞄了一眼,便问曹这位卫老师的儿子是不是院士,确认无误后,两位“院士妈妈”的闺蜜便迅速加为好友,从此形影不离。

今年母亲是在妹妹家过的春节。妹妹住的小区比较大,人气旺,母亲一下子加了多位好友。母亲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家的餐桌也变得越来越丰盛,那些老太太们回老家省亲,总会惦念着她,今天陈妈妈捧来新鲜的黑塌菜,明天王阿姨又递上才出江水的红毛虾。于是,从不占别人便宜的母亲便时常嘱咐我,遇到好吃的,必须多买几份。闺蜜们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她不管能不能办成,总会先热情地揽下来。

这样的朋友圈,让母亲的愁眉舒展了一些,暗淡的日子亮堂了一些,也让我们放心、轻松了许多。在科技发展,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有些人的朋友圈是圆的,有些人的朋友圈是椭圆的,有些人的朋友圈是方方正正的。而母亲的朋友圏永远是心形的,透着丹红,透着温馨,透着那份不变的爱。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