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舆论

打招呼、走关系,投感情票......学术科研岂容“圈子文化”

2019-06-13 14:00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意见》第十三条提出,要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种评审活动中不得“打招呼”、“走关系”,不得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一经发现这类行为,立即取消参评、评审等资格。

如此规定,必有所指。科研领域相对封闭,不了解内情的人乍看到这样的要求,或许不敢相信在象征着纯洁干净的学术殿堂里,竟然也有“圈子”。是的,在教授学者云集的学术圈中,在非文化人无法立足的象牙塔里,令人不齿的圈子文化一点都不比官场少。从中央到地方对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巡视中,都指出过以乡缘地缘、学术传承为纽带的圈子文化问题;媒体也曾做过类似调研,拿出了无可辩驳的数据,报道过评选过程中的拉票行为;不少正直的学者,也曾经撰文痛斥圈子文化的危害。

研究领域比较常见的圈子文化,比如,有人把持着某一单位的选人用人权,非自己的徒子徒孙不予考虑,即便不是师门所出的嫡系部队,至少也得表达过“忠心”,在一些高校或科研院所,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还有的单位门派林立,在评职称、报课题等事情上,把自己所在圈子的利益凌驾于学术水平、道德品性之上,利用手中的投票权打压对手。在更大的范围内,还存在着“学术共同体”形式的圈子,对与本门派学术观点相违的人集体抵制,而对圈内人的著作和成果则极尽吹捧之能事,甚至彼此交叉引用学术成果以提携对方。

如果任由研究领域圈子文化泛滥、大搞近亲繁殖、互为犄角造势,必然会造成科研人才匮乏,研究视野狭窄,学术成果泡沫注水严重,乃至滋生学术腐败。可以这样说,在一些研究领域出现的虚假繁荣,与拉小山头、搞小圈子等不正之风有很重要的关系。当靠实力该进来的人进不来,靠成果该评教授博导的人最终输给了人情关系,当学术争论沦为圈子利益至上的利益之争,学术研究的光环将为之褪色,学术研究者的尊严也必将荡然无存。

象牙塔不打扫一样藏污纳垢,学术圈不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也会歪风肆虐。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的梯队建设,也必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最终成为阻碍国家和社会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绊脚石。

既是多年养成的陋习、普遍存在的现象,指望迅速打破小圈子改变现状不现实,只靠教育引导便让圈子文化的奉行者彻底抛弃更不可能。因此,要利用好巡视巡查等监督利器,畅通监督渠道,对搞小圈子者发现一个查处一个,通过逐步压缩圈子文化的生存空间,让科研领域的学术生态逐步好转,为国家的学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北京晚报 贾亮

流程编辑:TF017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