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大榛峪:一城三关口 狭小的驴鞍岭堡为何曾经叫城?

2019-07-16 08:3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明朝年间,榛子开始成为宫廷享用的一种野生坚果。据说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的得名,就源于村北山谷中的一片榛林。

作者 魏明俊


驴鞍岭长城

当年,明代筑城将士来到此地,见有一片茂密的平板榛林,便摘果充饥。因这里的榛果皮薄个大,色正味香,很快被传入宫中。后来朝廷还专门在大榛峪村建立了筛选榛果的榛厂,为宫廷及皇陵提供贡品和祭品。

除了榛子,大榛峪村还以长城著名。这是个被长城环抱的村庄,自西向东,长城绵延4公里,除了著名的西大楼、驴鞍岭之外,沿途依次设有三道关口,远远望去,长城蜿蜒起伏,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榛峪长城为三峰三谷

明时,大榛峪村为京师北门之一,南护皇陵,北御外夷,属要冲之地。为此,明朝廷曾在该村村北的山谷之中建有大榛峪、驴鞍岭、磨石口等隘口。在怀柔,乃至在京北,一村并列设有三个关口的现象,实属罕见。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大榛峪村地理位置的重要。

大榛峪长城属怀柔境内的重边长城,从西大楼下的大榛峪口到响水湖景区内的磨石口,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西大楼——贾家关口;第二段是贾家关口——牛犄边——驴鞍岭口;第三段是村东的旺泉峪——磨石口。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西大楼海拔为986米。

纵观大榛峪口两侧的长城,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谷底向西侧延伸的长城并未沿着山脊继续向上修,而是从中间的绝壁突然向下拐了个九十度的弯,之后才沿着谷底盘旋而上;二是这里的长城东西两侧建筑形式基本一样,而谷底这段长城却明显不一样,其建筑制式和质量标准远远高于两侧的长城;三是这里的敌楼规模较大,门洞保存也基本完好。

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修京北长城时,大榛峪一带的长城也在此时得到了修复。据说,修长城时,每经过一个山谷,必建一座水关,而水关之上又必有瓮城,大榛峪口也不例外。在沟谷的最低处,也建有一水关,雨季时可做泄洪之用,无水时可通车马。

双边垛墙是大榛峪一带长城的重要特征。虽然在其他段也不是没有,但像大榛峪这样大范围的却不多。一种猜测是东边的箭扣长城段和西边的铁矿峪长城段太过险峻,被突破的可能性要小于大榛峪,所以大榛峪一带的城墙高且宽厚。其作用在于关口一旦被突破,仍然可以向关内持续攻击,以达到阻碍敌人进攻速度的目的。

在大榛峪段长城中,西大楼鹤立鸡群,高大宏伟,其周边城墙有很多造型精美的箭孔。箭孔上方城砖雕刻的图案像是两条弯弯的眉毛,而眉宇之间还刻有“方胜”传统图案。方胜,乃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饰物,据说如今的中国结就普遍采用了方胜的造型。由此可见,明代修筑长城时,工匠们不乏采用了中国传统、浪漫的雕刻工艺。

除此之外,“西大楼”城墙段,还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文字砖。砖上几乎全部镌刻着“右部”的名号。在长城上看到文字砖,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触摸年代久远的字迹,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人交流对话一般。

大榛峪长城像是一个由左向右倾斜的“W”。依着左西右东的顺序,“W”上方的三个制高点分别为:西大楼、牛犄边、驴鞍岭;下方的三个谷底分别为:大榛峪口、驴鞍岭口、磨石口。堪称三峰三谷,连绵纵横。

大榛峪长城风景如画,起伏多变,可谓一步一景,处处风光。最佳瞭望角度分别为海拔711米的牛犄边和海拔986米的西大楼。站在牛犄边之巅,东眺箭扣、擦石口、耷拉边、旺泉峪、磨石口等长城段,驰骋盘桓;西望西大楼山峰形如屏障,高矗云天;立于西大楼之上,可谓“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放眼长城,四下再无高点,可尽情饱览群峰叠翠,巨龙蜿蜒。

如果说箭扣长城带给人们的印象是大气磅礴,那么旺泉峪长城就是清灵俊秀。一个豪迈,一个婉约,形成鲜明的对比。旺泉峪长城并不算太长,共分布着8座敌楼,以谷底的旺泉峪关为界,西面山峰上有2座,东面山峰上有6座。虽然总体长度不足2公里的距离,但海拔落差却达到了390米,大于北京结到擦石口长城330米的海拔落差高度,因此走起来会让人感觉很累。

旺泉峪长城的精华,在从三截边到旺泉峪之间。这里有“御史楼”、“宾馆楼”等造型精美的敌楼建筑;还有“蝴蝶结”等堪称一绝的奇特景观。山下一村,有旺泉,故此得名旺泉峪。此段长城从永乐二年(1404年)一直修到万历八年(1580年),其间修修停停,共用了176年的时间。

驴鞍岭堡曾经叫城

驴鞍岭堡是大榛峪云岭自然村北的一座关堡,也是明代黄花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就是守护驴鞍岭口。堡子东西宽60米,南北长68米,南向开设两门。如此狭小的“堡”,在初建时曾被称之为“驴鞍岭城”,这是为什么呢?

既然朝廷将这一军事设施的功能确定为“城”,它就与堡或寨有所区别。堡寨是守兵就地驻守的场所,城则是战兵、营兵出战、出征后回营休整练兵之地。因此,当时的驴鞍岭城内所驻之兵,不但有临时外调而来的轻骑兵,还有五军营、神机营发来的战兵。其任务是备战大长峪、南冶、大榛峪、驴鞍岭、磨石口。

然而,作为屯驻营兵的驴鞍岭城,毕竟狭小,而且地处山谷之中,不利军事调动。到了成化十二年,朝廷开始考虑在驴鞍岭口附近,再建一座更大的所城。以利于增营兵、聚粮草、储器杖、扩校场、练士卒。然而由于太监的处处掣肘,当时并没有实现。直至弘治十六年,“渤海守御千户所”城才得以告竣。至此,驴鞍岭城无需再担负“城”的功能,随之降格为驴鞍岭堡,成为守口官兵的驻防之地。

驴鞍岭口位于大榛峪村三队北1.5公里处,属于大榛峪村北三个关口的中间位置。因数百年风雨侵蚀,加之人为损坏,这里的关口门洞已不复存在,但就其气势磅礴的轮廓而言,仍可想象出当年关口的宏伟轮廓。驴鞍岭口的美,可用12个字来形容:线条流畅、门洞圆润、关城宏伟。这里的长城与箭扣长城的棱角色彩比起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建筑风格。

据史料记载,这段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系明朝为护守边防而兴建。驴鞍岭口北的高山之巅是驴鞍岭长城,长城把身子探向山谷,形成了毛驴之鞍状,因此当地人称这段长城为“驴鞍岭”。久而久之,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太土气、太没诗意,便想着换个名字。从远处望去,驴鞍岭长城拔地而起,直冲云天,于是,人们便用充满文化气息的“连云岭”来代替,当地人又将其叫作云岭儿。不由得让人想起李清照的著名诗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连云岭一带的山谷,更是峰峦起伏、怪石峥嵘。那历尽沧桑而古貌依存的长城,如巨龙欲飞,直插云霄,雄城险关,甚为壮观。天然造化的“连云洞”更如鬼斧神工,观后令人心旷神怡。

关于“连云洞”,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修筑这里的长城时,正逢大旱无雨,筑城民夫兵将饥渴难耐。见此情形,督修官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这一天,正当修城的兵丁民夫因口渴而纷纷倒下之际,忽从连云洞内走出一青年女子,她手持一瓶,来到修城人群之中,说是来为修城的丈夫送水解渴,但找遍附近几道山梁,仍未寻见。于是她便想将瓶中之水赠与大家,也不枉来此一遭。筑城众人此时正口干如火,听罢此言,如遇救命之星一般。可当他们看到青年女子手中之瓶时,顿觉心灰意冷。区区一个小瓶,要解众人口渴,岂不是杯水车薪?见众人疑惑,青年女子将手中水瓶向一位民夫嘴里一倒,只见瓶水如注,长流不断。就这样,一传二,二传三,待众人解渴之后,瓶中之水仍在原来的位置。

自此,青年女子天天来送水。这水,不但解救了山上筑城民夫兵丁的生命,而且也加快了修建长城的进度。后来,大家猜测,这送水的年轻美貌女子,定是连云洞里修行多年的观音化身,她为了普救众生,特来此地。而那永喝不尽的小瓶,就是观音菩萨手里的滴水宝瓶。

这个美丽感人的传说,不仅再现当年修筑长城的艰难,也真实表达了当年筑城将士、民夫的美好愿望。

如今,尽管驴鞍岭口与周边的长城有不少地方已经坍塌,但它丝毫未减长城的奇峻神韵。登临高处,展望远方,长城依旧随山峦起伏,心胸依旧随视野开阔。就像在历史长河中徜徉,别有一番感触。

磨石口两侧筑有镇关楼

磨石口水关遗留的拱门洞。

穿过大榛峪村的西台子自然村,走过一段林荫路,便走进了大榛峪口。放眼望去,眼前山峦叠嶂,树木茂盛,杏树、核桃树、栗子树、花椒树漫山遍野。转过一个山弯,再走不远,只见前面山上的长城沿山脊直插谷底,然后掉头向上,翻山而去。而北侧的两座高山像是屏风一样遮住了半边天空。正对着眼前的是两山之间的峡谷,好似被巨斧劈开,十分险要。谷底的长城不知何时被洪水冲断,露出了巨石垒起的长城断层。村里老人说,这里就是大榛峪口的位置所在。在当地,大榛峪口也称贾家口关子,是因早年附近住有贾姓人家而得名。

大榛峪口基座为条石,城楼为砖体,有砖砌拱门洞,可通车马行人。西面有一石碑,长七十厘米,宽六十厘米,可辨认“万历四十二年孟夏”等字样。另外,在大榛峪口所属的西大楼上亦有一块石碑,碑体从中折断,碑文清晰,为“万历四十二年九月”立,所记内容为修边将领的姓名及边墙空心敌楼的建筑尺寸。在大榛峪口附近还建有堡城一座,供守口官兵换防居住之用。其堡长宽各60米,呈正方形。如今早没了踪影。

在大榛峪长城中,还有磨石口关。磨石口位于响水湖风景区水库大坝处。这段长城的魅力不在于长,而在于险,其总体走向呈“V”字形。北侧是惊险巍峨的驴鞍岭山巅,南侧是扶摇直上的南大顶。而中间的谷底,就是昔日的双口坐落处。

磨石口关两侧山腰之上,各筑有镇关敌楼一座,北侧的镇关楼保留着原始风貌,而南侧的镇关楼则被修缮一新。此外,这里广为流传着众多的民间传说,如“响水湖”的来历,就是一段与长城有着紧密联系的民间故事,给长城赋予了生动的传奇魅力。

磨石口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关城从山谷中拔地而起、甚为壮观,被称是明长城枢纽工程中“北京结”附近的边关要塞。因隘口陡峭狭小,常年流水冲磨,两边石头被磨光而得名。磨石口关南北两侧的长城沿着高耸的山峰陡然而下,城楼下面是端急的溪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又因此地建有瓮城,设有两道关口,所以也称“双关子”和“龙门水关”。关城南北两侧,各有一块天然石龟,背负长城,卧伏于山岩之上,形成“双龟锁城”之奇观。北关神龟之上是长城精华所在——双马道,悬崖上的长城呈“U”字形状,倒挂在半山腰,十分壮观。

距磨石口关西南不远处,有明万历戊寅年(1578年)河南灵宝人许茂杞在担任昌镇游击都指挥期间,亲手书写的摩崖石刻“天设金汤”四个大字。其字长、宽各约80厘米。许茂杞为何在此石刻?史载:明万历六年秋(1578年)。许茂杞巡游磨石口关时,见此处长城地势险要,形如天堑,便在磨石口城堡西北的一块巨石上,书写了摩崖石刻“天设金汤”四个大字。

说起当年修建磨石口关城的事,在当地还有一个“两将赌命修双关”的故事。

相传明代长城修至这里时,两位督官为了关城从哪里修的事发生了争议。由于此地地势险要,两侧为悬崖峭壁,施工难度极大。因此,这段长城应该从哪儿修?到底怎样修?二人意见严重分歧。没办法,两人便打起赌来。如果按谁的方案修不上去,另一方便将其就地斩首。

开始,是按甲的方案去修,结果没能修上去,乙便将甲处死,并将甲的尸体埋于城墙内。后来,采用乙的方案去修,结果更无法修通。再次根据此地地势策算后,乙重新按甲的方案施工,几经周折之后,终于获得成功。这样,被处死的甲便成了屈死鬼。后来,每逢下雨时,掩埋甲尸体的长城悬崖上便流出红色的雨水,如同鲜红的血迹,以显苍天有眼,为甲鸣冤。故事是真是假我们无从考证,但磨石口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建造关城,其施工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在磨石口关西南300多米远的地方,有一古堡遗址。为何称其为堡?当地老人介绍:古代开三门为城,开一门为堡,一般来说堡小于城。这里的古堡原名磨石口堡,是当年守城将士驻守之处。它东西长80米,南北宽13.5米,砖石结构,有南门一座,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古堡的墙体废墟,不过现存的遗址残迹仍是游人寻觅考证之处。

由于磨石口关之上沟域狭长,流域面积较大,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洪水暴涨,人们途经此地,都要绕道南山敌楼东侧的低洼处,穿越城墙豁子而过。特别是1972年7月28日的山洪爆发,洪水裹挟大树横在关口,将此关口冲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又在此处修建了边坑水库,使昔日的水关瓮城全貌荡然无存,惟独保存下来的是水库大坝后面东北角的一处残破不堪的拱门洞。

本文照片为魏明俊摄影

(原标题:大榛峪:一城三关口)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