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舆论

教育部整治高校APP,泛滥的本质是什么?

2019-09-06 13:31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打水一个APP,跑步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刷脸”应用也日趋增多,校园里APP呈现泛滥趋势;并且一些教育APP还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对此,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王金辉 制图

在昨天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坦陈,从调研结果来看,总体情况还是好的,但确实有少数高校存在APP泛滥问题,开发引进的APP甚至超过了20个,给师生造成困扰。教育部近期将启动专项行动,加强统筹管理,治理应用乱象。

在手机已成必需品的时代,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是各种新潮APP的拥趸。各高校自己或与第三方联合开发各种管理、教学APP,自在情理之中。但我们更看重这些APP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体现校方管理智慧的“新政”,还是暴露出学校管理过分依赖科技的“懒政”。现实一再表明,一些东西的“泛滥”和一些人的“犯懒”,往往相伴相生。

应该承认,校园APP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然而,管理成本的降低并不直接意味着管理收益的增加,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不等同于管理效果的提升。管理者是省事了,可屏幕上的交往注定无法代替现实中的交流。一些学生难得见一面所对应的教职工,其心理动态、情绪变化等更是难以掌握;还有一些学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开一些APP上的学习功能,边搜答案边交作业,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可谓适得其反。

更能体现学校管理者懒政倾向的,是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有的学校针对同一业务,学校、学院、系层层开发APP,重复采取个人信息;有的要求学生每日签到,大搞形式主义的“留痕”管理。更有甚者,为了强制学生使用APP,竟然提出与学生的学分、成绩和评优等强行挂钩,“你不看我,有你好看”。看似层层负责,实则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留下了痕,却留不下学生的心;以学分、成绩相要挟,更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此外,一些学校的APP设置霸王条款,必须充值多少钱才能使用,良莠不齐的商业广告充斥其中,对APP的安全性缺乏审核,存在信息泄露风险……这些问题同样暴露了学校管理者的粗放管理和放任心态,并没有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图清闲的同时,可能还有源源不断的其他好处。

切实治理教育APP泛滥,必须同时解决学校管理者的懒政思维,思想上的问题不解决,难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教育部表示,“广大师生、家长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治理教育APP泛滥成效的根本标准”,只有在专项行动中,取得遏制“泛滥”、整饬“犯懒”的切实成果,才能赢得师生、家长们的认同认可。

过分依赖APP管理属于懒政

与学分等挂钩属于霸王条款

 

 

来源:北京晚报 贾亮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