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冠山书院为延庆一小前身,这里流传着教书育人的佳话

2019-09-10 02:08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今天是教师节,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对不少在延庆区第一小学学习过的师生来说,学校生活的记忆尤为深刻。延庆区第一小学前身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的冠山书院。二百六十多年来,冠山书院虽数易其名,但它一直是延庆的文脉所在。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学校,留存着众多教书育人的佳话。

在这二百六十多年间,书院的地址没有大的变动。清时冠山书院所在的胡同叫崇文街,它是明代扩建延庆城时所建。胡同里当年住着不同姓氏的住户,其中以杨姓为最多,崇文街后来改名为杨家胡同。

本文作者杨立君先生,从小就生活在杨家胡同,而杨家老宅的西墙就是延庆区第一小学。他父亲和他都曾在这所学校读书,因此,他对杨家胡同以及延庆区第一小学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和记忆。

杨家胡同明代建成

明代延庆州城建城史上,经历了两次人口大迁徙和一次“城市化”移民,可谓三起三落。

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为控制北方游牧部族侵扰,在长城以外制造“无人区”,并充实居庸关内民力,于是,“隆庆州民徙三河、固安、昌平。隆庆州遂废”。据记载,固安柳泉屯、魏村屯、黄垡屯、沙垡屯等十四屯,都是隆庆州整体迁徙去的。洪武二年(1369),固安仅有479户1368口。到洪武八年(1375),猛增到4156户16804口。而此后的延庆,已经是一片荒芜、十室九空了。

永乐帝定都北京后,对边境非常重视。永乐十二年(1414)春,明成祖驻跸团山(永宁北),西望妫川隆庆、保安(涿鹿),叹曰:“二州民内徙,至今尚皆荆棘耶!”当时的隆庆因人口内迁,遍布荆棘,于是他命内地军民迁到此处,并由赵羾(hóng)主持操办。

赵羾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永乐九年因未按惯例向皇帝奏明给朝鲜使臣赏赐而获罪。永乐帝下令后,50岁的赵羾来到废弃了40多年的隆庆州城,搭草棚建起了隆庆州治,开始规划隆庆城街巷,安排军民居住。经过几年的建设,隆庆逐渐有了起色,“岂意不二三年间,民益日广。相与披荆棘,锄草莱,立成街市,渐至人烟繁伙,百货姘集,野有余粮,民无菜色。”

因为地处边陲,从嘉靖二十七年(1548)到四十二年(1563),蒙古鞑靼八次入寇妫川,隆庆州城屡遭劫掠。隆庆元年(1567)十一月,为避年号讳,改隆庆州为延庆州。隆庆年间,张居正推荐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整顿北方边备,有效地遏制了边患,边陲宁静,军民乐业。

万历八年(1580),延庆城扩建,延庆州向北扩五十步,在原城墙和护城河上新建崇文街(后改为杨家胡同)、乐善街(现三清观街)、延寿街(现药王庙街)、礼让街(现风水街)四条街巷。这次扩建州城,经历了一次动静不小的“城市化”移民,从四乡屯堡迁入大量军户民户。

杨家胡同是填护城河而成,地势低洼,每遇大雨,街上水流成河,因此,在北大街杨家胡同与三清观街相对的路口,建遗爱桥一座,以便排水。因为石桥的原址,是原来的吊桥,所以北城百姓直到30年前还一直称这个路口为“吊桥”。

杨家胡同的老住户,计有杨、鲁、樊、邹、董等姓氏,其中以杨姓为最多。杨家老宅是三进院落,附带后园,正房五间一过道,东西厢房三间一面坡。临街高台阶,门楼上方书有堂号。这在当地是典型的中高档次建筑规制,整座宅院背靠北城墙,应该是家境殷实富裕的民户无疑。长辈曾说过,由我辈上溯五世,应该是生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杨成芳。其三子杨荣、杨茂、杨海分居老宅前后三院,至今已绵延九代了。

冠山书院开延庆文化教育之先

杨家老宅墙西,是延庆区第一小学。说起这座学校,在延庆大名鼎鼎,也可以说是延庆的文脉。她的前身,是建于乾隆年间的冠山书院。

乾隆十九年(1753),芮泰元代理延庆知州,自捐俸钱并劝捐白银五百两,修缮州城东南隅学宫十二间斋房,并建立书院。清代《重修延庆州冠山书院碑》记载了芮泰元的初衷。“延庆与京兆毗邻,宜其得声教之先者。而前代为边防之区。斥候棋布,戍卒云屯,甚且徙其民而虚其野,其于戎焉而谈诗书,吾知其难也……”第二年,芮泰元正式就任延庆知州,再次劝捐白银五百两,将书院移到崇文街。芮泰元认为,“居庸险而壮,冠山秀而文,地灵也,而人杰在其中也。”故取名冠山书院。这是宣化府创立的第一座书院。

冠山书院创建十几年之后,就显示出了培养人才的独特优势。乾隆三十五年(1770),胡宗顺、谢元章、孟人文同时进士及第。乾隆年间,还有解诠、张学濂、解侨、胡培祖、李德淦等9人中进士。

二百六十多年来,冠山书院数易其名,一直开延庆文化之先。冠山书院对应城南官学,被称为“北学”。由于书院山长(校长)经常参与民间纠纷的调解,百姓尊称书院为“北衙门”,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新任知州或知署(民国县长)到任,首先要拜会书院山长。

同时,书院也承载着延庆文化建设的重任。光绪七年(1881),《光绪延庆州志》出版,主要由冠山书院绅董杜诗和教师张淳德主持编写。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推行新学。热衷教育的州牧周文藻动员永宁世家子弟池光宾主办学务,延请旧县名士袁华林协助筹款。正巧,戊戌变法时去日本留学的延庆学生高撰春毕业回国。他们几经策划,在冠山书院旧址上办起了延庆第一所从事现代教育的小学校:延庆高等小学堂。学堂设两个讲堂,可容90人。学堂常年进款纹银822两,虽然延庆六易州牧,但学款一直充足。

延庆高等小学堂学制为三年,课程以国文为主。学生除附近走读生外,多为四乡富裕人家子弟。当时学生地位很高,学生在火神庙看戏,官方要给他们搭凉棚,派巡警保护。那时,高等小学堂毕业,就是延庆的最高学历。学生毕业后,被人们称之为“先生”。

1908年,学部要求各县编修乡土志,作为教材。延庆州高等小学堂堂长(校长)袁华林组织教师编写了《延庆乡土志》。

听着琅琅读书声长大

1937年8月26日,日寇侵占延庆城,成立伪延庆县公署,开始推行奴化教育,致使学校学生大批流散。学校更名为“延庆县第一高级初级两级学校”,分南、北两个学区,分别称为南学、北学。

我父亲杨震,1937年在杨家胡同东头马四先生的塾馆读了一年私塾。他回忆说,当时伪华北自治政府出版的新三字经,在“清太祖,膺靖命,靖四方,克大定”后面,增加了两行内容:“九一八,满洲兴,康德帝,都新京”,私塾先生和学生都很反感,有人悄悄用墨将其涂黑。

1938年至1943年,父亲在北学上学。日伪要求学校开设日本史、日语课程。要求教员具有日语三等翻译水平。早晨上操,师生要面向东方唱日本国歌,喊日语口令“依气、昵、依气……”上课要用日语喊“起立”、“敬礼”、“坐下”。吴堃校长开始几年坚决抵制开设日语课,经常受到日伪督学的打压。县里组织南北两校会操,北学因敷衍了事受到制裁。

父亲回忆说,他们班级一共14个学生。1943年3月,池宝玉等五名学生因不堪忍受奴化教育,离开学校到平北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日本军警闻讯封锁学校,训斥了吴堃校长。

我父亲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曾在红寺、姚家营教农村复试班。1949年至1953年,教师实行“薪米制”。校长每月小米120-140斤,教师80-120斤。蔬菜、香烟、牙粉、胰子等都得用小米去换。农村班上的学生,好多都是十八九岁的后生。老父亲离休后,经常在街上遇到须发皆白的学生,他们恭恭敬敬地给当年的“先生”鞠躬。

1949年,“延庆县立城关完全小学”在北学原址(杨家胡同)成立。人民政府拨1800斤小米,用来修复历经战乱而残破的学校。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北学威严的青石阶两边,是两棵高大的老槐树。进入高门楼迎面有一面镜子,两边写有“照照手脸,整整衣冠”的训言。我们老杨家的孩子,都是听着隔壁的琅琅读书声,度过孩提时代的。

我于1962年入校读书,那时叫延庆县延庆小学。在母校时的快乐时光,至今仍历历在目:黄本芝老师带我们郊野踏青,聂玉清老师教我们唱《我是党的小红花》,崔玉荣老师带我们到汽车站学雷锋,左秀兰老师带我们到八达岭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虽已离开胡同多年,但杨家胡同和延庆小学,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曾写过一首《再宿老宅》:

墙邻书院冠山铭,户透蒙童默诵声。

叔伯榆桌夸旧事,儿孙电脑觅交情。

乡酩野趣阶前醉,汉界楚河灯下盟。

茶淡星稀难入寐,鸡鸣艾袅是晨清。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