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传统文化回归渐成潮流,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热潮正在席卷全球

2019-09-12 02:1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论语》的先贤之声以及铿锵有力的击缶而歌仿佛向世界传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信号。事实上,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外国人希望从中国文化中找寻中国崛起的奥秘,而中国人则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文化的价值。近年故宫、国博每每推出国宝大展,总能成为当年度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曾经庄严肃穆的宫殿变为潮流地标,中华至宝走出“深宫”与大众近在咫尺,传统文化的回归渐成潮流,更多人意识到,中国今天的路,甚至未来之路,或许正是脱胎于我们来时的方向。

▲观众在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欣赏名画《清明上河图》 图片TAKEFOTO

景象

故宫国宝展受热捧

2014年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实上,近年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中国文化自信的问题。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回归渐渐形成了社会共识。

“排队时间最长的一位观众等待了十三个半小时,最后一位观众离开故宫的时间是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半。”尽管已经过去了4年,但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仍然对2015年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记忆犹新。那次特展上,进入故宫的观众为了能更快地抵达展览现场,甚至出现了前所未见的“故宫跑”。2017年秋,“故宫跑”再现,这次是“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千里江山图》展出之后,它的作者,北宋少年画家王希孟在千年后意外成为专家学者与普通观众都争相讨论的“网红”。在章宏伟看来,“石渠宝笈”特展上观众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追捧以及“千里江山”特展时人们对于画家的广泛讨论,说明大众很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不过以前缺乏相应的途径和契机。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有能力进行文化消费。章宏伟将现在故宫门票的价格与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立之初时做了比较:那时故宫的门票是一块大洋一张,而当时北京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三至五块大洋。

2018年,故宫在每日限流8万人次的情况下,全年共接待了超过1700万人次参观,这其中既有初次来到北京、进入故宫的游客,也有多次前来的“老朋友”。能够吸引观众经常来到这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博物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观众的终身课堂,是章宏伟所认为的“博物馆的任务”,也是他理想中未来的常态。“这样才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之要求的践行。”

2015年至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五十余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展览十余次;中国国家博物馆近五年来举办展览160余场,其中近1/3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让文物、遗产活起来,需要文博工作者讲好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在做展览的时候做好功课,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要在负起引导观众责任的同时讲好历史真实。”章宏伟说,“这应该是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拿东西来说话。”2011年9月,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兰亭特展”面向公众开放,在公众对兰亭修禊已经较为熟悉的情况下,这一展览通过“谁的兰亭”、“唐太宗的兰亭”、“乾隆的兰亭”以及“兰亭的意义”等几个层面,层层递进,在讲述兰亭修禊故事的同时,引导观众进一步认识兰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与此类似的还有2017年9月的“赵孟頫书画特展”,展览在讲好赵孟頫人生故事的同时兼顾了学术意义,使得特展成为书法研究者、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也吸引了许多历史爱好者及普通观众关注传统文化。

章宏伟认为,只要在策展上用了心,挖掘出真正具有美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之文物背后的故事,展览的组织策划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做出来的展览,就是观众喜欢的,就是观众的喜好。”

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袁硕因别具一格的讲解风格成了著名“网红”,对于文史爱好者来说,他的网名“河森堡”大名鼎鼎。通常印象中,过去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都很程式化,甚至枯燥,但“80末”的河森堡很会讲故事,他新鲜的表达方式圈粉无数。近几年,传统文化越来越热,作为展览讲解员,河森堡是见证者:“国博在‘五一’‘十一’长假接待压力很大,主要原因是来京旅游人多,但如今,春节期间这种接待任务一样很重,现在大年初一到初三国博人都特别多。”把博物馆参观当成节假日的一种休闲方式,正是人们文化意识增强的缩影。

今年儿童节,很多小朋友走进了国博学习,将参观博物馆视作自己的儿童节礼物或者游乐方式,这让河森堡感触颇深——这与他曾经的儿童节记忆大相径庭:“我小时候,‘六一’最想要的礼物是吃一次肯德基,吃完了纸盒子还得留下来,向别人证明你没吹牛。”在国博已工作8年,河森堡说,观众审美能力变化显而易见,这几年询问文物价格的观众少了,来参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博物馆甚至成了谈恋爱的好去处,年轻情侣手拉手认真观展的身影成了博物馆的一道风景。

在民间,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蔚然成风,经典诵读在孩子中流行,各类书法班颇受欢迎。各大博物馆也注意到网络时代年轻人审美趣味的变化,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出了不少接地气的文创产品,故宫化妆品一上市就成了“网红”。热爱传统文化的小陈是天津的一名公务员,她的生活与爱好结合得很紧密。工作之余她常到北京看展览,买了不少文创产品,故宫买来的小屏风放在自己梳妆镜前,她很喜欢故宫的创意口红和眼影,眼影颜色很像古画上唐代仕女妆的颜色,这很符合她对中国古典美的想象。章宏伟认为,这些年的故宫热让故宫人充满自豪感,也自然而然越发热爱故宫。同理,人们对传统的精华与美好越了解就会越热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讲述者

王南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这些年传统文化回归有“井喷”之势,不仅故宫、国博的展览受热捧,大众对于传统的关注已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近年来许多几乎消失的民俗礼仪渐渐热了起来,关注节气的多了、贴春联的也多了。民间传承千百年的手工技艺也又受到了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甚至受到时尚界追捧。家长乐于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经典。一夜之间身边练书法的人多了起来,汉服、旗袍也流行起来。

传统文化回归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国家真正崛起,不仅要有经济、科技硬实力,也需要有文化软实力配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于我们而言,传统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需求。当下,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民众在丰衣足食之后的一种自然需要,现在它日益成为一种介乎艺术、民俗和信仰之间的精神寄托。

传统文化不仅提高了民众的审美能力,也提供了一种文化审美样式,具有超功利的价值。传统文化受追捧也让研究者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这对传统文化传承意义深远。但在对传统的认知与继承上,也应避免过分功利化和物质化,以及强加于古人的过度解读,对传统文化中落后因素的必要辨析也是必需的。

(原标题:传统文化回归渐成潮流)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袁新雨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