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回放历史上被科技之光照亮的时刻,重温举国振奋的瞬间

2019-09-19 05:31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从“东风一号”到“东方红一号”,从“神舟”到“天宫”,从月球到火星,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本报今日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人民》之科技篇,让我们一起回放历史上那些被科技之光照亮的时刻,重温那些举国振奋的瞬间。

刊名题字 柳林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人员

追溯过去7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仿佛是阅读一本讲述变与不变的故事书。

从无到有,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科技事业的境况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中国人民探索科学的决心,是中国人民改变生活的信心。

翻开故事书的第一页,那是1949年10月。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毛泽东将中国科学院印信颁给首任院长郭沫若。次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一边筹备新实验,一边收拾烂摊子,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就此揭开新篇章。

彼时中国人民追求科技的动力,是主动的选择,也是被动的举措。几十年山河破碎的屈辱史,让中国明白,落后就要挨打。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在会上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而努力奋斗。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想要不受欺负,光有飞机大炮还不够,要有原子弹、氢弹……同样是1956年,“两弹一星”构想被正式提出。构想的背后,是千万无名英雄的努力——刘章喜、徐虹、柳焕章、张淑娟……当几十年后,一个个陌生名字被公之于众,人们才得以传颂他们的故事。

如果说“两弹一星”代表着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萌动,那么科学精神真正的破土发芽、茁壮成长,还要等到1978年。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不会忘记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不会忘记邓小平在会上的讲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难怪人们说,科学的春天来了。

第一生产力的表述,将科学精神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中国人从不忘记对浩瀚星空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及至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人努力了整整十一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进入新千年,人们最大的感受,是科技的力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影响越来越直接了。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模式,乃至社会观念,都在以月、日的速度,进行更迭与替换。

以人为本,创新先行。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的孙强,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感受最为深刻。作为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的主要研究人员,他既是科学创新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随着科研团队的不断努力,他们的身份不断变化,从以前的跟随者、追赶者,开始成为并跑者,乃至引领者。

某种程度上,这正是中国在国际科学技术舞台上身份转变的缩影。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国的科技发展已走完别人用几百年走过的路。

站在历史的路口,未来的路如何走,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亦是中国应有之责任与担当。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吴楠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