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袁隆平霸气四连!网友致敬:努力,再努力,更努力,超努力

2019-10-10 18:38 编辑:TF010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前几天,#90后梗王袁隆平#的话题冲上热搜,他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为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他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他还是“90后”资深帅哥;毕生所求是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央视新闻发布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袁隆平说:“希望把广西水稻的产量,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

昨天上午,位于广西灌阳的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成立,2010年,灌阳县引进建立袁隆平院士高产攻关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单产连续9年创广西第一。

2019年,一季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1005.62公斤,已连续3年突破亩产1000公斤。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为袁隆平点赞:袁老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一线为了水稻产量增长而努力着,感恩!

也有网友表示:袁隆平爷爷真的是特别伟大!

 

 

延伸阅读

1973年,袁隆平宣布了一件大事,粮食问题从此不再是中国问题

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

这一成果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1960年7月,时任湖南黔阳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萌发了研究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念头。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杂交水稻研究由此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1970年秋,根据袁隆平“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设想,他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转育出来的三粒雄性不育种子被命名为“野败”,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林科学院和湖南省农科院主持,组织全国力量搞协作攻关。1973年,在突破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张先程等在东南亚品种中找到了一批优势强、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三系”终于配套成功了!

1974年,湖南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76年,全国示范推广面积扩大到208万多亩,全部增产20%以上。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推广,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可以豪迈地宣布: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 新华社 北京晚报

编辑:tf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