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北京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了70余座古墓

2019-10-23 14:03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天坛南门外不远,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了70余座古墓。今天(10月23日)上午,市文物局透露,初步判断这批墓葬为明清时期的普通墓葬。

记者上午在现场看到,考古发掘现场已经被围挡遮住,豁口处有保安24小时值守,防止有人闯入。不过,还是有好奇的市民不时停下脚步向内张望。围挡内,工地大部分被绿色苫布覆盖,只露出几处规整的探坑。

考古工作者正在紧张忙碌中,有些工作人员戴着草帽,坐在马扎上记录发掘细节,还有一些穿着蓝色背心的工作人员使用工具正在做清理工作。现场还安装了不少崭新的监控探头全程“盯防”。一位路过的市民说:“我家就住在附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考古发掘,感觉挺新鲜。”

市文物局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配合东城区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10标段建设,今年6月20日至8月29日,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研究所在改造工程占地范围内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这批古代墓葬。

10月9日起,市文物研究所依据《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开始对前期勘探发现的古墓葬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发掘古墓葬70余座,有少量文物出土,其中包括瓷罐、陶罐、铜簪和铜钱等。这批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不多。

根据出土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及以往周边地区发现的古代墓葬,文物部门初步判断,这批墓葬为明清时期普通墓葬。

专家介绍,清末民初的说法是“北贱南贫”。当时,官员和富人多住在天坛以北的地区,天坛以南则是平民百姓和民间艺人的居住地。此次考古发掘的区域又处于外城,应该是典型的普通人生活区。北京历史悠久,有800多年的建都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4000多年的文明史,因此地下埋藏丰富、分布广泛,一部分工程在前期考古勘探时遇到古代墓葬很正常。

这里是否还会有早于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工作人员介绍,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截至目前虽然没有亮眼的“金银财宝”出土,但考古工作的价值依然存在。因为考古不是盗墓或者鉴宝,它是利用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遗存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这也是为何文物部门强调要在工程开始前先进行考古勘探的原因。

目前,本市已经公布了68个地下文物埋藏区。埋藏区内,不得擅自动土。《文物法》也明确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刘冕

摄影:邓伟

监制:丁肇文、王祎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