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用扑克牌学文化历史,学木艺当“小鲁班”,学校特色益智课百花齐放

2019-11-04 14:0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用废纸板放飞想象力,在扑克牌里学习传统文化,操起墨斗、电钻当起“小木匠”……如今的中小学课堂上,早已不再是语文、数学一统天下的单调局面,而是各个学科合奏共鸣、百花齐放——各种独具特色的课程既益智又好玩儿,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土壤。

刘大伟与孩子们在纸板上创作

    废纸板变身创意艺术品

    受益:学会发现美和创造美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雄安校区里,有一间特殊的专业教室:教室的一面墙上装饰着满满的脸谱面具,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怒目圆睁……样式千差万别却都充满童趣;相邻的墙上则是各种人物剪影、风景贴画——这些艺术大作都是学校美术老师刘大伟带领学生用废旧的纸盒子创作而来;这间“废纸板创意实验室”让刘大伟在人大附小本部的教学探索,在新区长出了新的枝丫。

说起变废为宝的初衷,那要追溯到大概十年前。那会儿在房山一所学校担任美术老师的刘大伟,同时负责一部分电教工作。当时,学校为老师们配备了一批新的电脑,面对电脑安装后散落在办公室的100多个大纸箱,职业敏感性让刘大伟产生了新的创意:表面平滑、有底色、有厚度的纸板能不能成为孩子们的作画原料呢?

于是,他动手将一百多个包装箱子拆裁成了一千多块纸板。“十一”值班期间,刚好有同事带着孩子来学校玩儿。刘大伟就让他先试试;没想到小伙子居然用纸板创作了一幅不错的脸谱作品:作品利用纸板土黄色的底色,突出了黑色的线条,色彩反差给脸谱带来了独特效果。“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假期结束之后,刘大伟将纸板发放给学生,开始了纸板教学的探索。“别看只是简单的纸板,其实里面门道特别多。”最开始,刘大伟只是让学生在纸板上绘画,实现了废品的再利用。但是他慢慢发现,与纸面作画相比,纸板作画其实有很大的特殊性:纸板有厚度,而且结构上也更有层次感。比如一块常见的纸板,最上面一层是面纸,中间夹着芯纸,面纸与芯纸的颜色不同,层层叠叠的结构还会打造出自然的蜂窝状或瓦楞状。据此,刘大伟发展出新的“撕画”形式,启发孩子们用“撕”的方式进行创作。“这其实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撕了一条小鱼,就要给小鱼画上流水;撕出一个“跳舞的女孩”,可以再给女孩配上美丽的舞裙,一幅作品便有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刘大伟的启发下,纸板外侧的装饰图案在孩子的手下,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邮戳变成了眼睛,纸板上的字样成为了各种装饰品……

    千块废纸板拼成刻画作品

    受益:创作实践中收获成长

来到人大附小之后,学校倡导的“变废为美”的理念更是给了他极大的归属感。“学校每个月都有废纸箱、旧书的回收活动,校长也鼓励老师带领同学们动手创造。所以我有时候也会去挑一些好看的盒子,给自己上课提供素材。”于是,在刘大伟的美术课上,孩子们可以画,可以撕,可以贴,也可以拼,边玩边学,创作成了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课,孩子们都养成了“收破烂”的习惯,以往被忽视的纸箱子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贝。“我尽我的所能在课堂上影响孩子们,而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环保不再只是嘴上的一句空话。”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刘大伟以《废纸板上的童趣》和《废纸板创意实验室》两本书对“化废为美”的教学探索做了总结。今年2月,他又毛遂自荐,带着这一理念来到雄安,成为人大附小派往雄安校区的第一批常驻老师。这次,在废纸板的应用上,他瞄向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上个学期,他还别出心裁地以《弟子规》为题材,带领孩子们用1085块边长为25厘米的废纸板拼贴成巨幅的《弟子规》刻画作品,“这并不是简单的刻字,从裁剪纸板到拓印画稿、从标号到刻纸、从揭撕面纸到排列校对、从拼贴到诵读,孩子们在一步步实践与创作中成长和收获。”

    用扑克牌学习文化历史

    受益:打通学科融会贯通

在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三副特殊的扑克牌——以胡同篇、人物篇、建筑篇为主题的三副精美纸牌,融合了南锣鼓巷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过往,已经成为学校不少课上的学习工具和资源。

原来,在过去几年中,学校一直在花费很大精力来整理近四百年的校史,在此过程中,学校的李东林老师随手记下了搜集到的有趣故事,一共五十多个。看到数量与扑克牌接近,他便灵机一动,萌生了扑克牌的创意。而学校又地处南锣鼓巷附近,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名人故居、历史遗迹、胡同街巷,处处即景。如何利用好家门口的这些文化资源,也是近几年学校思考的一大课题。于是,利用扑克牌学习传统文化的想法便应运而生。

如今,这些扑克牌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副校长杨毅介绍,各个学科都在自己的课程体系中与扑克牌上的知识进行了融合,使扑克牌这一学习资源的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比如,语文学科在学习到詹天佑的相关课文时,老师会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篇扑克牌中的线索,对历史人物进行史料的收集,了解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科学课老师则给学生带去人字形铁路设计的相关启发;建筑主题扑克的相关内容则为数学学科提供了关于“位置与方向”内容的学习素材……

副校长杨毅介绍,除了已经完成的胡同、人物、建筑之外,学校会继续挖掘身边的文化资源,比如门墩等,使孩子们的学习素材进一步得以丰富。

    学习木艺争当“小鲁班”

    受益:锻炼思维学会专注

周三下午3时30分,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玉泉小学的自主选修课《木艺坊》迎来了学生。与其他课堂略有不同的是,进入教室后,孩子们都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工位,埋头苦干起来——在他们的手上,宝剑、坦克、跷跷板……在各种工具的打磨下已初见雏形。“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就是在旁边搭把手,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帮个忙。”你可能想不到,授课老师王树新居然是一名如假包换的体育老师。

木艺课成果

王树新说,他从小就喜欢木工活儿,还曾经特意拜师学习过小提琴制作;即使参加工作后,他也一直没放下自己的这一兴趣。后来,学校开设了适性课程,力求为每个孩子个性发展提供平台。领导提议,“干脆你来开个木工坊吧。”这一提议正合王树新的心意,他立马爽快答应。

2014年,木工坊开张。“第一年就稍微买了点儿木材,学校有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王树新回忆,当时的工具还都比较简单,只有小锯、墨斗、手摇电钻等最基本的工具。即使这样,这门课程还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新奇:别说叫得出名字了,好多工具孩子们连见都没有见过。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一度只招收不到二十人的课堂收到了四五百人的报名申请。

“需要什么您就说,我们大力支持。”领导的话给王树新吃了颗定心丸。几年过去,如今的课堂上,场景已大不相同:刨子、电钻、车床、电锯……各种工具一应俱全。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安全,学校也做足了功夫。“比如添置的台钳是起固定作用的,操作时肯定比用手固定更加安全。”王树新介绍。

王树新告诉记者,自己开的这门选修课一般需要多个学期的持续学习和训练:最开始,孩子们先在课堂上认识工具、学习使用工具,“什么时候能按要求把小木条锯下来,而且能锯直了,第一关就算过了。”之后,王树新会带领孩子们从制作一张小单人床开始,了解一件作品从轮廓到成型的全过程,学习如何测量、如何等比例缩小、如何组装等。为了全面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对精准度的把握等,王树新在课上还设计了风车、投石车等作品的制作。

做木工活儿,考验最多的是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立体思维能力,“比如说,你想要做什么,你在脑子里首先得有轮廓,脑子空空做不出东西,这是最需要我们老师来进行个性化引导的。”因此,在下一个阶段,王树新明确“孩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的角色也从一个“指导者”转变为一个“帮助者”,只有在孩子们求助的时候他才现身点拨一二,提供技术支持。

“孩子们上木工课,并不是意味着他们长大就要当木工。”王树新表示,对于孩子们来说,在这节课上,除了抽象思维、立体思维得到锻炼之外,专注力也是收获之一。“干这活儿,你的心得沉下来;遇到了困难,你得琢磨怎么解决困难。所有这些都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锻炼。”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