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健康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武器” 已在中国上市

2019-11-05 22:34 编辑:TF003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可导致多器官、组织损伤,增高患者的死亡风险。日前,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全球首个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制剂贝利尤单抗在中国上市。

GSK新兴市场高级副总裁Fabio Landazabal表示:“作为专为治疗SLE设计和研发的药物,贝利尤单抗有助于减少长期的器官损害、延缓疾病进展,希望未来有更多的SLE患者受益于GSK创新药物的治疗,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红斑狼疮发病率逐年上升 应尽快提升药物可及性

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疾病,且其发病人群多为女性,年龄在15-45岁不等。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说,与欧美人群相比,中国人群的SLE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为严重,“SLE虽然是慢性病,但是在疾病早期即可导致广泛的器官损害。”

为了有效减少SLE的严重危害,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在SLE治疗推荐意见中指出,SLE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疾病症状或维持低疾病活动,减少疾病复发,同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减轻组织器官的累积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我国目前的治疗药物在达标过程中仍有一定的挑战。

Fabio Landazabal表示,目前中国有逾百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且数量仍在不断上升,这些患者存在众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迫切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创新药物进行治疗。Fabio Landazabal介绍,贝利尤单抗在上市时对定价也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在中国,红斑狼疮患者发病时间较早,且女性患者居多,GSK从提升药物可及性方面考虑,希望该药品能够快速准入到市场,帮助患者尽快过上正常的生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为实现上述目标,GSK联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于今年九月共同发起了“蓓丽新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公益援助项目,为符合援助条件的SLE患者提供规范治疗所需的创新药品。项目首期计划覆盖全国20家城市100家医院,希望帮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获得治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压力,实现长期规范治疗。

加速创新药引入中国 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如优先审评、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优化进口创新药审评程序等,使得在中国上市的创新药物数量持续攀升,也吸引了全球各大药企不断加大在华研发创新投入。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GSK始终在引进和生产创新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Fabio Landazabal表示,作为药企方有责任向患者提供疗效更佳的创新药,以贝利尤单抗为例,GSK在生产和引进药物时首先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把患者放在首位,提升药品的可支付性;与此同时,还要细化产品的生产工艺,使得药品具有成本效益,通过设立高标准等方式,提升药品质量。“未来GSK将继续响应中国政府对于创新药的要求,将更多创新药物引入中国市场,让患者及时得到治疗,有更多的生存获益。”Fabio Landazabal说。

GSK中国研发和医学事务部负责人、副总裁贺李镜表示,未来GSK还将在中国对很多新的药物靶点与国外实行同步研发,积极在免疫治疗、肿瘤治疗等方面寻求更多投资机会,积极在中国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给患者带来福音。

此外,近年来,GSK积极助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致力于将更多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更多基层患者。Fabio Landazabal表示,通过将医疗资源覆盖至基层市场和基层医院,能够让基层医院对患者进行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疾病进展为晚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延伸阅读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深在性红斑狼疮(LEP)、新生儿红斑狼疮(NLE)、药物性红斑狼疮(DIL)等亚型。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0.4%~0.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通患SLE的比率可高达70%(24%~69%),而异卵双生子该比率为2%~9%;目前发现与SLE有关的基因位点有50余个,多为HLAⅡ、Ⅲ类基因,如HLAⅡ类D区的DR2、DR3、DQA1、DQB1和HLAⅢ类基因中C4AQ。

2.性激素

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但证据尚显不足。

3.环境因素及其他

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LE,可能与其损害角质形成细胞,是DNA发生改变或“隐蔽抗原”释放或新抗原表达致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相关。药物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甲基多巴、异烟肼、青霉素等均可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某些感染(如链球菌、EB病毒等)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新华网 百度百科

流程编辑 TF003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