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调查

门头沟桥东社区有个“银发缝纫组” 三年为老街坊们省下5万块

2019-12-09 13:29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对于90后、00后来说,缝纫机只是存在于爸妈口中、小学课本上的老物件。别说操作,就是实物也很少见。可是,在门头沟区城子街道桥东社区,有一群老人却天天踏着缝纫机,抽空就给街坊们缝被单、签裤边、做衣服……一干就是三年多。久而久之,大伙送了她们一个响亮的名字“银发缝纫组”。

别看这11位阿姨平均年龄超过65岁,干起活来不输年轻人。三年来,义务为社区居民缝补、制作衣服4000余件,节省费用达5万元。身为组长的老党员吕世兰说,只要身体允许,她将带领姐妹们把“银发缝纫组”坚持下去,使其成为门头沟的一张“名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每周三是“法定”工作日

在家“猫着”是很多老年人入冬后的选择,可每周三不到9点,城子街道办事处门外就会排起十几人的队伍。有的手里拎着袋子,有的怀里抱着枕头,还有拿着三四条牛仔裤来的。

“每周三都是缝纫组集中服务的日子,所以我们大伙才早早来排队,都三年多了。”社区居民张文华从口袋里掏出两块布料告诉记者,她今天就是来找缝纫组做抱枕套的。

一楼活动室就是缝纫组的“作坊”,门口摆着一张桌子,两位组员正在记录“顾客”们的需求,以便接单准确无误。

“您这两块布要做几个抱枕套?什么尺寸?我看大的能做俩,小的能做四个。”兼顾前台和操作间的吕世兰接过布料,平铺在一张大桌上,拿出皮尺进行测量。只见她在量好的地方画上标记,让身边的左代弟按住布料一头,抄起剪子就开始“下刀”。

“吕姐,您干起活来真利索,您看能做几个就是几个,家里都喜欢咱们缝纫组做的东西,比外面买的还好看。”张文华说。

就在张文华和吕世兰聊天这会儿工夫,操作间里的缝纫机、电动缝纫机和签边机传来“嗒嗒嗒”的声音,一条条裤子被不断输送到组员们手中,伴随着脚踏板和机器的“和弦”。它们从组员手中一过,毛茬儿不见了,豁口也消失了。

这11位阿姨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5岁了,大多数都是一头银发。为什么要成立缝纫组呢?原来,这都源于三年前社区居民议事会上的一句话。吕世兰说,当时社区计划成立几支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作用。

“咱是党员,得带头响应,我平时又喜欢缝纫,认识好几位志同道合的姐妹,没多想就应了这个差事。”吕世兰领了任务后,赶紧到几位老姐妹家上门求贤,没过三天就拉起了队伍,还专门邀请曾经在鞋厂工作、善于使用电动缝纫机和签边机的周丽萍入队。

三年来,每个周三都成了“银发缝纫组”的“法定”工作日,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吕世兰和姐妹们坚持不迟到、不早退。

为社区姐妹“私人订制”旗袍

缝纫组里近一半组员都是党员,除了每周三到社区“接单”外,如何能够更好地为社区百姓服务成了吕世兰经常琢磨的问题。一次,在和孩子们聊天过程中,得知“私人订制”特别流行。于是,她就召集组员们开了个碰头会。

缝纫组采用流水作业,小活立等可取

“很多买的衣服都是样子货,老年人得穿个结实美观,咱们能不能根据大伙的需求,开展定制服装的活动呢?”一听组长的建议,平时只“缝缝补补”的阿姨们打开了话匣子。

“我学过设计,一般的服装都能做。”“我学过裁剪。”“我会打传统盘扣,可以做装饰。”三言两语,隐藏在缝纫组里的“大师们”纷纷“暴露”。

万事开头难,能不能把定制服装的“业务”推广开来,组员们心中没底。而吕世兰则悄然展开了目标锁定工作,她要给缝纫组的新创意博个碰头好。

去年的一次社区歌咏比赛上,吕世兰发现乐队指挥张文华情绪不高。作为缝纫组的常客,张文华向吕组长吐起“苦水”。

“我特别想穿一件老年旗袍指挥,颜色别太艳,有点传统文化符号,可是商店里定做太贵,网上买的质量没保障。”张文华的话正中吕世兰下怀,她顺嘴搭音:“咱们缝纫组就能做,您要信得过我们就试试,人工免费,就收原材料费,比商店便宜多了。”

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吕世兰坐车跑到石景山挑选布料,相中了一块紫色平绒布头,只花了30元就拿下了。回到社区后,组员们就在操作间忙活起来了。经过一番丈量和裁剪后,旗袍雏形依稀可见。可是吕世兰翻来覆去地端详,“怎么就不美呢?”

看来看去,身边的石增兰冒出一句:“旗袍上应该有几朵花,领口有个盘扣就漂亮了。”“对!”大伙异口同声。

如今,每次登台指挥,张文华都会稍微侧身,让旗袍上两朵藕荷色牡丹花图案和领口的盘扣充分展示出来:“这就是吕姐给我选的,为了把它们缝出层次和感觉,姐妹们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月。”

穿上“银发缝纫组”定制的旗袍,张文华每次都能成为舞台上的焦点。得到它,张阿姨只花了30元:“真的特别不好意思,可是吕姐她们说什么只收布料的成本费,真是一心一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啥也不图。”张文华说。

上门为高龄老人送服务

当志愿成为习惯,赞誉和感谢纷至沓来。“银发缝纫组”的阿姨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除了每周三按时“上班”和定制服装不定期“加班”外,她们仍然在思考,如何服务社区更多老人。

“我今年75了,还小呢,社区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吕世兰说,一次和社区领导聊天时,她了解到一位叫张果梅的八旬老人衣服很难及时更换,破了旧了也只能将就穿。为什么不到缝纫组去呢?原来是因为腿脚不便。

“咱们不能只在居委会的活动室里等着群众上门,还得向前一步,走到那些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身边去。”吕世兰的建议立刻得到组员们的响应,她们随即细分小组,拿着从社区要来的资料一户一户地对照,敲开了二十多户高龄、孤寡老人的门。

去年年底,“银发缝纫组”还发起了给社区80岁以上老人赶制马甲的活动,在社工们的帮助下,今年元旦,80多件崭新厚实的马甲按时送到了高龄老人手中,不少人在接过马甲的一刻流下激动的泪水。

“这是缝纫组对社区的承诺,也是我们几位普通党员对于街坊们的承诺,一定不能食言。”谈起三年来缝纫组的点点滴滴,吕世兰习惯性的朗声大笑,把功劳都归于社区的支持和组员们的热情。

未来该如何做,11位阿姨坦言只要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看着阿姨们头上的银发越来越多,社区领导建议吕世兰考虑一下招新的事。对此,吕组长持开放态度:“只要有人报名,我们就先按照预备组员培养,正式组员退下一个就顶上一个,保持缝纫组始终活力满满。”虽然已经布满银发,吕世兰觉得缝纫组正年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骜 摄影王海欣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