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切莫大喜大悲!阿姨半夜胸痛难忍,医生检查发现竟是“心碎”了

2019-12-11 15:06 编辑:TF021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12月10日报道:当我们遇到极度伤心痛苦的事情,常常会用“心都碎了”来形容。你或许以为“心碎”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可是在医学上,还真有一种情绪刺激引起的急病——“心碎综合征”。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近日,61岁的上海市民林阿姨(化名)在半夜睡眠时突然感觉到胸口、背脊疼痛难忍,她连忙拨打120,后被紧急送往上海德济医院。医院心内科学术主任张阳迅速为林阿姨打开胸痛绿色通道,可当他为其进行检查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患者冠状动脉三支血管流速极其缓慢,验血、心电图结果也都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心梗。但奇怪的是,造影下患者的三支冠脉血管全部光滑——如果是心梗,‘梗’在哪儿呢?”

带着这个疑问,张阳再一次仔细询问了林阿姨的病史和近期生活经历,终于找出了其中原委。原来,2天前林阿姨的爱人在下班途中突遭车祸,头部受到重创,住进了神经外科。从车祸发生至今,林阿姨一直悬着一颗心,日夜感到紧张焦虑。张阳判断,正是这一突发事件让林阿姨受到了极大的情绪刺激,引发了应激性心肌病——也就是俗称的“心碎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不是真的心碎了,而是一种由强烈的情绪刺激诱发的心脏病变。”张阳解释,“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3%-5%的患者会发生严重的心衰甚至猝死,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

心碎综合症,是指人在受到多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后,显示出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最新研究表明,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会大大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失恋让人心碎”、“如何缝补那颗破碎的心”,如此歌词,现在有了生物学的验证,科学发现,人,特别是女人,在受到情感重创时(如失恋、离婚、失去至亲),心脏可能变形,甚至破碎。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心碎”产生胸痛、憋气、神经质 ,“心碎”是对悲伤者的一种最古老的隐喻。在叙述失去亲人或者失恋的感觉时,人们常用“心都碎了”来形容。如今,“心碎”不再是诗人和哲学家经常用的词汇,而是成为了一种病症的学名。

张阳分析,林阿姨很可能是应激状态下心脏冠脉微循环出现障碍,微循环小血管的直径小于0.5mm,而冠脉造影只能发现1.5mm以上的血管病变,所以无法在影像上显示。微循环血管细小,无法通过球囊等常规介入方法进行治疗。最后,作为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委员会委员,张阳为林阿姨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方案。一周后,林阿姨的症状完全缓解,康复出院。

据了解,“心碎综合征”常发生于突遭情绪打击而出现应激状态的绝经后的妇女,女性平均发病率是男性的7.5倍。过度伤心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应激性心肌病;同样,极度开心激动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也可能诱发疾病。

张阳提醒:切莫大喜大悲,不然“心碎了”,麻烦就大了。

 

 

延伸阅读:

有太多的负面情绪怎么办?

1、找出其源头

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都会有原因,负面情绪也是如此。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出现了负面情绪,是因为衣服问题还是睡眠不足,还是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要及时找出导致负面情绪的源头,控制好情绪,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2、换个环境

若是负面的情绪一直摆脱不了的话,不妨尝试着换一换环境。比如在公司里心烦的话,可以请假去外出旅游,多拥抱大自然来吸收空气里面的负离子,让大脑和身心得到充足和氧气和血液。如果工作不允许的话,每天饭后可以散步1个小时来调节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要调整好自己的思维方式

大部分的负面情绪和自己思维方式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期待的事情能够做好,但是难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出现矛盾。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只要运用在生活中多进行练习即可,努力的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就能够让自己充满自信心。

4、多和朋友进行倾诉

不妨找亲人或者可靠的朋友来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要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这样能够带来积极的力量。平时应该多听听音乐或者书籍、培养兴趣爱好来丰富精神世界,让思绪得到放松。

5、保持运动,深呼吸或者冥想

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天抽出30分钟冥想或者深呼吸都能够释放压力,及时消除负面的情绪。通过运动能够让紧张的情绪得到释放,发泄出负面情绪。冥想能够让人们变得更加平静。深呼吸的时候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消除了紧张感。

温馨提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积极的面对一切,宽广的心怀来接纳一切,多和积极乐观的人去做朋友。找到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或者东西之后,应该学会克服。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东方网 百科 家庭医生在线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