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聆听

房山黄元井村人居环境从“垫底儿”跃居全区第一,是如何“逆袭”的?

2019-12-18 13:53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位于房山区长沟镇的黄元井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居环境脏乱,乱堆乱放严重,生活污水随意倾倒。为此,村民们没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在今年5月的检查中,黄元井村人居环境状况更是全区“垫底儿”,问题点位多达200余处。然而,短短几个月后,黄元井村在市级验收中“逆袭”得了满分。如此大的反差背后,这个村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方便村民出行、减少泥沙侵道,黄元井村对支路进行修砌护坡。

动真格

乱堆乱放全都清理了

走进黄元井村,整洁的村落、干净的街道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黄元井村有410多户村民,村域面积广。“因为邻山,以前村民们靠采石解决就业问题,现在严令禁止私挖开采,石头、砖块等物料就被一些村民随意堆放在道路旁。”村支部书记沈建松说。

村南一块被称为“铁道”的地方,就是曾经乱堆乱放严重的点位。该处原本是京原线的规划线路,后来铁道改线后,慢慢荒废了,不少村民就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到路面。此次黄元井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先面临的棘手问题,就是整治这些乱堆乱放。虽然村干部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且挨家挨户给村民们做工作,但依然有村民不配合。“有人说,如果把他堆放的砖块清理了,这块地方就会让别人给占了。还有一位老人说,谁敢动她的菜园子,她就跟谁没完……”

村委会北侧的云房路两侧曾经也是乱堆乱放的问题点位,除了砖块、瓦石,也有村民在此建起小菜园,还有一户村民甚至在路边建了一座长约10米、高约4米的影壁墙。云房路向北可通往京昆高速,菜园子、影壁墙无疑严重影响了交通。

“其实村民是支持我们整治村里环境的,不过大都抱着一种观望心理。整治工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一碗水端平了。”沈建松说。经过耐心劝说,几户村民打消了疑虑,乱堆乱放的物料、建起的菜园子以及影壁墙,最后全部得到了清理及拆除。如今,路面宽敞了,云房路旁的腾退地面进行了硬化,“铁道”旁腾退的地面还种上了月季花,变得漂亮多了。

办实事

污水直排问题解决了

由于黄元井村地处山区,地下不深处就是岩石层,村民们的生活污水排放存在一定困难。村子中部的三条道路交会处,长期存在生活污水直排路面的情况,冬天结冰,夏天脏臭,影响村民生活和出行。

村民马女士多次就此事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其实,就污水乱排的问题,村委会以前没少给村民们做工作,但是仍屡禁不绝。到了冬季道路结冰,村委会还要专门采购融雪剂用以处理冰面。但是,光靠入户提醒,不是治本的办法。

为了彻底解决排水问题,村委会给三条道路全部铺设了400多米长的排水管,把各家的排水管都引到主管道里。除此之外,黄元井村主路两侧的排洪沟由于常年露天,树叶、泥土以及各种垃圾都淤积在了一起,经常造成堵塞,每次清理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村委会又出资在排洪沟上加了盖板,还在村里的自然排洪沟处增设围挡和防护网。

“现在房前屋后干净多了,道路变得整洁了,我们出行也方便了,没想到,村容村貌能有这么大改观!”一位村民兴奋地说。

邻里睦

十几年的两家矛盾化解了

正在黄元井村如火如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时候,村民王先生主动找到村委会:“是不是村里每条道路都要治理,我家门前排水的问题存在10多年了,这次能不能也帮我解决了?”

原来,王先生和另一户村民的住宅为前后院,十几年前,该户村民翻建住房,还在住宅的东侧修了一条便道。而王先生的院内路面与东侧院外道路有近1米的落差,遇到天降大雨就会形成倒灌,导致大面积积水,影响出行的同时,还冲刷浸泡着另一户村民的房后地基,对房屋造成安全隐患。“积水最深时能没过膝盖,大家出行都特别不方便。”一位村民向记者比划着解释。

因为门前的排水问题,两家住户多次发生纠纷,村委会、村建科、司法所、公安局、法院等多个部门都参与调解过此事,村委会多次提出过解决方案,但当事人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十几年的矛盾一直悬而未决。趁着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王先生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主动表态愿意配合。

听了王先生的表态,村干部立即找到另一户当事村民,想要借此机会一并解决两家矛盾,这样不仅能够改善邻里关系,也对环境整治有利。经过悉心调解,当事双方均表示全力配合村委会工作。

最终,村委会将王先生家门口的低洼地方垫起,并且顺路挖沟,铺设了一条约100米长的管道,和主路的排水管连接了起来。“这个工程做好之后,正赶上雨季,他们两家再也没因为排水问题找过我们。没想到,通过这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把村民之间多年存在的矛盾给化解了。”沈建松颇感欣慰。

声音

“既要动真格 也要人性化”

据统计,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黄元井村共出动人员4000余次、车辆800余车次,修建排水管道400余米,新装安全护网1000余米,新修护坡护墙1500余米,拆除私搭乱建4000余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

“我们这次人居环境整治也是基于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比如,有些村民种了一些低矮的作物,也能起到一定的绿化作用。只要不妨碍公共出行,也不一定非要拆掉,这样更人性化。”沈建松介绍,目前村里设了几处建筑垃圾的集中堆放点,防止村民乱堆乱放,腾退出来的地方也将继续进行绿化。

对于即将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沈建松说,黄元井村正在积极探索。“我们村的垃圾桶现在设置比较合理,划好了相应的点位,村民们都知道应该倒在哪里。我们想将来能不能制定奖励机制,让每户村民直接参与进来,实施门前三包,这也是调动村民积极性的一种方法。”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延安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