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中国70%智能手机用到北斗系统,为何感受不到?官方解答

2019-12-28 10:55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手机提示GPS信号弱,我怎么判断手机真正使用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呢?昨天上午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2019年12月19日,我国“一箭双星”再发两颗“北斗星” ,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新华社发

这也是很多网友想问的问题:

都说北斗导航系统特别牛

为啥我的手机没用上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这样回答:

实际上,所有的智能手机里面都会用到卫星导航,这个卫星导航是以芯片的模式体现在手机的硬件里面,再加上手机导航软件才给我们提供导航服务,这个手机终端用没用到北斗系统,是体现在芯片里面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现在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用到了北斗。 但是大家也会遇到导航信号弱时,手机显示GPS信号弱,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小小的误解。因为刚开始我们用卫星导航的时候,全世界当时用的最多的就是美国的GPS系统,GPS其实是美国导航系统的一个英文缩写,日久习惯了大家一说卫星导航就容易想到GPS。我们的手机厂商、地图软件的制造商也往往用GPS来代替所有卫星导航系统。

其实走到今天,卫星导航已经是多系统兼容共用,包括GPS、GlONASS、Galileo,当然更包括北斗。我在这里呼吁有关手机厂商、地图软件制造商,能够根据我们卫星导航的情况做适应性调整。比如,我建议把“GPS信号”改成“卫星导航信号”。当然我们也正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跟有关厂家进行对接,借此机会也希望媒体朋友多加宣传,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北斗、了解北斗。

简单概括

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用到了北斗

GPS≠北斗

区别于其他导航系统

北斗在创新应用方面

有六大特点

星基增强服务方面,相关技术内容已经写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将为民航、海事、铁路等行业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服务。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方面,将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满足国土测绘、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等领域用户高精度服务需求。 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将继承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能力,用户可以无感知地实现过渡,同时将扩大用户容量、实现终端小型化和低功耗。已启动建设北斗短报文应用服务平台,后续将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为大众用户提供更便捷服务。比如说区域短报文服务一次可以发布1000个汉字,很多同事、朋友都说,不应该叫短报文,应该叫长报文服务,同时我们把体积重量功耗大大降低,今后可以进入到手机等智能终端里来,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服务。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已经发射搭载全球短报文载荷的1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具备提供全球试用服务能力。 地基增强服务方面,结合交通、测绘、地震、气象、国土等行业监测站网资源,已建成2000多个基准站,形成全国高精度一张网,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等增强定位精度服务。已经在国土测绘、形变监测、精准农业、车道级导航等应用领域开始规模化应用。大家想想,厘米级和毫米级的高精度服务,会带来定位应用方面多大的变化,比如说车道级导航,甚至楼房的形变监测等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应用。这项应用已经提供完全服务能力,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呢?全球用户超过4亿,日提供服务超过10亿次。 国际搜救服务方面,由6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上搭载中轨搜救载荷,卫星入网后,将与其他全球中轨搜救系统一起,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服务。一旦遇险,受困人员可以通过北斗系统返向链路获得救援确认信息,增强生还信念,从而极大提升搜救成功率和效率。

以国际搜救服务为例

以往的导航系统

只是求救者给卫星发信号

北斗的特色优势

就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让求救者也知道

自己正在被营救过程中

这样求救者心里就会踏实了

十分有助于提高搜救的成功率

北斗信号远在天边几万公里

但是北斗应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昨天下午交通运输部的新闻发布会也提到

交通运输系统是北斗应用最大的用户

也是用户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

明年

道路客运车辆

城市里的配送车辆、公交车

长江干线的船舶

以及飞机、火车

全面推广使用北斗卫星的应用

今年是5G的商用元年

北斗系统和5G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

北斗和5G的融合

将会带来新业态、新模式

将会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

智慧家庭、智慧农业等

未来的新技术方面

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世界5G大会展览现场。新华社发

我们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

自主创新、自主设计

自主建造、自主可控

是响当当的中国创造产品

根据计划

就在明年6月

我国将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

从中国的北斗

到世界的北斗

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萌

参考资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