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杨滨质检

“人造肉”、辣条、自加热食品......专家详解食品安全年度“热词”

2020-01-06 13:21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近日在京召开,这也是该学会连续9年邀请权威专家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人造肉”、辣条、自加热食品、益生菌……这些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品究竟安全不安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多位权威专家分别对2019年食品行业年度“热词”进行了科学解读,表达了学术界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孙宝国

 

网红食品成食品安全高发地带

“食品安全隐患仍需关注,风险依然存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现阶段食品安全面临4大问题:一是食品安全的三大顽疾——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超标,依旧存在。根据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公布的抽检数据,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农兽药残留超标,仍占不合格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科技创新带给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挑战,需逐一破解。如近年来科技界和工业界关注的未来食品及“人造肉”;再如自热食品、功能食品等,产品创新必然带来对现有管理与标准的突破。三是食品真实性问题凸显,掺假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在近5年抽检中涉及掺假的食品中,农产品、酒类、餐饮食品成为三大重点领域。四是网红食品安全隐患多,为食品安全的高发地带。急速发展的诸多网红食品“有品牌、无工厂”或以“贴牌生产”的加工方式赚快钱,对产业链安全建设呈空心化、断条状,这种“快”与“空”并存的矛盾,使之成为食品安全与食品欺诈的“高发地带”,尤应成为监管部门和舆情关注的重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

如今,网络上不少食品打着“网红”旗号卖得风生水起,但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往往忽略了食品本身的品质,包括食品的原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等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解读指出,网红食品备受热捧的背后,存在管理困难,安全、标准、质量等问题仍是其监管重点,企业亦应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产业链安全的建设。政府应完善监管机制,明确网售食品等非传统食品经营行为的各方责任和监管方式; 应重拳打击违法行为,严格查处“刷单”“假评论”等行为;网络平台还要严把商家准入门槛,应承担起筛选与监理的责任,严防假冒伪劣食品借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人造肉、辣条入热词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表示,“人造肉”是非自然生产、有类似肉品口感食品的代名词,通常分为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育肉两大类。细胞培育肉是与真肉最接近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人造肉”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其尚存的科学技术问题。不断完善标准法规,促进“人造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积极开展公众科普,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理性消费“人造肉”。

另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认为,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行业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予以适当扶持和引导。此前曝光的少数不法商人无视生产规范与标准规定,既无安全卫生的生产管理,还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理应处罚、取缔,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行业。

目前“辣条”产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遵循“工艺上必须且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则。行业还制定了“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目标:在目前的基础上降盐30%,降油20%,降糖40%。

自加热食品存安全风险

在我国,自加热食品始于军需,自加热技术进入民用以后,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加热系列产品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在更多消费场景下对热食的迫切需求。但目前自加热技术仍有待提升,急需加大对自加热包安全性的研究和建立严谨的标准确保自加热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解读说,自加热食品安全性总体可控,但“自加热包”的安全风险应予以充分关注,以防止偶发的“自加热食品破裂”或“自加热食品温度不稳定”等现象。如果在密闭环境下,众人同时食用大量自加热食品,或者自加热食品包装盒上面的通气孔被堵塞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食用自加热食品前,要观察包装盒体是否有裂缝或挤压破损等现象,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操作,不要将正在加热的食品包装直接放置在不耐高温的承载材料上,以避免发生风险。

路福平透露,目前专家正探讨建立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统一的标准,如针对包含的化学成分和比例、加热强度、产氢量等指标进行规范。

特医食品市场亟待规范

特医食品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经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有严格分类,目前分为0月龄到12月龄和1岁以上的人群两大类食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任发政

“特医食品具有特殊性,并非适合所有人,应当加强特医食品科普宣传,并且要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解读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一些特殊症状病人的营养摄入问题。特医食品的概念近几年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未来特医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市场有待规范发展,需要正本清源,避免鱼目混珠。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特医食品具有特殊性,并非适用于任何人,且不同特殊人群所需不同,应加强特医食品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了解其特殊性,并遵医嘱食用。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