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腊月又逢剃头师傅最忙时节,“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什么场面?

2020-01-10 10:28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中国古代是没有剃头这一行业的。据说孔子在教导学生曾子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皮肤头发虽然长在你的身上,但你没有权力改变或去掉,否则就是大不孝,所以古人只能整理头发。例如梳头,在头顶上盘个卷儿,用簪子一插,就齐活了。古人称之为“椎髻”。到了汉朝才出现了以梳整头发为职业的工匠。所以古代只有理发这行业,没有剃头的。

作者 何大齐 文并绘


满人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为了统治汉人,要求男子一律要按满人的习俗剃掉前额部分的头发,向后梳成一条大辫子。这当然要遭到汉人的反抗。满清统治者为了镇压汉人的反抗,提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严令,为此杀了不少汉人。可以说从清朝开始,才有了剃头这一行业。

一开始给人剃头的都是清朝士兵,剃头不收费,是在执行政治任务,后来就成了一个行业。干这一行的人大部分来自距京城不远的河北宝坻县,他们是耍手艺的,成本低,都是单干,也就没必要租个有门脸的店铺,只是挑个挑子走街串巷。老北京的剃头匠从来没有吆喝的,都是手里拿个响器,名叫“唤头”。这个东西形状像个大镊子,是由两根像柳叶形弯弯的铁条组成。后边儿焊接在一起,前面儿是两个尖头,用时左手拿“唤头”,右手攥一根大铁条,把铁条插到“大镊子”中间,用力一挑,就发出当啷一声,随着铁镊子尖端的不断颤抖,碰撞声由大变小,嗡嗡之声余音袅袅,能传出很远。居民听到这声音,就知道来了。尤其到了年前,邻居们会互相招呼“要剃头的赶紧着吧!”这是因为老年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正月里不能剃头,尤其是有舅舅的,说不吉利。所以腊月里是剃头师傅最忙的一段时间,虽然辛苦,但他们的收入也是平时的许多倍,那真是累并快乐着。

有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正是剃头挑子的特点。剃头的家伙有剃刀、围布、梳子、镜子、磨刀布、凳子、脸盆、炉子等,这些东西全在挑子中。挑子前面是一条上窄下宽的红漆长条凳,凳子下面有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钱匣,所以上锁,收了钱直接从凳子面上的小長口放入。下面两个抽屉放围布、梳子、剃刀、镜子等。挑子的后面是一个圆笼形的,里面放一个炭火盆,圆笼上面放一个大铜脸盆,盆的边沿儿特别宽大,里面的水总能在炭火的烘烤下保持温暖,剃头刮脸都得用热水啊!所以剃头挑子确实是一头热。圆笼下面是三条腿儿,其中一条腿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子上挂磨刀布和毛巾,唤头不用时也挂在上面。

顾客坐在凳子上,围一块白布,防止掉下的头发落入衣服里。先用热水把胡须闷软,打上肥皂水,开始刮胡子刮脸,时不时地在磨刀布上钢几下剃刀。刮脸是把脸上的汗毛都刮掉,最后再剃头。剃完再用热水洗头,毛巾擦干,最后递过镜子,让你看看是否满意。

民国时期西洋发式传入中国,时髦的年轻人纷纷改变发型,什么分头、背头、平头样式繁多了,女性电烫发也有了,理发舘也逐渐增多,剃光头这个男人的唯一发式自然就冷落了,审美意识的提高和对卫生条件的重视,注定这行渐渐消失了。如今想看剃头挑子和唤头,也只有去博物馆了。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