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2020北京两会报告解读:完善垃圾分类 推动源头减量

2020-01-12 16:02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市长说:今年,要实施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挥党政机关和社会单位强制分类带头作用,引导和督促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促进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南锣鼓巷在街边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引导市民游客进行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邓伟 摄

数字说

2019年,生活垃圾示范片区创建率达到60%

新增垃圾处理能力4500吨/天

2020年,将在全市90%的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

专家说

学校医院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北京市城管委主任 孙新军

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为贯彻条例,本市将召开全市大会,发出动员令,公布路线图,落实责任制。

各级党政机关全面实施垃圾强制分类。推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经营性场所开展垃圾强制分类,逐步实现全覆盖。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是市民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将按标准配置垃圾桶,做到标识醒目,设置合理。厨余垃圾施行“桶换桶”、“桶车对接”方式,其他垃圾逐步推动实施,确保收运全过程密闭,无二次污染,密闭式清洁站同步开展适应性改造。

在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方面,将完善示范片区创建标准,严格执行考核验收办法,以三年为考核周期,加强日常检查,持之以恒把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做细做实。到今年年底,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全面实施,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街道(乡镇)占比达到90%以上。

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到今年年底,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2.34万吨/日,且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运用经济手段促进餐饮单位源头减量,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

市民说

每天在垃圾桶旁“转悠”6小时

永外街道永铁苑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 张朝玲

我在东城区永外街道居住了20多年,去年8月,我有了个新的身份——垃圾分类指导员。永铁苑小区八成以上的居民都认识我、尊重我。所以,我的话,很多居民都肯听。只要提醒一次,很多居民第二天就能把垃圾分类后再拎下楼。像我这样的“熟人”垃圾分类指导员,永外地区已发展了60余人。

每天早晨7点,我就来到楼下的垃圾桶站,分拣垃圾。一天要在小区的垃圾桶旁“转悠”6个小时,确保每个垃圾桶内的垃圾都分类、分对。

在加入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之前,我就对垃圾分类颇有兴趣。看完媒体宣传,我在家中准备了两个垃圾桶,一个专门放厨余垃圾,另一个则放其他垃圾。得知街道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消息,立刻主动申请报名。

成为垃圾分类指导员后,街道请来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除了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向我们传授了和居民“搞好关系”的方法。原来,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任务,不光是要帮着居民将垃圾分类,还要通过宣传,让居民学会自己分类。

不到半年,大多数居民就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下楼扔垃圾基本拎着两个垃圾袋。都不用我再分了,一打开袋,就是分对了的垃圾。

一封公开信让我坚持垃圾分类23年

赵登禹路大乘巷小区居民 崔湘文

我居住的大乘巷小区只有400多户居民,却是本市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被称为“垃圾分类第一院”。1996年12月9日,小区院门口的黑板上,出现了一封公开信。这封公开信向全体居民发出倡议,将废塑料、碎玻璃、旧包装盒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分类放置。

那时候,小区里还不时兴摆放垃圾桶,大家都将垃圾往垃圾道里头倒。于是,小区配备了6个大号塑料桶,并喷涂上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的字样。院里的黑板报,也会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垃圾分类,同时也带动邻居们分类。渐渐地,往桶内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

现在,小区设置了智能垃圾柜,正确投放垃圾还能获得奖励,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2011年的时候,容量是120升的垃圾桶,我们每天能收4桶垃圾,现在每天只收2桶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楠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