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一觉醒来,女童嘴里的棒棒糖棍不见了!真相曝光,让人后怕......

2020-01-17 10:40 编辑:TF020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含着棒棒糖睡觉,你觉得会怎么样?曾经有网友就这个问题在网上发起过讨论,得到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

有人说:“一个翻身腮帮子差点被戳漏。”

还有人说:“只剩下糖棍。”

甚至有人说:

“醒来没找到棒棒糖棍,是不是把它咽下去了? ”

含着棒棒糖睡觉,

棍子真的有可能被吞下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

荆门2岁女宝朵朵(化名)含着棒棒糖午睡,一觉醒来,棒棒糖不翼而飞。到医院检查发现,这根“消失”的棒棒糖连同糖棍都进了朵朵肚子里。

1月15日上午,在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病房,朵朵复查已没有大碍,可出院回家。“都怪我太大意,险些酿成大祸。”奶奶愧疚地说,14日中午,不肯午睡的朵朵吵着要吃糖,奶奶便找出一根棒棒糖,朵朵含在嘴里,这才乖乖躺下。 看着朵朵渐渐有了睡意,奶奶几次尝试抽出嘴里的棒棒糖,但朵朵哭闹着不肯松口,奶奶拿她没有法,想着等她睡着后再拿出。

此时,家中门铃响起,邻居前来串门,奶奶留朵朵独自在房里睡觉。不到半个小时,朵朵突然大哭,奶奶回房查看,发现朵朵嘴里的棒棒糖不见了,床上、地上找遍也没有。

“坏了,不会被吃到肚子里吧?”意识到情况严重,奶奶立即将孩子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通过X光片,在胃部隐约看到一条浅浅的、细长的条状异物,高度怀疑可能就是“失踪”的棒棒糖糖棍。但让糖棍自行排出很困难,如果一直留在体内,可能会随着胃肠蠕动导致胃肠道出血或穿孔,需尽快取出。在医生建议下,朵朵转往武汉。

当晚7时许,朵朵抵达武汉儿童医院,此时吞下异物已有6小时。该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彭罕鸣立即手术,在内镜中心护士长徐平平配合下,通过内镜,用异物钳完整地将塑料糖棍取出,长度达6厘米。所幸救治及时,孩子没有出现肠梗阻及消化道穿孔。

取出的塑料糖棍长达6厘米

“每年都要接诊两三例误吞棒棒糖棍的小患者,一旦戳穿肠管就有生命危险。 ” 彭罕鸣主任说,家长给幼儿吃棒棒糖时要加强看护,如果孩子不慎吸入棒棒糖棍等异物,要及时就诊,越早治疗对孩子危害越小,早期可以通过胃镜取出。

彭罕鸣主任强调,

如果发现类似情况,

家长们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一旦延误治疗,

容易造成刺破胃肠道壁,

甚至刺伤周围大血管等后果。

好在朵朵救治及时,

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

但此前的一个男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因为家长的疏忽大意,

最后导致肠穿孔。

彭罕鸣主任介绍,春节期间是儿童吞入异物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多是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其中,气道异物卡在喉管或支气管处最危险。尖尖的枣核、开口的别针、纽扣、含有腐蚀性的纽扣电池,能造成肠子穿孔的磁力珠,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能被孩子们莫名其妙地误食。

医生提醒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备足了年货过年,其中不乏糖果、饼干、年糕、瓜子、坚果等等之类,春节期间欢聚,别忘加强对幼儿的看护,以防喂食婴幼儿或孩子玩耍时不小心误吞了异物在气管或食管,引发危险。

延伸阅读:

9岁男童中毒后竟“满脸笑容”?急送PICU抢救!快过年了,家长需谨慎

偷偷喝酒这件事,相信不少人在小时候曾干过。可能是出于对味道的好奇,不过多数孩子尝过一口后应该不太会喜欢酒的味道,尤其是火辣辣的高度白酒,但也有例外的。

几天前,9岁的浙江男孩小宇(化名)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放着父母从老家带来的新酿高度白酒,也禁不住好奇偷喝了一口。结果他一点也不觉得辣舌,反倒觉得甜滋滋的,他感觉不过瘾,竟然一下子咕咚咕咚喝下去不少。

等到爸爸妈妈回到家,小宇早已醉醺醺地倒在家里。妈妈急坏了,大声把他叫醒,小宇连连喊着“头晕”,然后“哇”地一下吐出大量咖啡色的呕吐物。小宇当即被送到杭州市儿童医院。

到医院时,他又沉沉地睡着了,满脸通红,嘴里不时说着胡话,脸上还带着笑容,呼出的气体和吐出的呕吐物都充斥着浓浓的酒精气味。可接诊的医生却一点也笑不出来,小宇“意识模糊、呕吐4小时”,被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紧急送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PICU的陈超医生在了解小宇病情后,迅速下达医嘱: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导尿、胃肠减压、抑酸护胃、营养心肌、止血扩容……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小宇的神志慢慢清醒。

第三天开始,小宇能够进食半流质软食,精神也渐渐好转。病房里,他喜欢拉着大家聊天,跟医生护士们讲述自己那晚的“小酒人生”。医务人员不忘趁机“教育”他一番饮酒的危害。小宇赶紧答应,以后再也不偷喝酒了。

临近春节,佳节之际,餐桌上免不了“觥筹交错”,孩子容易好奇模仿。而有些成人喜欢用筷子沾酒逗引,所谓“锻炼酒量”的做法更不可取,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儿童胃肠及脑髓血管丰富,酒精吸收更快,加之肝功能不成熟导致酒精代谢速度慢,更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毒,所以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明显高于成人。而根据我国《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酒精成人致死剂量在250g-500g,婴儿和儿童的致死量则小得多,婴儿为6-10g,儿童约25g。

这些食物不要喂给孩子吃

1

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过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习俗。因为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一方面糯米不好消化,可能会加重宝宝胃部的负担。

另外,糯米这种食物还可能加剧宝宝胃酸的反应,会造成宝宝胃部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宝宝很容易吞咽不下去而发生危险。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年糕或元宵。

2

话梅、蜜饯

话梅肉让很多人“爱不释口”,其实这种蜜饯类食品几乎是各种添加剂的大集合!

看看它的配料表就知道了:鲜杏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苯甲酸钠……

宝宝的解毒功能很弱。另外,话梅有核,只要卡住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3

咸菜、腌制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别喜欢腌制各种咸菜、肉类,而且在腌制过程中会放很多盐。

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所以,像咸菜、腌肉、培根、鱼片、牛肉干、鱿鱼丝这类食品,尽量不要给宝宝吃。

4

花生、瓜子、坚果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长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坚果了。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李国林提醒,实际上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

而且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尤其像夏威夷果、开心果这种圆形的坚果,宝宝吃在嘴里时,大人一逗,就更容易滑进气管里。

5

蜂蜜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叶春风解释,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杆菌孢子,由于婴儿肠道菌群防御力有限,肉毒杆菌孢子可能会在肠道中发芽并释放毒素,导致肉毒杆菌中毒,造成便秘、食欲不振、虚弱、哭声改变和口、眼等不听使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下宝宝不适合吃蜂蜜。

6

刺身、半熟牛排、醉虾等

刺身、生鱼片含有病菌,在调料中蘸一下几乎没什么杀菌作用,孩子的消化道很娇弱,很容易就造成腹泻、胃肠感冒等症状,一些没有煮熟的鱼(特别是淡水鱼)、半熟的牛肉、生虾蟹、蛙里可能还有寄生虫。

因为好吃生食而导致全身长满寄生虫的案例比比皆是,儿童感染寄生虫,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楚天都市报 钱江晚报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