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瑞典宣布不再给轻症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检测,负责人这么说

2020-03-13 14:24 编辑:TF021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瑞典公共卫生局12日宣布,因资源有限,瑞典将改变新冠病毒检测政策,不再给轻症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瑞典公共卫生局微生物研究部门负责人维塞尔当天在接受瑞典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将只对那些确实需要治疗和已经住院的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旨在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医护人员、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

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区政府11日晚已开始执行新的检测政策。地区政府新闻官贝里隆德12日对瑞通社说:“我们已没有可能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无法跟踪所有被感染的人,只能优先考虑老人、住院病人等最需要医疗护理的高危人群。”

截至目前,瑞典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667例,其中1人死亡。

 

延伸阅读: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已具备“大流行”特征,未来几周内预计确诊病例数、死亡人数以及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量还将进一步攀升。

“大流行”原是世卫组织对流感的定级之一。世卫组织将流感分为6级,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义是某种流感病毒在疫情发源地以外的至少一个国家发生了社区层面的暴发,表明病毒正在跨国蔓延。

目前,世卫组织已不再使用上述6级分类评估流感等传染病。世卫组织发言人亚沙雷维奇2月下旬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世卫组织已不使用这套老系统,但人们还是常用“大流行”这个词来形容传染病的全球性传播。可见,“大流行”并非严格的定义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具有操作上的弹性。

那为什么世卫组织还要宣布新冠肺炎是第一个“大流行”级别的冠状病毒传染病呢?谭德塞11日说得很明白,主要基于两点担心:一是疫情的传播和严重程度,二是大“疫”当前却仍有国家防控力度不够。

他说,过去两周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增长了13倍,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增加了2倍;目前114个国家和地区的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1.8万例,死亡病例达到4292例,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在医院里为生存而战。未来几周预计确诊病例数、死亡人数以及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量还将进一步攀升。

除疫情本身,更让世卫组织担忧的还是目前仍有国家防控力度不够。

谭德塞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数下降趋势明显,中国疫情局势实现逆转,病毒正在退却。他一直呼吁国际社会应充分利用中国争取来的“机会窗口”,尽早遏制病毒传播。

然而,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1日10时(北京时间11日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596例,达到37371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58例,达到1130例;而中国的确诊和死亡病例分别较前一日增加31例和22例。

当疫情在中国呈明显下降趋势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却并未因此变得乐观。因此谭德塞近期也一再强调,“机会窗口”正在关闭,各国必须围绕预防感染、拯救生命、减少影响,采取全政府、全社会的战略。

虽然世卫组织用“大流行”这样一个模糊概念来描述新冠肺炎疫情,但并不意味着当前疫情已经失控。恰恰相反,得益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采取的严格措施,世卫组织已多次表示,新冠肺炎将是历史上第一个可以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谭德塞援引世卫组织数据说,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的11.8万例病例中,有90%集中于4个国家,其中中国和韩国疫情严重程度已经显著下降。此外,有81个国家和地区仍未报告任何病例,有57个仅报告了10例或更少病例。谭德塞说,“将新冠肺炎疫情描述为‘大流行’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对其威胁的评估。”

正如谭德塞此前所说,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当前是行动的时刻,“必须专注于共同的敌人,而不是专注于我们的分歧”。除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全球还需加强联防联控、互助合作,包括科研、疫情监测、信息共享、医疗援助等。“我们团结在一起,冷静地做正确的事情,保护全世界的公民,这是可行的。”

美国确诊病例破千 特朗普:加强医护人员口罩保障

截至目前,美国确诊病例已突破1000例,31人死亡。全美已有至少37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出现确诊病例。

10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11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华盛顿也正式进入紧急状态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此前,美国包括纽约州、马里兰州、加州在内已有多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白宫11日下午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美国卫生部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紧急保证医护工作者都有足够的口罩可用,不论是在医护场所还是其他相关法律限定的场所。同时,要求美国劳工部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提高口罩保障水平。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新华社 中新网 中国妇女报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