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医为艺海第一门”书家不一定是医生,但医生天然是书家

2020-05-14 16:47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5月19日是“世界健康日”。面对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本刊特地选出书法史中的医生书家,或者说医学史中的翰墨高手,借此对这些“最美逆行者”表达由衷敬意!

汪 笙


书法与中医息息相通,如俗话所说:“书为心画”,“医者意也”。

所谓“医为艺海第一门”,中医含有技艺的特质。“永”字八法有侧、勒、努、趯、策、掠、啄、磔,笔墨强调筋、骨、血、肉、精、神、气、脉。中医八纲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方药运用强调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书法运笔讲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横画直起、欲快先慢、欲扬先抑、无往不收。中医开方,讲究上病下取、阴中求阳、提壶揭盖、逆流挽舟、甘温除热、引火归原。由此联想到做人,要懂得欲取先予、成人达己,以退为进、能屈能伸,吃亏是福。中医注重阴阳五行、寒热温凉,最高境界是致中和,要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书法强调疏密开合、浓淡枯湿,最高的审美境界则是追求内容、行式与情感等综合要素的和谐统一。

人的健康与德操关联。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观点。书家一贯强调“德之为先”。古代医家认为养德、养生无异,《医先》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遵生八笺》强调:”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书家不一定是医生,但医生天然是书家,在古代社会是成立的,因为要想从医,起点就是秀才。参加科举,必备书法之功。

北宋吴曾著《能改斋漫笔》中记载范仲淹年轻时到祠堂抽签,询问能否当宰相,祈祷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并说:“果能为良医也,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即后世相传“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由来,可见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中国社会有句俗话,医生和教师等行业是吃良心饭的。归为一点,医生和书家本质都是读书人。

南朝梁 陶弘景

陶弘景《瘗鹤铭》(传)碑拓(局部)。

《瘗鹤铭》是南碑中唯一的摩崖石刻,被誉为“碑中之王”。碑文一反古时自右向左的书写顺序,从左至右竖书而成。在此之前,古人写字都是写在竹简之上小字,《瘗鹤铭》开创了大字的先河。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著名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有书法理论《与梁武帝论书启》传世。

清 胡 澍

胡澍“百尺九秋”七言对联,纵30厘米,横33厘米。

胡澍(1825-1872),

字荄甫,又字甘伯,号石生。因中年多病,后弃仕从医。尤工篆书,和赵之谦为挚友。

释文:

百尺岩松生瑚舶;九秋梅树长珊瑚。

近代 萧退庵

萧退庵篆书六言绝句扇面。

萧退庵(1876-1958),号退闇。早年寓沪,执教于上海城东女学和爱国女学,复兼行医。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名扬大江南北。

清 郑 簠

郑簠《浣溪沙》,纵173.6厘米,横89.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工书,从汉碑出,隶书独树一帜。

明 王肯堂

王肯堂跋王洵《伯远帖》。

王肯堂(约1552-1638),

字宇泰,号损庵。编成《证治准绳》四十四卷,凡220万字,是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的不朽巨著,其中眼科内容具有划时代意义。另著有《医镜》四卷、《新镌医论》三卷等。

清 傅 山

傅山《杜甫〈赤霄行〉》,纵193厘米,横47厘米,现藏山西省博物院。

傅山(1607-1684),初

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医学方面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当时有“医圣”之名。

(原标题:杏林书影《瘗鹤铭》——南碑之冠,大字之祖。)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