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一本书记录二十三项传统手艺,扬州女作家的暖笔触与冷思考

2020-07-31 10:23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根植于足下的泥土,又散发着清雅的芳香。用这句话来形容《念物记——扬州手艺人》再合适不过。

它的本质是朴素的。二十三项传统手艺,每一项都来自民间,出自粗糙的双手。透过文字,仿佛能触摸到器物的肌理,聆听到手艺人的呼吸。

它的姿态是优雅的。精巧的结构、细腻的文字、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轻松而愉悦、感动而温暖。

扬州女作家梅静,对脚下的土地拥有天然的熟悉之情。她将小巷深处、乡野之间的传统手艺,一一梳理整装,捧到读者面前。她用二十三个篇章,每篇讲述一项传统手艺、刻画一位或数位代表性人物。扬州的灿烂文化、手艺的前世今生、艺人的酸甜苦辣,如同精彩长卷徐徐展开。

一生一念,一物一心。每件精湛的手艺作品,都凝结着造物者的情感。每个出色的手艺人,都是一部动人的故事。

这些手艺中,有的已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比如雕版印刷、剪纸;有的至今没有任何“名头”,比如盘扣、手工布鞋制作。作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细致入微地介绍每项手艺的前世今生,以及艺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这种显微镜式的写作,让扬州两千五百多年的灿烂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像长卷画轴一样徐徐展开,令人在游目骋心之余,更增添了对民间智慧和文化家国的挚爱之情。

暖笔触与冷思考。与很多文化类著作偏于学术味不同的是,这本书始终贯穿着一个“情”字,体现了写作者的悲悯之心和大爱情怀。在这温暖的笔触之下,作者又以深沉、冷静的基调,讲述了传统手艺面临的困境,以及破解的途径。这就使得这部作品脱离了风花雪月式的文艺窠臼,而具有了深厚宽广的现实意义。

一方土与天下情。作者立足于扬州这方土壤,描写的扬州手艺鲜活且极富个性。但越是地方的,才越是世界的。从扬州手艺曾经的辉煌,到今天工业时代它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再到有识之士对它的未来所做的扶持与拯救,其它地区几乎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这部作品只是一个城市的手艺故事,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懂得、珍念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以及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手艺其实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保护手艺,就是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作者的殷殷之情,流淌于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