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今冬气温比同期偏高1.6℃ 全国气温创同期最高极值

2015-02-11 09:43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2月11日   “今年的保暖裤是用不上了,一条秋裤就能过冬。”眼看2月即将过半,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马上就要过去,很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入冬以来,冷空气很温柔,本该活动频繁的它们总是鲜有露脸。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区气温明显偏高,降水稀少,创下了不少暖冬的新纪录。

±±¾©Å¯¶¬ Ë®Óòδ±ù·â搜狗截图15年02月11日0947_1

虽然已是冬季最冷的时节,但北京很多水域未见往年的冰封。

北京气温

比常年同期偏高1.6℃

某些时段的具体数字更是令人瞠目:

气象资料表明,从2014年12月1日入冬,截至今年1月29日,北京市平均气温为-2.4℃,比常年同期偏高1.6℃。

入九之后标志着北京已进入寒冬,然而最冷的“三九”和“四九”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了3.3℃。

2015年1月份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6℃。

其中,1月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竟飙至12.8℃,突破了历史极值。1月10日,北京海淀的日最高气温达14.2℃,与1月历史最高值持平。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专家张明英也感慨说,居高不下的气温让我们着实感受了一把“暖冬”的热情。昆玉河上的车道沟桥下,每年冬季或早或晚都会封冻,今年的冬天却一直有一片或大或小的水面在荡漾着碧波。

不仅仅是冬季气温偏高,北京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介绍,1900年至2014年,北京市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12℃。仅2014年,北京平均气温为14.1℃,比常年偏高了不少。

全国气温

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极值

放眼全国,这个冬天同样是一片“暖意”。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21日,全国平均气温为-3.1℃,较常年同期偏高0.8℃,与1990年和2008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最高。

全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气温均偏高,其中华北地区偏高1.0℃,西北地区偏高0.5℃。

“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气温更是居高不下,普遍偏高1℃至2℃。”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说。

除了前面讲到的北京的情况以外,截至1月29日,天津市平均气温为-0.8℃,比常年同期偏高1.8℃;河北省平均气温为-1.9℃,比常年同期偏高1.7℃。

“入冬以来,北京有4个气象观测站,河北有65个气象观测站,天津有3个气象观测站的日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当地1月历史最大值。” 王启祎表示。

进入“数九”以后,那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谚语似乎也不那么灵验了。京津冀地区气温普遍偏高2℃至4℃。

1月,除西藏大部、青海南部、云南大部和东南沿海等地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偏高1℃至4℃,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偏高4℃以上。

北半地球

欧洲北美与我同此凉热

与气温偏高相伴随的是我国北方地区降雨的明显减少,截至1月25日,北京连续无降水的日子已长达94天,跻身历史同期第三位。河北省平均降水量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5%,除唐山、秦皇岛及张家口北部略偏多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偏少5成以上。更是有网友调侃道:“今冬在这里,注定与你无缘,换个城市去看‘雪’。”

王启祎介绍:“尽管今冬我国气温偏高,但在北半球还不是特例,也不是最高的。偏暖较强的地区在欧洲及北美西部。入冬以来,欧亚大陆中纬度大部分地区、北美西部偏暖2℃至4℃。”

与此同时,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比20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0.69℃,成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

寻根问底

还是厄尔尼诺搅的局

今冬暖意融融,究竟是谁偷走了本该属于它的寒冷?

不少人会不断反省,是不是楼房水泥建筑、柏油马路、汽车尾气等及城市的热岛效应,成为了气温偏高的主要因素呢?事实上,这一系列的因素只能作为增强气温偏高的因素之一,主要制约因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

早在2014年10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学家杰西卡·布伦就曾说过,2014年极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其原因包括厄尔尼诺现象、热带太平洋气候变暖等因素。

“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与太平洋表面的风向和水流方向密切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一般厄尔尼诺年发生,全球温度就要上升,我国当然也不例外。”1998年、2005年、2010年温度偏高都与当年厄尔尼诺有关。

尽管NOAA质疑2014年最热年与厄尔尼诺之间的联系,但是我国和日本等国均判断厄尔尼诺是2014最热年的幕后推手。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5月至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均综合指数连续7个月达到或超过0.5℃的标准,扰乱了全年气候。

细分缕析

极地冷空气活动“不作为”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指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气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厄尔尼诺事件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

她认为,“在厄尔尼诺背景下,由于冬季海陆热力差异的减弱,容易导致东亚冬季风偏弱,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一定出现冬季气温偏高,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王启祎解释说:“去年12月下旬以后,极地冷空气整体偏向西半球,北美、欧洲受到极地冷空气的控制,部分地区气温偏低,此时我国受极地冷空气影响较小则出现气温偏高的现象。”特别是今年极地冷空气活跃的范围主要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对华北、西北等地的影响均比较小。

2015年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所谓同期最高即是指都跟其他年份1月份比较。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进一步解释说,这个冬季“一九”、“二九”比较冷,“三九”、“四九”是比较暖的,前期偏低是冷空气在东半球,向南扩充的通道导致偏低,1月份的环流出了一个转折,整体移到了西半球。大家在媒体上也可以看到,在美国就是北美东部有明显强降温降雪天气,冷空气主体到西半球,我国处在一个高压的控制之下,这种情况下东北风偏弱,所以出现了气温明显偏高的情况。

冷空气不活跃,气温自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同时,由于北京冬天缺少来自南部和东部的暖湿气流,水汽输送不够,这个冬季“贫雪”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此之外,今年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从而导致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偏弱,也是造成气温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启祎补充道。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