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热播美剧除了拼颜值也拼内涵:玩科学讲文学烧脑很过瘾

2015-04-10 12:05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4月10日  1980年《大西洋底来的人》是第一部国内引进的美剧,35年前,据说某单位评先进,有人在选票上填上了“麦克·哈里斯”。在今天,美剧成为网络流行文化的符号。一个标志性的话题,是2005年的《越狱》。转眼已经10年。

trim

30年来美剧在进化,这种进化仅仅是多了尸体、光头、暴力和重口味?答案是否定的。

美剧可以玩科学。对白中各种生冷词汇纷至沓来,幽默感都是脑筋急转弯。《绝命毒师》的化学顾问叫唐纳·尼尔森,《数字追凶》的数学顾问是加里·洛登,《生活大爆炸》的物理学顾问叫大卫·萨尔兹堡,不请个把科学家做幕后,现在都不好意思叫美剧。《新闻编辑室》的中文字幕组都在发布声明,声称自己启用了多名来自新闻专业又熟悉美国政治法律的顾问。总之,美剧在拼高冷,拼烧脑,懂时大呼过瘾,不懂时一头雾水。

美剧可以很文学。陈丹青说过一句,美剧就是长篇小说。美剧的故事线索越来越多,史蒂文·约翰逊在《坏事变好事》一书中为如今的美剧点赞,他以《宋飞正传》为例分析说:“这些创作手法在三四十年前只会在先锋派手下才能找到,品特的超前剧作、阿兰·罗布·格里耶的新派小说、豪达的新潮电影……”《纸牌屋》对莎翁《理查三世》最直接的借鉴就是让凯文·史派西打破“第四堵墙”和观众直接对话。

美剧的进化还表现在开始讲哲学。《绝命毒师》里的老白是这么有哲理的定义化学的:“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从学术上讲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学科,但我更愿意认为化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科。”《黑道家族》、《纸牌屋》、《嘻哈帝国》、《嗜血法医》……大谈人性哲学的美剧往往好坏难辨。《迷失》中有12个角色借用了哲学家的名字。科恩兄弟去年把《冰血暴》改编成电视剧,每一集的剧集名字都取自哲学悖论或禅宗寓言。美国哲学家威廉姆·艾云主编了多达69本的“大众流行文化与哲学”丛书,美剧占了绝大部分。

总之,从美剧的进化,可以呈现出当下大众流行文化的面貌:引导探索的趣味性、多元化的知识架构、细节决定好坏,当然,还有不少的戾气。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主笔:沈沣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