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画说正能量

眼镜修复师刘宝祥独自坚守37年 修的不是眼镜是回忆

2016-06-15 11:43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6月15日讯,在潘家园眼镜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间小小的修理铺与众不同:这里不卖眼镜,店主刘宝祥可以手工制作眼镜,但更多的时候,他在忙着为不同的顾客修理各式各样、不同程度损坏的眼镜。

3

“每副眼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珍藏的回忆。”刘宝祥说

在如今这个快消的年代,什么人还在为一副眼镜舍之不得,作为眼镜修复师,明知不如卖眼镜挣钱多,为何刘宝祥还在修复这个领域里独自坚守?

“每副眼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珍藏的回忆。”刘宝祥说,眼镜有价,感情无价。他通过修眼镜,看到了每个人生活中正在维系的那份情感,做修复的工作,他觉得有价值。

在这一行打拼了37年

刘宝祥的小店,位于潘家园国际眼镜城10层。一间约有20平方米的屋子,柜台外面摆着沙发、眼镜架展示柜,柜台里面则是维修桌和一些设备。大到激光焊接机器,小到一颗螺丝一个弹簧,数不清的工具摆满摆个房间。刘宝祥戴着棒球帽,身着T恤,坐在柜台里面的台灯下忙活。他今年55岁,很瘦,看起来干练、利落。正在修理的眼镜,是个德国产的无框镜架,两个镜片连接处本应和鼻夹相连,但断开了。他在显微镜下,以激光焊接进行修复。

不一会儿客人来了,看到焊接得牢固而隐蔽,很是满意。留下200元修理费。“钱嘛,比起上班是好多了。但修理眼镜其实没有手工制作眼镜挣钱多。”刘宝祥说着,从桌子下面拎出一大贯眼镜材料,“我在北京眼镜厂当了二十多年技术员,现在出来干,我最喜欢的就是给客人制作手工的眼镜。那些作品上不仅有我的手艺,还有我的美感。”

刘宝祥高中毕业后,来到北京眼镜厂工作,他说,年轻时候,他是个“手碎”的孩子。他家里的半导体,自行车便会被拆拆装装。“找块不锈钢便能抠个啤酒启子,有块铁板便要拍个簸箕。”这样的活儿对他来说,其乐无穷。在眼眼镜厂,刘宝祥也闲不住。“我在厂里各个车间转悠,看那生产过程。好比说,恰好发现这儿有个技术问题,一帮人正在商量呢,我也赶紧往前凑。琢磨来琢磨去,拆拆装装,居然捣鼓好了。”这个时候,“再一抬头,车间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自己往外走,边走边想,“这本来也不是我的活儿啊,怎么最后就剩下我在干了呢?”没有白流的汗水。这么折腾了几年,刘宝祥成了技术能手。后来,他还被选派到日本的工厂去学习技术。

开起自己的修理铺

经历了南方工厂的冲击,刘宝祥下岗了,好在自己有技术,不愁没饭吃。他曾南下前往深圳的一家工厂做技术管理人员,但人生地不熟,方言都听不懂,找不到归属感的刘宝祥最终决定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后,他也不知道干什么好。但是刘宝祥不愿意自己开店。这个时候,刘宝祥在工厂的老师傅刘嘉琪给了他建议,“你啊,还是不能离开眼镜。”

后来刘宝祥才明白,师傅之所以给他这样的建议,也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师父至眼镜厂停产、下岗,始终没有离开老工厂。直到下岗后,潘家园地区形成“眼镜村”,师父也在这里摸爬滚打,凭借自己的手艺和匠心,取得一片天地。

2008年4月,刘宝祥的修理铺开业了。“我拿着一把锉,一个钳子,就上班去了。”

第一笔买卖,是个修眼镜的焊接工作。刘宝祥挺顺利,按照顾客要求修好了。

顾客接过眼镜的第一句话:“真棒哎!”一句久违的赞赏,让刘宝祥备受鼓励。然而,接着顾客问他,“多少钱?”听到人家问价钱,他倒懵了。“就这点儿手艺,还能挣钱?想当初我在工厂里,给人家修了数不清的眼镜,哪要过钱啊。一根烟就足够了。”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应该转变观念了。于是,第一笔生意以50块钱成交。

每副眼镜背后寄托着情感

刘宝祥的小店,在眼镜城的10层。一般情况下,买眼镜修眼镜的人,主要都是在楼下溜达,很少有人走到这里。“所以,如果他们爬上10楼找到了我,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许他们会说,或许不会说,但我都要尽量让他们满意。”

刘宝祥记得,有个岁数大的老先生上门,拿着一副老款的眼镜。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有些东西不值得修理,因为并非名牌奢侈品,而且修理比较麻烦,可能比买个新款实用品还要贵,于是刘宝祥首先告诉顾客,您修理的费用,可能足够买新的,甚至还要高几倍呢。

顾客一笑,“我来对了。”并不是因为觉得刘宝祥诚实,而是顾客从前面的话里听出来,这个眼镜,刘宝祥能修。

二人一聊,刘宝祥得知,这眼镜得来不易。这位顾客是“共和国同龄人”,她的妈妈答应,如果他考上高中,便会用一个月工资,给他买一幅眼镜。当时一个月工资是23块,这位先生真就考上了高中,接着,“把家乡所有的眼镜店都转了一遍,居然没有看得上的。既要找好看的,也要用尽这23块钱。”最终,他找到了一幅据说是与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里主人公一模一样的镜架。

刘宝祥叹口气,“你说,这还是一幅眼镜吗?算起来,他考上高中到现在,已经快四五十年了。他的母亲也早已去世。”

眼镜修得挺顺利,但是两个大老爷们在店里聊了一下午。说起过去的生活,自己的母亲,聊得那位先生眼泪汪汪。“我要是修不好这眼镜,我都对不起人家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刘宝祥说。

另一件事儿是一个老太太,也是拿着旧眼镜来修,也是坚持要求修理。50元修理费。但结果当天晚上,刘宝祥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老太太的女儿打来的。

“人家劈头盖脸就骂我,说我坑人,修个眼镜就敢要老太太50块钱。”刘宝祥跟对方解释,之前也跟老太太说了,这东西不一定值得修理,但老太太坚持。

第二天,老太太又来了。一进店,先给刘宝祥道歉,“我的孩子不懂事儿。”再一聊得知,这是老太太过世的老伴儿的物品。

来找刘宝祥前,老太太和闺女聊了一晚上。她们回忆过去的生活,母女一起哭了一场。哭过之后,闺女委托母亲,一定找到刘宝祥,给刘宝祥道歉。

“眼镜有价,情感无价。”刘宝祥深谙这个道理。经过口口相传,如今,刘宝祥的顾客遍布全世界。

身旁摆着一摞快递,妻子帮他整理、发出,都是修理过的眼镜。有些人因为信任他,连买眼镜配眼镜,也都找他办理。守着小店,为顾客们“修理回忆”,刘宝祥的日子过得挺舒坦,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受到了客人们的尊敬。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硕 文并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