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缝在枕套里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一张党员登记表

2016-10-19 10:05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姓名:李道存;年龄:十九岁……”泛黄的纸张、红色的表格、黑色的毛笔字,这是一张80多年前的党员登记表。如今,它躺在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里,据纪念馆时任馆长杜永胜介绍,这是全国各地博物馆保存的唯一一张来自1930年代的党员登记表,2000年8月,国家文物局把这张完整的党员登记表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e5%85%9a%e5%91%98%e7%99%bb%e8%ae%b0%e8%af%81-1

这是全国各地博物馆保存的唯一一张来自1930年代的党员登记表

敬惜字纸的大娘

会宁,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但却是甘肃省著名的教育大县,有“状元县”的美誉。即便在战争年代,会宁人依然保持着对书本、文字、纸张的特殊情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地区会师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设在了当时县城内的周家大院,总指挥徐向前、参谋长李特等红军领导都居住于此。在与周家相处的日子里,红军干部战士严明的军纪、优良的作风,让周家老小印象深刻。原本陌生的军民,建立起了如亲人一般的感情。

“会宁这个地方,以前深受土匪伤害,老百姓看见抗着枪的队伍,都有些害怕。”杜永胜说,衣着光鲜、杀人放火、抢夺钱财,会宁淳朴百姓对扛枪的人,先入为主地打上了土匪的烙印。但是,红军却完全不一样。虽然也扛着枪,但是红军衣着简朴,甚至有点破烂。更鲜明的反差是,红军纪律严明,老百姓不同意,宁愿睡野外,也坚决不进家门。购买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红军有钱给钱,没钱一定打欠条。时间一长,会宁百姓自热而然对红军产生亲切感,自愿捐钱捐物捐粮。对红军留在会宁的伤员、物品也特别用心对待。
在红军离开周家大院、离开会宁后,周家老奶奶在整理家务时,发现了一些写过字的纸张。“虽然老人家不识字,但是在当时,纸张稀缺,而且即便是老年人也对有字的纸张有一种崇敬之情,不舍得扔。”杜永胜说。

老奶奶把这些纸张剪成了各式模样,有的剪成衣服样、鞋样、枕头样。岁月如梭,这些带字的纸,有些遗失了,有些一直保存着,穿越数十载。直到1995年,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周大勇见到了这些纸张。

当初舍不得扔纸,将这些珍贵历史留存下来的老奶奶正是周大勇的祖母。1995年清明节后,周大勇的母亲听说周家曾是红军的领导机关所在地,便让周大勇看看以前留下的家什有没有能用上的。周大勇打开一个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旧布包,布包里有一个旧式的针线包。针线包里,是厚厚的一叠纸样,其中有3张写有文字,一张粉红色油印的表格,是一名叫李道存的通讯连书记兼党小组长填写的党员登记表。

周大勇说,他发现这些东西后,认定这是当年红军留下的有价值的革命文物,于199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捐献给了红军会师纪念馆。2000年8月,在国家文物局对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里的馆藏文物进行鉴定时,这张较完整的党员登记表被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

杜永胜介绍说,20厘米见方的党员登记表被绣在枕头套里。不识字的周奶奶把登记表按照枕头的模样进行了修剪,纸张边角处被剪成圆弧形,但内容都在。表上不仅有姓名、籍贯、队别等基本信息,还有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负伤等详细记录。

“从这些细节能看出,老奶奶是有意识地保存这张纸。”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