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鸡年还没到就开始说鸡 “鸡年百吉”展教您怎么说才新鲜

2017-01-05 07:46 编辑:TF006 来源:日报京郊

年关将近,在蹦蹦跳跳地送走“丙申猴”的同时,就要迎来扭搭扭搭的“丁酉鸡”了。想拜年的时候不再是“恭喜发财 红包拿来”的俗套,那就得来这个在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举办的“鸡年百吉”展,踅摸点新玩意。不仅有大兴区麋鹿苑的科普老师走进展览现场,为大家讲述京郊养鸡产业的前世今生;还有来自京郊的剪纸艺术家,现场挥动剪刀,即兴创作以鸡为主题的剪纸。

“鸡年百吉”主题展于2016年12月23日开幕。

自古时起,鸡就被称为农家六畜。以前,在远郊农村的老宅院中,总少不了喔喔打鸣的大公鸡、咯咯抱窝的母鸡和满地乱跑毛茸茸的小鸡。鸡不仅是饭桌上的美食,也是农户们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大兴麋鹿苑科普老师用脱口秀的方式,讲述京郊养鸡发展过程中的故事。

从最早的农家土鸡,到后来的白羽肉鸡;从各家各户散养柴鸡,到现代化养鸡场发展规模化养殖,京郊养鸡产业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如今,在远郊山村,养鸡不仅是一项农业养殖项目,更成为了民俗旅游接待中的一个特色项目。仅上山摸柴鸡蛋这一特色活动,就让不少城里来的孩子、大人玩嗨了。山间野菜配上摊柴鸡蛋,几乎成为农家院餐桌上的必点菜。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鸡,依然是京郊农民提高收入的一个“活宝贝”。

观众拍摄剪纸作品。

听完了京郊农村里围绕养鸡发生的故事,再来看看这些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鸡主题剪纸,格外喜洋。鸡谐音通“吉”,用大红纸剪成的鸡,是过年窗花中的热门选项。雄鸡唱晓、吉(鸡)祥(羊)如意、胖娃娃抱大公鸡等一向是民俗剪纸中颇受青睐的主题图案。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