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互动 > 北晚资讯

生日特刊17:连续报道问题盲道 呼吁城市盲道实现帮“盲”功能

2017-03-30 15:15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人们都知道,便道上那一道道黄色的地砖是盲道,它是专门为盲人出行而设计的特殊路线。然而,现实中,它却常常被一些人有意无意的占用着,在盲道上铺设井盖,将盲道压在车底,盲道设计横七竖八……这都给盲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人身安全。盲人的忙我们不能不帮,怎么帮?

《北京晚报》59周年生日特刊版面赏析

2011年3月9日,大学生小刘在盲道上行走时意外坠入井内,幸亏反应灵敏未受伤。本报记者现场实探后,第一时间拨打了井盖管理监督热线,督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本报以《盲道上井盖遗失成“陷阱”》为题进行了报道。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月,有视力残疾的李先生在自家小区外侧盲道上行走时,意外坠入深井中,造成右脚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2012年3月9日,本报以《盲人走盲道落井 丢井盖开发商被判赔》为题,进行了跟踪。井盖被盗,这是偷窃行为,可是,为什么要将井盖铺设在盲道上呢?对于盲人来说,一口口深井实打实的变成了“陷阱”。

2016年6月份, 6名外交学院的大三学生在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上提交的《关于北京市盲道现存问题及合理化》一文,在27所高校32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他们分别在西城、朝阳、丰台、海淀等地多个商业生活区用脚步丈量北京的盲道,再次直击城市盲道难帮“盲”的现状。6月22日,本报在《盲道难帮盲》报道中报道了海淀区曙光街道老营房路、蓝靛厂中路便道上盲道被占用、多坑洼;西单商业圈主干道两侧盲道设置的颜色不符合盲道标准等问题给盲人出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然而,记者真正找到相关部门处理时却遇到种种曲折,从城管热线打到市政市容热线,联系属地的街道、居委会,可是一些“尴尬”区域却依然未得到解决。

一个月后,本报又报道了《这段盲道真“迷”了 明眼人看着都犯晕》的新闻,文章中提到通州区翠屏南里街北侧的便道上,仅仅百多米长的盲道却拐了九道弯,让人看着眼晕。记者再次来到该处时发现,这段盲道不仅没有改观,反而出现被很多小汽车压在车底成了“停车场”的新情况。家住附近的王女士患有青光眼,视力低下,平时外出时会在盲道上行走,但这段盲道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从现场来看,该区域比较空旷,可是很多车辆都停在了便道上。记者再次拨打了通州市政市容委电话,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将立刻核实情况,进行整改。

2017年刚开年,本报报道的《这样的盲道 是帮盲还是帮倒忙》一文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文章中,朝阳区上元君庭小区南门道路一侧的盲道如悬崖峭壁般,危险性非常大;海淀区紫竹院辅路一侧的盲道中途戛然而止,唯独记者持续关注半年之久的西城区北新华街南口路东盲道上屹立的两根线杆终于被拔掉。前几天,记者再次来到海淀区紫竹路辅路时发现,戛然而止的盲道依然在路上。

据调查,如今盲道设计虽趋于合理化,人性化,但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盲道在一点点地被占用着,成了盲人的“绊脚石”。盲道的使用和管理,不仅仅反映了一座城市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还是一面反映市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镜子。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林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