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65岁文保监督员收集北京街巷珍闻 听老街坊们说胡同往事

2018-01-29 10:16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1月29日讯,即便是在数九寒冬,张亚群也是穿一双薄薄的运动鞋,“这鞋透气,走路多,脚太热,不透气的鞋不舒服啊”。65岁的张亚群是西城区文物保护监督员,已经退休的他从2013年开始,参与出版了两本胡同访谈录。他最热衷的就是走街串巷,和老街坊们聊天,听他们说胡同往事。这几天北京城的室外最低温已经跌破了零下10度,张亚群却一点儿也没闲着,最新的一本《坊间珍闻——西长安街访谈录》正在编撰中,他需要寻访胡同人家,收集、整理、核实素材。

“我喜欢听老街坊们拉家常、说往事。我自己就是在胡同里长大的,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但跟老街坊们聊起来,那些原本支离破碎的回忆,又全都鲜活起来。”

沧海桑田 不记下来就全忘了

“这地方原先有个餐厅,叫‘北海餐厅’,现在早就没了,都修了路。”站在北长街北口,张亚群把脑海中的记忆一点点往外摘。

张亚群1953年出生在江苏无锡。1960年,他7岁那年,跟随父母一起从上海迁居北京,住在北长街的后宅胡同8号。“那时候,有很多手工艺人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举家迁来北京,支援北京商业建设。”张亚群说,王府井的四联美发、中国照相馆等老字号,就是当时最知名的支援北京商业的代表。

7岁正好是上学的年纪,张亚群进入北长街小学读书。“我读的这个小学,最早叫‘北平市教育会附属小学’,学校以前是昭显寺,俗称雷神庙。我上学的时候,还有前殿、正殿、后殿、东西配殿和北跨院等建筑。现在,已经和我50多年前,大不相同。只有几棵老槐树和‘雷公殿’前的香炉基座,还能勾起一点儿时的回忆。”

“上山下乡”后,张亚群离开北长街,后返京参加工作,先后在德胜门、新街口、什刹海等街道工作。“我在胡同里长大,后来又一直参加街道工作,天天跟老百姓聊天儿。看见老街坊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我就喜欢凑过去听。听他们聊那些过去的人、事、景,有些我也有印象的,就跟他们一起聊。”

等到退休以后,张亚群发现,自己“走街串巷”的习惯已经改不了了。“干脆,把从老街坊那里听来的、自己记忆中的,还有收集史料整理的,都规整规整,写点儿东西吧。不写出来,怕以后年纪越大记性越差,就全忘了。”

一开始是写博客,从2009年9月19日在起名为“渌水庭院”的博客中写下第一个字,到现在,他已经发表了905篇博文。其中有大量对德胜门、新街口、什刹海、西长安街胡同走访的第一手材料。

从写博客发展成写书,是在2013年。“当时有很多人在网上找资料,查什刹海、新街口这些胡同的东西,总是搜到我的博客。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西城区文研所想做《坊间珍闻》,就毛遂自荐。”

一本《坊间珍闻》,20万字,前后需要两年多时间。张亚群说,能完成这种体量的作品,对他这个“业余爱好者”来说,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天时”,正好退休了,有时间;“地利”,在胡同长大、在胡同工作,够熟悉;“人和”,有大量好心人、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帮忙,人脉广。

旁征博引 亲朋好友都有贡献

《坊间珍闻——什刹海访谈录》2015年1月出版,《坊间珍闻——新街口访谈录》2018年1月出版。现在,他又投身到《坊间珍闻——西长安街访谈录》的编撰工作中。

这天,他又一次来到西长安街北侧的北长街,走访一位认识了58年的老同学李方济。“方济跟我是北长街小学的同学,我一进学校,分在一(3)班,我俩就认识了。他就是我说的‘人和’。”

和搬离了北长街的张亚群不同,李方济一直住在北长街。“以前这儿叫‘庆丰司胡同3号’,现在叫‘北长街33号’。”还没到院门口,张亚群就高喊了一声:“方济!”院里头立刻传来了老同学的回应:“哎,来啦来啦。”

李方济把张亚群和北京晚报记者请进屋,也没有太多客套,就跟老友拉起家常:“今儿这天儿冷啊,有风,不过天倒是蓝。”

“方济小时候学习好,当过学习委员、体育委员,以前我就爱跟他瞎聊,现在,我还是爱听他唠叨。”“嗨,你不是要写书嘛,我就多帮你回忆回忆,举手之劳。”

正说着,李方济站起身,“我给你们拿点儿东西去”。没一会儿,老人家抱来一堆证件。虽然纸张略有发黄,但是非常干净平整,包括学生证、借书证、游泳证、毕业证……历史最悠久的是一张李方济自己1953年3月8日的出生证。

“这些东西,我还真找不着了,亏你细心,还都收着。”张亚群说,在编撰3本《坊间珍闻》的过程中,除了实地走访、翻阅史料,还有很多李方济这样的亲朋好友帮忙。“他们告诉我的都是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些最鲜活的东西,书本上都找不到。”

离李方济家不远,现在的北长街29号,曾经的庆丰司胡同1号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兵工总厂第一任厂长陈修和的寓所。“陈修和与陈毅元帅是嫡亲堂兄弟,所以,方济小时候能经常看见陈毅元帅来探望堂兄。”

“嗯,我那时候岁数小,但是记得很清楚,陈毅元帅就一个人,带着个司机,把车往路边一停,就去看他堂兄了。”

张亚群在去年曾进北长街29号院参观过一次。“我是通过我哥哥的关系,进院探望了居住在里面的陈修和老先生的第三子陈德京。这个院落,可以说是这条胡同保存规制最好的一个。走,咱再看看去吧。”

张亚群和李方济,带着北京晚报记者来到29号院门前。单从院门、门墩、门楣,就能看出工艺的精美,张亚群指着门楣说:“看,都是花卉纹饰的砖雕,多漂亮。”

老骥伏枥 希望抢救更多记忆

简单介绍了北长街29号院的情况,张亚群一转身,对着李方济说:“你再带我们去转转万寿兴隆寺去。”“好啊,咱小时候不是经常去里边爬树吗,走着。”

并没有多远,从29号院正对着的一个院门,再往里走,就能隐约看出当年寺庙的大殿。万寿兴隆寺始建于明代,原为兵仗局佛堂。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改称万寿兴隆寺。它与环绕在故宫周围的宣仁庙、凝和庙、普渡寺、真武庙、昭显庙、静默寺和福佑寺,并称为紫禁城的“外八庙”。到了清乾隆年间,寺庙成为太监们离宫之后颐养天年的留居之所,民间就有了“太监庙”一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逐渐变成民居。

“这座寺庙现在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原先占地面积很大,我们小孩儿,都叫它‘大庙’。”李方济回忆说,小时候曾在院内旗杆的孔洞内掏出不少铜钱。

如今的万寿兴隆寺,屋檐下的壁画依旧精美,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整个院落有些破败,也几乎已经没有居民,绝大部分都已经拆迁离开。

“这一片最近可能都要拆,我大概也快要搬走了。”李方济拍了拍张亚群的肩膀说:“咱们还是回屋坐会儿,我看看还有点什么老物件,再给你拿几个,要搬家的话,扔了可惜。”

张亚群点了点头,跟着老同学慢慢往回走。他有点感慨,几年来走胡同、写珍闻,尽管景物在变,但似乎人一直没变。“大家聊起以前的故事,就像我跟方济一样,不聊没感觉,一聊起来就越聊越细,跟发生在昨天一样真实。可聊完了,定睛一看,眼前的胡同早就变了样。所以,我觉得把聊天变成文字、变成书籍,出版了之后,就当是一个见证,是所有经历过这段时光的人的见证。”

从2013年开始的珍闻编撰工作,让这个65岁老人的退休生活既充实又辛劳。为了核实一个故事的真实性,他会不厌其烦,多次走访。一本《坊间珍闻》需要超过1000人的采访量,轻便的运动鞋,最多一年就磨平了鞋底。

张亚群希望能坚持下去:“我想再多做一点,只要身体还行,就希望抢救更多的胡同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毅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