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龚古尔兄弟同写一本书 死后以其名命名文学奖

2018-03-09 16:56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最早知道“龚古尔”这个名字,是因“龚古尔文学奖”(Le prix Goncourt):这项法国声誉最高的非官方文学奖,它的得主包含过普鲁斯特、马尔罗、波伏娃、莫迪亚诺、杜拉斯……尽管奖金不高,却代表着当年度文学审美潮流,而获奖作品则保证畅销。

作者:陈翔


龚古尔兄弟合照

因此每年12月,都是法国文学的“大日子”,当月,龚古尔学会的十位委员集中在巴黎德鲁昂饭店进行作品评选,而饭店外,记者同读者一起等待着结果。

了解“龚古尔”的名字许久后,才关注到龚古尔的作品,才知道“龚古尔”这个名字,不是一个人,而是由两兄弟共同组成的。

史无前例的共同执笔式写作

龚古尔兄弟俩,哥哥叫埃德蒙·德·龚古尔(Edmond de Goncourt),弟弟叫儒勒·德·龚古尔(Jules de Goncourt);哥哥1822年5月出生于法国东北部的城市南锡,弟弟1830年12月17日出生在巴黎;哥哥性情沉稳,弟弟调皮活泼;哥哥应母亲希望学习法律,先后在公证人事务所与财政部担任公职;弟弟也自小学习优异,中学会考时,好几门功课名列前茅。

龚古尔家族,从他们的名字里带有de便能看出,是个贵族家庭。两兄弟的祖父是制宪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父亲曾是拿破仑军队的骑兵队长,南征北战,因身体多伤早逝,两兄弟由母亲一手抚育。埃德蒙说:“父亲生平不置艺术品,但家用器物质地精美,耳濡目染,涵育了他们高雅的趣味”。同样,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母亲也让两兄弟有着对生活和艺术的敏感。
因此,即使两人相差8岁,却有着相似的兴趣,喜爱文学艺术,也喜欢旅行。于是母亲临终前,把17岁的弟弟托付给哥哥,此后埃德蒙亦父亦兄地照应着弟弟。而母亲身后留下的可观财产,使他们可以衣食不愁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

兄弟俩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投身文学,两人一直热衷绘画,想靠绘画闯出一片天地。母亲离世后,两人背起行囊,一同徒步周游法国,在风景绝胜处写生。

不一样的是,两人准备了一本旅行日记,每天轮流执笔。开始只记每日行程和饮食,后来加入了些风景描写,到渡地中海时,“为非洲海岸热带风光所陶醉”,旅行笔记慢慢真正变成了文学游记。从此,这种共同记录变成了习惯,其间的记录汇集成卷帙浩繁的《日记》,成为两人文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迈出了共同创作的第一步,这在当时的法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先例。

精于分析,疏于叙述

1847年底,两兄弟旅行回来定居巴黎,开始了文学创作。前十年的路并不顺利,写剧本,无处发表也无处上演,写小说,销量就只有几十本,剩下近千本最后都付之一炬。两人勤奋写作,但作品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他们把文运不佳看作曲高和寡,聊以自慰。

到了19世纪60年代,两人逐渐确定了自己的风格,他们主张“现代真实”,认为“历史学家是往事的叙述者,小说家是现今的叙述者”,于是,他们力图最大程度去重现社会的真实。他们的作品里,《热曼尼·拉瑟顿》是描写女仆的,《勾栏女艾丽莎》描写的是妓女生活,《勒内·莫普兰》则描写“年轻的资产者”……而小说的人物几乎都来自现实,《修女菲洛梅娜》以鲁昂一家医院的女护士为原型,《热曼尼·拉瑟顿》写的则是他们的女仆,《勒内·莫普兰》是他们对童年朋友的回忆……有了原型,就方便他们搜集材料,体验生活。“出于对文学的忠诚”,他们去实地了解医院、监狱,去郊外旅馆和小酒馆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像历史学家一样检阅当时的历史书、个人的陈述、回忆录,甚至当事人未发表过的亲笔信、忏悔录等,连作品中提到的病例都是建立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

但这样的写作方式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就是叙述性和故事感的缺乏。阅读龚古尔兄弟的小说,更像是在看一本客观叙述,很难产生主观共鸣。而阅读中,代入感和体验感的缺失让他们的小说一直没能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

“龚古尔的屋顶上”

两兄弟一直坚持共同执笔,埃德蒙踏实认真,偏于理性谋篇,儒勒灵活放纵,偏于润色点睛,两人相辅相成,竟使通篇看不出是由二人所作。

这样的和谐从最初延续到1870年弟弟病重。年初,儒勒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晚,两人在布洛涅森林散步,儒勒突然停下来对兄长说:“没关系,随别人非议好了,总有一天人们得承认,我们写的《热曼尼·拉瑟顿》是一本典范型作品。以后,凡以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之名写就的作品,将以此书为范本。此其一。在文学上追求真实,在艺术上复兴十八世纪趣味,此其二。替日本绘画打了一个胜仗,此其三。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三大文艺思潮,倡导者就是我们了。”

儒勒的话彰显着两兄弟的文艺追求,然而1870年6月20日,儒勒因病去世,埃德蒙此后一年没有进行任何社交与文学活动。

恢复文学活动之后,从1874年4月14日开始,埃德蒙·龚古尔和福楼拜、左拉、屠格涅夫、都德五人常在星期天共进晚餐,一起聚谈,讨论文艺问题。福楼拜去世后,聚会改在龚古尔家里,当时,龚古尔家的一、二楼摆放了较多文物,聚会就设在楼顶举行,他们则将这个聚会戏称为“龚古尔的屋顶上”。

埃德蒙晚年,生活比较悠闲,做些自己喜欢的题目,并且致力于介绍日本漫画,写了《喜多川歌麿》和《葛饰北斋》,并且把自己的小说进行戏剧改编。

1896年7月16日,74岁的埃德蒙客死在都德的郊区别墅。根据他的遗嘱,人们把他的全部产业和版权作基金,成立了龚古尔学院。学院由十位院士组成,每人享有一份年金保证生活来源,以便能不偏不倚地从当年出版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中,评选出最具独创性的小说。龚古尔奖自1903年创立以来,除了每年嘉奖一部小说以外,还设立了诗歌奖、新人奖、中篇小说奖,传记奖,如今已成为法国声誉最高的非官方奖项。实现了龚古尔最初设奖的初衷,即“与敌视新兴文艺潮流、具有保守倾向的法兰西学院分庭抗礼”。

现在,文学界该是无人不知龚古尔,而两兄弟逝世后,被葬在蒙马特公墓,他们的名字,就这样一年一年,成为青年作家创作中的希望。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