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生日大片幕后:揭秘“16714”的数字之谜

2018-03-21 14:53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3月21日讯,连日来,在《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上播放的形象时长8分钟的专题片《风行甲子 其命维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关注。18人组成的主创团队,从2018年1月22日开机,至3月13日杀青,历时49天,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在900多分钟的画面中,最终向读者、向我们呈现了一部时长8分钟的《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形象片《风行甲子 其命维新》……

“晚报8分钟”是怎么策划,如何制作的?……今天,本报为观众揭开片中那些符号、数字和画面背后的秘密。

“晚报8分钟”全部实景拍摄,是在北京晚报工作人时间同步拍摄,全景、真实拍摄完成的。从创意、脚角本写作到、分镜头,全部由《北京晚报》采编人员独立完成。

“晚报8分钟”的主体风格从始至终贯穿了文化的气质,不但画面讲究的文气,片中结构、解说词、,题字等内容设计中都能体现“文化”特性。外包装上也强化别具文气的美学效果,突出了艺术的品质。

“晚报8分钟”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强调了“我们”,即在职的224位北京晚报全体采编人员的参与。8分钟的时长,几乎容纳了“我们”的《北京晚报》从选题策划,,到送到读者手中阅读的所有环节。

“晚报8分钟”着重向读者介绍了进入新时代的北京晚报、新媒体、融媒体、中央厨房等《北京晚报》编辑部的多个场景。当3月13日晚,主创作团队及晚报编委会对细节进行最后一次核对、修改后,一个具有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又贴近百姓、接地气的新闻文化产品终于赶在《北京晚报》60岁生日前两天完成了。

揭秘:

片名由来:何为《风行甲子 其命维新》

“晚报8分钟”主创作团队总导演吴勇介绍,《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不是一个终点,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团队在拍摄前数次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晚报需要拍摄一部有创意的专题片,展现为读者所不知的更新的东西。

吴勇说,从《北京晚报》创刊之初,“新”的元素就已牢牢地扎根骨髓里,立足体现一个新的气象和变化。那个时代诞生的晚报就充满的新意:体现民生、关注生活,展示新的视角和立场。

60年来,不断地迎接新的技术变革,创新--一直就是晚报的核心。来自《诗经》中的这句古诗——--“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高度契合晚报的这个使命。

由此定题《“风行甲子 其命维新》”,面对新媒体和融媒时代,展现了对未来的期盼。

首个画面:厚度、 高度和态度

在“晚报8分钟”首个画面中,有三句话,代表着晚报的历史、文化和责任。

有一种厚度,叫文以载道。随着报纸的堆积,从1958年到2018年的标尺也不断上升,代表晚报从创刊开始,用文字码起的历史一点点地增长,承载着晚报的理想、,与城市的关系,承载着晚报媒体角色。有一种高度,叫白纸黑字。伴随着钢笔书写的声音,在如今的电子时代,书写在白纸黑字上的,代表着权威和责任。有一种态度,叫夜以继日。一份报纸,既是夜以继日的积累,也是不断的工作状态。镜头从黑夜到白天,镜头与文字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楼的灯光一点点亮了,我们也从黑夜进入到白天的工作中。

片头由来:最早亮起的灯光是晚报的特点

清晨6点,北京晚报的灯亮起来了

吴勇说,实拍设计时,我们经过讨论定下了一个思路:工作时间很早是《北京晚报》自身的特点,与众不同。由此,清晨就成了“晚报8分钟”的片头,新闻采编中心一点点亮起的灯光,一缕缕晨光代表从1958年创刊到今天。而片尾“其命维新”与创刊60周年的LOGO结合,把变形的60诠释成英文的GO,寓意深刻,寓示着晚报走向未来,继续前行。

数字之谜:“16714”是60周年的浓缩

每天一个清晨,北京晚报的编前会是《北京晚报》的一个重要程序,片中可以看到一个特殊的数字16714。16714,是将今年2月1日的编前会作为样标本,代表晚报持续60年的历史,是北京所有新闻单位中独有的特征。16714,靠的是每一天24小时的积累,是60年的历史在一个数字上的浓缩,浓缩成晚报永不停步的底蕴,神圣的精神。

幕后:

为了第一个镜头:在楼顶拍了三小时

“从第一盏灯光亮了,到晨曦中晶莹剔透的采编中心……”导演组的杨思宇还记得,“晚报8分钟”的第一个镜头——--短短5秒钟,拍得又苦又难。

那是今年1月20日,--还没开机就遇到了难题。为了拍摄这个全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位。转悠了两天,终于选中了西南不远处的一栋老楼楼顶。

“拍摄当天,楼顶上只能上去两人和一部小摄像机。”经过反复沟通,终于征得了居民的同意。

1月22日,北京这个今冬天最冷的日子,“晚报8分钟”开机了。凌晨3点20分,杨思宇和同事开始准备:把摄像机运老楼到顶层。

那楼真是老,到楼顶不但没有楼梯,天窗还被铁丝拧死了。

天窗至少几年没人动过了,铁丝和锁扣都生锈了。杨思宇拧开铁丝,刚一推天窗,一层土泼下来,弄了一脸一身。

刚爬上楼顶,还没还没来得及高兴,杨思雨就傻了。风太大了,身上的羽绒服瞬间被打透了。站了几分钟,就冻得说不出话来了,流下的涕泪也结成了冰。杨思宇掏出手机,打电话求援。不一会儿,穿上送来的了军大衣,全身才有了一丝暖意。

6点,晚报办公大楼的灯一盏盏亮了,杨思宇打开摄影机,一幅幅画面出现在镜头里……这个让他苦等了3个多小时的镜头,一拍就是40多分钟。

最后的“,”一遍遍放大后:它活了

“晚报8分钟”片尾,一个红色的“逗号”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被称为点睛之笔的逗号差一点儿就被删掉了……而要拿下“逗号”的恰恰是它的创意者、总导演吴勇。理由很简单:太小,旋转起来不能自然地形成“"60”";此时,距杀青不到一周了。

可在力保“逗号”不删的大家面前,坚持“宁缺勿滥”的吴勇让步了:再给“逗号”一次机会,改不好就割爱。

“要表达晚报的文气,还要能活起来。”修改“逗号”的作业交到了晚报美术部编辑冯晨清的手上。她翻着报纸,体会着它的内涵。她打开电脑,把方的、带楞角的、变形的“逗号”一个个列在桌面上。。难看,一个接一个“逗号”被删掉了。直到要放弃时,才发现了报纸文字间的“,”。

在屏幕上,“逗号”被一点点地放大、涂上红色、填上汉字……,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标点活了,配上两侧的文字,它更承载了文化内涵。这不就是“晚报的逗号”吗?

冯晨清赶快作出“逗号”旋转的平面图样,发给了吴勇。

“就是它!”吴勇回信儿了。不但是吴勇,看过小样、样片后的编导组、策划人员完全认可。“让图片活起了,让文字动起来,来传递《北京晚报》60年岁月的积淀。”冯晨清说,这就是“晚报8分钟”所要的精制的品质。差一个字距,低一毫米,偏一点色都不行,会影响美学效果,这真是太难了。不过,我们成功了,“晚报8分钟”成功了。

亮点:

笑脸:

结尾的众多笑脸,呈现的是“我们”,北京晚报全员的亮相,体现晚报员工的归属感。“我们”是纪念60年,是追忆过去,记录现实,展望未来。让所有的“我们”加入进来,带入到一个融合而成的“逗号”。就像解说词中所述:当每一个文字展翅云端之时,总能在地面上,倒影出为了理想的光芒,而日夜坚守的我们,才汇聚成一个“逗号”。

题字:

片尾“风行甲子  其命维新”8个字,用书法来展现,说到底还是要提升专题片的文气。作为文化单位,晚报也有这样的书写者。晚报警法新闻部副主任霍雷承担了这个任务,他把传统艺术展现得尽善尽美。而书者的题字,才能让专题片才更温暖、更有温度,才能观众能够与它交流,这让片尾透出了晚报人的味道。

 

本报创刊60周年形象片“晚报8分钟解说词”(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