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北京西站迎节后首个返程高峰 他们让夜归人的回家路温暖顺畅

2019-02-11 10:17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这两天,北京的最低气温降至-8℃左右。昨天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日,不少返程的人脚步匆匆。为了让大家尽快回家,深夜里,北京西站内的志愿者们仍在忙碌着。

有条不紊的“硬功夫”

-8℃是昨夜北京的室外温度。从昨夜11点半至今天凌晨1点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有十趟列车、近万名旅客陆续到达。

与此同时,北京西站北广场的出租载客点外,候车的旅客排起了长队,平均等候时间需要近30分钟。针对其中无法长时间等候的老幼旅客,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开展“蓝丝带”爱心车队志愿服务,用私家车将这些旅客免费送回家。

“您带着孩子是要去哪啊?我是北京西站的志愿者,我们这里有私家车可以将您和孩子免费送回去。”作为此次志愿活动中一员,芦静整晚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在得知旅客的目的地后,芦静拿起对讲机与另一头负责调度的志愿者联络,几个人、去往哪、有多少行李,这些问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交代清楚。芦静拉大嗓门连说带比划,只为让对方在车站人声嘈杂的环境内听清自己的话语。

这头芦静正忙着和带有老人、儿童的旅客交流,指着自己身上的蓝马甲向对方解释免费接送的活动;对讲机另一端,“之前旅客的目的地是哪,再说一下他们的人员构成。”类似的问题也在同一时刻传来。嘴上说着、耳里听着,要想把这些问题一一顺利化解,没有一手“硬功夫”还真不行。正是在车站复杂的环境中,芦静练就了一手一心二用忙而不乱的“绝活”。

从彼此提防到相互信任

“您对免费接送的活动了解吗、相信吗?”“刚开始我们还真是不太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当记者向一位带着孩子的旅客提出这一问题时,对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初,一些符合免费接送条件的乘客面对志愿者都选择了回避或沉默。对于已是第四年参与到“蓝丝带”爱心车队服务中的卢潇来说,这一切并不再陌生,“他们抱有疑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我们用自身的一言一行获取对方信任,正是整个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以前的“蓝丝带”志愿服务活动中,卢潇曾送过一对住在东五环外的夫妻。“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免费接送活动,乘客目的地偏远,第一次出车的我心里不免打鼓,那对夫妻抱着孩子也是一言不发。”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昏暗的道路逐渐出现灯光,前方也可以看到小区的灯火,“直到这时,车内的氛围才逐渐缓和过来,到了终点,这对夫妻问我要多少车费,我说完全免费,这是他们的心才算彻底踏实下来。”

如今,卢潇承担起了乘客与出车志愿者衔接碰面的工作。在他看来,这份工作不仅要把乘客的信息汇总给志愿者,,更是一个手递手、心连心的过程。“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帮乘客与志愿者架起桥梁,如今把旅客送回家不仅是一个活动,更是双方互相获取信任的过程。”

他们让回家路顺畅温暖

昨晚,北京西站迎来了春运后的返程高峰。从昨晚10时30分至今天凌晨1时,共有23趟列车近25000名旅客到站。针对旅客夜间集中达到的情况,包括西站管委会、轨道交通及出租调度站也同样在行动。地铁7号线延长运营时间至零时,公交公司加开夜班车,北京西站也配备了前往长椿街、航天桥等方向的免费摆渡车。在这样的寒夜里,车站化身一座温暖的“港湾”,大家都在为这些夜归的旅客忙碌着。“等到元宵节后,西站应该还会迎来一批返程高峰,到时候我们还会在这里守候。”

采访结束时,记者也当了一回志愿者。江先生一家三口自邯郸返京,孩子已经熟睡。坐上车,江先生感谢连连,“妻子抱着入睡的孩子,我则要拎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是你们让我们的回家路变得顺畅、温暖。”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陈圣禹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