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24省份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意见 2020年实现节地生态葬达50%

2019-04-07 12:22 编辑:TF003 来源:综合央视

目前,全国24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我国将实现到2020年节地生态葬的比例达50%的目标,民政部要求着力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水平,节地生态葬已得到各地越来越多的认可。

资料图 海葬  阎彤摄

伴随着汽笛声,搭载着京津冀三地逝者骨灰和家属的邮轮缓缓驶离港口,驶向渤海湾,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亲属们领取了鲜花、白色手套和装有骨灰的包裹。天津市民孙正说,祖母一辈子生活在海河边,魂归大海是老人最后的心愿。我奶奶去年104岁去世的,人从自然来,回归自然去。

这次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骨灰海葬。三地骨灰撒海活动已持续20多年,先后共放撒骨灰5万份,参与家属超过12万人。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节地生态安葬率提升较快。北京市2017年包括骨灰立体安葬、自然葬等在内的绿色生态节地安葬方式已占所有安葬方式的44%。

北京八宝山礼仪公司副总经理王德东表示:北京海撒这几年的增长比例大概在20%,在标准化的服务上我们再进一步完善,满足不同的需求。

2018年,上海在汇龙园公墓推出了免费安放晶石的藏晶苑,藏晶苑占地60平方米,可安放近8000位先人的晶石,每具晶石占地仅为0.0075平方米。晶石葬是这两年才兴起的生态安葬方式。通过科技手段,骨灰可以制作成生命晶石,体积只有骨灰的20%。

据了解,我国现有的城镇公益性公墓都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部分经营性公墓建有节地生态安葬墓区。北京对选择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居民免费提供安葬服务,并将免费项目延伸到遗体接运等殡仪服务。浙江省所有县都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省级部署树葬试点。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说:客观地说,这种葬式相当时间内还不能成为主流葬式,但是我们坚持不懈努力,这种节地生态安葬比例会逐步提高。

观察

生态安葬

还需迈过几道关?

将骨灰葬入花坛,化作春泥更护花;将骨灰撒入大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骨灰做成生命晶石,永久保存慰藉思念……近年来,花坛葬、树葬、海葬、晶石葬等生态安葬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记者调查发现,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生态安葬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生态安葬方式占比依然偏低,需进一步移风易俗改变传统殡葬观念,增加优质生态安葬服务有效供给,对殡葬行业中存在的部分商家不当引导亟待加强监管,加大奖补力度,倡导民众选择生态安葬。

(原标题:24省份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意见

生态安葬 2020年实现50%)

综合央视 央广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